北伐匈奴(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臣以为还要加上一条,就是万里长城的阻挡分割作用。匈奴骑兵的优势就在于调动迅速,战场上应变能力极快,而且各个骑射能力都非常强。如今,长城不仅可以作为我军的倚靠,成为出击匈奴的据点,还可以有效的分割抵挡匈奴骑兵的进攻,减缓他们的行军速度!因此胜算可再加两成,八成!”

    始皇帝听完非常高兴,道:“如今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是时候出击了!”

    蒙恬道:“匈奴骑兵来去无踪,臣恐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届时需要地方官员的配合,请陛下赐予臣对北地官员的任命权!”

    始皇帝道:“准卿所请!北地郡、代郡、九原郡、陇西郡、渔阳郡、太原郡、上郡各地官员均可由卿任免,授予先斩后奏之权!”

    于是始皇帝派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向北进攻匈奴,王离为副将,蒙毅负责粮草军需供应。

    大军出发之前,进攻匈奴的消息严格保密,因此匈奴对于秦军的进攻完全没有防备。

    位于上郡的中军大帐中,蒙恬看着地图,对副将王离道:“匈奴占领的地区广大,我打算分两个阶段驱逐匈奴,第一阶以上郡、太原郡为依靠段将河南地区的匈奴肃清,第二阶段再以长城为依靠,被逐匈奴!”

    王离道:“蒙将军所言甚是,匈奴狡猾,我军不宜深入,当步步为营,让他们无机可乘!”

    蒙恬接着分析道:“匈奴人逐水草而生,如今正值夏秋之交,他们忙于放牧,不宜集结,我们应当快速出击,尽量全歼,避免他们北逃,留下祸患!”

    王离道:“河南地区如同插入我大秦的一个楔子,由南往北打,虽然把握较大,但匈奴人会节节抵抗,最终退回北方大漠……”

    蒙恬打断道:“所以,我们要南北夹击,一部从上郡,经榆林进入河南北部,截断他们的退路,另一部由义渠萧关进入河南南部,自南往北进逼,如此南北夹击,使之首尾不能相顾!匈奴必败!”

    王离道:“蒙将军深谋远虑,末将愿带一部分军队出义渠萧关!”

    于是蒙恬领十万军自上郡出发,经榆林进入河南北部,王离领十万军由义渠萧关之道进入河南南部,两军都是快速行进,所到之处,不断攻击散落的匈奴部落。陇西、北地的秦军也配合夹击匈奴。

    匈奴由于没有提前得到消息,没有任何准备,加之河南之地的匈奴军本就力量薄弱,仅五万余人,面对数倍于己的秦军,仓促之间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河南之地的匈奴军节节败退。

    头曼单于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对左右说道:“从来都是只有我们匈奴欺负中原人的份,现在这蒙恬小儿竟敢欺负到爷爷的头上!传我命令,大军立刻集合,三日后随我出击秦军!”

    三天后,匈奴集合十万大军进攻榆林。

    榆林位于匈奴阴山老巢与河南之地的交界地带,是秦军防守的重点区域。蒙恬知道一旦开战,此处必然会最先受到攻击,因此在修建长城之初就将此处列为重点地域,这里的长城不仅城墙高大厚实,而且派十万重兵把守。

    匈奴骑兵来到榆林,高大的城墙阻挡住了去路,匈奴军一旦接近城墙,秦军便箭如雨下,匈奴骑兵无法前进半步。数万匈奴骑兵被阻挡于榆林一线无法求援。

    秦军抓住时机对河南之地的匈奴军展开歼灭战。匈奴军此时东西两面被长城阻挡,南面有王离的精锐秦军追击,不得已一路往北撤退,一直退到榆林。此时榆林之地的秦军经受了南北两个方向匈奴军的进攻,战况异常惨烈。

    蒙恬派冯毋择把守榆林,命令他一定要驻守高地,严禁士卒私自出战。冯毋择依靠高大的城墙抵御匈奴骑兵,头曼单于缺少攻城器械,又受阻于长城围墙,无法实施远程奔袭突破,苦战一个月,秦军仍然牢牢的控制着榆林之地。

    到本年初冬,秦军已经将河南地区的匈奴部落全部扫荡肃清,小部分匈奴残部向西北方向渡河而逃。头曼单于无可奈何,只得引军退去。

    蒙恬与王离两军汇合后,驻扎于黄河南岸,以待来年春季的战斗。

    蒙恬知道,顺利攻取河南之地完全是因为计划周详,出击迅猛,加之匈奴主力不在河南之地。匈奴单于必不会甘心放弃河南之地,一定还会再度来犯,于是蒙恬决定先发制人,北出长城,攻击匈奴。

    始皇帝三十三年初春,蒙恬将原来防守河南之地的秦军调到黄河一线防备匈奴,亲自率秦军主力二十万由九原渡过黄河,攻击高阙与陶山。

    其后不久,副将王离率十万秦军西渡黄河进入贺兰山脉,直捣匈奴老巢。王离率领的这支秦军作为偏师,仅在夜间行军,隐蔽性非常好,希望能够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且说头曼单于退回阴山之后,异常恼怒,认为秦军不过是仰仗长城才取得胜利,如果野战并非是他的对手。于是下令重新集结十五万军队来年进攻蒙恬,报仇雪耻!

    头曼单于的太子冒顿得知此事后,觐见道:“父王请暂且息怒,秦军现在统一了中原,先后灭掉六国,我听说蒙恬又善于带兵,秦军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