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觉华守备(2/3)
头子下令。
“是,大人!”应令后,秦策立即上前接过秦祚明递给自己的令牌,然后转身快速赶往城里的兵营调兵清场。
一个时辰后,全岛的非威海卫人马全部都被集中安置到了觉华岛的守城内。
“可以了,朴朴乐,建设新城墙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
“放心吧,秦将军。若说现在您让我们从义营提刀厮杀我们或许不够格,但是说到建城这一块,我们从义营绝对是行家,您就瞧好吧思密达!”提起从义营的老本行,朴朴乐顿时信心满满。
这不废话吗,谁不知道你们以前都是干啥的?要不然,要你们还有啥用?秦祚明不仅心里吐槽着。
“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现在这天气,就这气温,水泥要想完全凝固需要六天的时间,我们保证第八天正式交付完工。”毕竟是专业的施工队,朴朴乐很是有把握的回复到。
“嗯!这样,在保证水泥墙体建设不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再在水泥墙外侧敷设上一层砖墙,可以吗?”
“没问题,小菜一碟。秦将军,那我就不打扰了,我先去忙了。”
“去吧。”
朴朴乐下了城墙来到城外,立马安排换下兵甲的从义营人马开始干活。
“李再载,你带人去调配水泥!”
“爹!(韩语‘是’的发音,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郑多鱼,你带人去打地基。”
“爹!”
“崔世上,你带人去扎钢筋。”
“爹!”
“卢布,你带人......(作者表示自己不了解基建工作,就此省略)”
建设的任务布置完毕后,完全回归基建任务的朴朴乐不由得进入了以前的工作状态,看着边上的工地和建筑材料。脑子里不断上演着之前夕阳下自己不断奔跑的身影,那是自己逝去的青春啊!
城墙上,看着激动不已以至于身体不断打摆子的朴朴乐,秦祚明不由得担心起来,这从义营的第一任首领可千万别在自己的麾下疯癫了,丢不起人啊!
简单的怀念了一下过去后,朴朴乐意气风发的挥手大喊道:“洗嫁!(开始)”
“哦!啊哦!啊啊!耶耶耶耶耶!”听到朴朴乐的命令,从义营的人马顿时也像解除了封印一样,嘴里不停嚎叫着稀奇古怪的发音满怀干劲的工作起来。
“这是咋了?”
“建奴人来了?”
“不是吧?这么快就打过来了?”
听着城外传来的嚎叫声,城里临时营地里的百姓们不由得担心起来。
“不要惊慌,城外正在练兵,他们在释放自己的狼性。”听见从义营众人的嚎叫后,担心临时营地受惊的秦祚明连忙派亲兵到临时营地安慰人心。
知道是自己人在练兵后,临时营地里的众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原本高高担起的心也放了下来。
他奶奶的,幸亏之前把顺义营换成了从义营,要是倭岛武士来上这么一出集体狼嚎,估计岛上肯定得炸窝。得到临时营地没有出现大的波澜后,秦祚明不由得想到了顺义营身上。
八日后,秦祚明在验收完新城墙后,便下令解除了城内百姓的禁闭。
“大人,对岸的袁大人来信了。”就在秦祚明还在考虑该如何继续加强防御时,一名亲兵出声打断了秦祚明的思绪,并奉上了一封刚刚由巡海守军送来的信件。
“哦?袁崇焕来信了,我看看。”接过信件,撕去信件上的火漆封,秦祚明抽出信件看了起来。
“呵呵!果然如此,明泽还真是料事如神啊!还真是给自己送粮食啊!而且看样子还不少啊!”
关于宁远之战,庞帅所知不多,但是有件事却让庞帅心疑。
那就是为何建奴在损失并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打了两天后便不再去攻打宁远城而是去打下了觉华岛。
为啥说损失不是很大呢?看看下面两个记载。
“庚辰兵部覆辽东经略高第题:‘宁远捷功奴夷首级二百六十九颗,活夷一名,降夷十七名,献俘报可。’”——《明熹宗实录》。
“二日攻城,伤我游击二人、备御官二人,兵五百人。”——《清太祖实录》。
这就是两天双方的记载的,关于宁远之战建奴伤亡的记录。明方记载拿到了269个首级,建奴记载死了五百人。
至于重创老奴酋努尔哈赤,其为此还受了八个月的病痛折磨后才身亡,这就有点虚了。当时无论是袁崇焕本人报告宁远大捷的折奏,还是朝廷表彰袁崇焕的圣旨抑或朝臣祝贺袁崇焕宁远大捷的奏疏,其中都只字不提努尔哈赤受伤之事,这就有意思了。
还有,在这八个多月中,努尔哈赤并没有忙着去治病续命,而是“整修舟车,试演火器”,并且到“远边射猎,挑选披甲”,积极准备再进攻宁远,以复前仇。
四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进略西拉木轮,获其牲畜”。五月,毛文龙进攻
“是,大人!”应令后,秦策立即上前接过秦祚明递给自己的令牌,然后转身快速赶往城里的兵营调兵清场。
一个时辰后,全岛的非威海卫人马全部都被集中安置到了觉华岛的守城内。
“可以了,朴朴乐,建设新城墙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
“放心吧,秦将军。若说现在您让我们从义营提刀厮杀我们或许不够格,但是说到建城这一块,我们从义营绝对是行家,您就瞧好吧思密达!”提起从义营的老本行,朴朴乐顿时信心满满。
这不废话吗,谁不知道你们以前都是干啥的?要不然,要你们还有啥用?秦祚明不仅心里吐槽着。
“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现在这天气,就这气温,水泥要想完全凝固需要六天的时间,我们保证第八天正式交付完工。”毕竟是专业的施工队,朴朴乐很是有把握的回复到。
“嗯!这样,在保证水泥墙体建设不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再在水泥墙外侧敷设上一层砖墙,可以吗?”
“没问题,小菜一碟。秦将军,那我就不打扰了,我先去忙了。”
“去吧。”
朴朴乐下了城墙来到城外,立马安排换下兵甲的从义营人马开始干活。
“李再载,你带人去调配水泥!”
“爹!(韩语‘是’的发音,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郑多鱼,你带人去打地基。”
“爹!”
“崔世上,你带人去扎钢筋。”
“爹!”
“卢布,你带人......(作者表示自己不了解基建工作,就此省略)”
建设的任务布置完毕后,完全回归基建任务的朴朴乐不由得进入了以前的工作状态,看着边上的工地和建筑材料。脑子里不断上演着之前夕阳下自己不断奔跑的身影,那是自己逝去的青春啊!
城墙上,看着激动不已以至于身体不断打摆子的朴朴乐,秦祚明不由得担心起来,这从义营的第一任首领可千万别在自己的麾下疯癫了,丢不起人啊!
简单的怀念了一下过去后,朴朴乐意气风发的挥手大喊道:“洗嫁!(开始)”
“哦!啊哦!啊啊!耶耶耶耶耶!”听到朴朴乐的命令,从义营的人马顿时也像解除了封印一样,嘴里不停嚎叫着稀奇古怪的发音满怀干劲的工作起来。
“这是咋了?”
“建奴人来了?”
“不是吧?这么快就打过来了?”
听着城外传来的嚎叫声,城里临时营地里的百姓们不由得担心起来。
“不要惊慌,城外正在练兵,他们在释放自己的狼性。”听见从义营众人的嚎叫后,担心临时营地受惊的秦祚明连忙派亲兵到临时营地安慰人心。
知道是自己人在练兵后,临时营地里的众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原本高高担起的心也放了下来。
他奶奶的,幸亏之前把顺义营换成了从义营,要是倭岛武士来上这么一出集体狼嚎,估计岛上肯定得炸窝。得到临时营地没有出现大的波澜后,秦祚明不由得想到了顺义营身上。
八日后,秦祚明在验收完新城墙后,便下令解除了城内百姓的禁闭。
“大人,对岸的袁大人来信了。”就在秦祚明还在考虑该如何继续加强防御时,一名亲兵出声打断了秦祚明的思绪,并奉上了一封刚刚由巡海守军送来的信件。
“哦?袁崇焕来信了,我看看。”接过信件,撕去信件上的火漆封,秦祚明抽出信件看了起来。
“呵呵!果然如此,明泽还真是料事如神啊!还真是给自己送粮食啊!而且看样子还不少啊!”
关于宁远之战,庞帅所知不多,但是有件事却让庞帅心疑。
那就是为何建奴在损失并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打了两天后便不再去攻打宁远城而是去打下了觉华岛。
为啥说损失不是很大呢?看看下面两个记载。
“庚辰兵部覆辽东经略高第题:‘宁远捷功奴夷首级二百六十九颗,活夷一名,降夷十七名,献俘报可。’”——《明熹宗实录》。
“二日攻城,伤我游击二人、备御官二人,兵五百人。”——《清太祖实录》。
这就是两天双方的记载的,关于宁远之战建奴伤亡的记录。明方记载拿到了269个首级,建奴记载死了五百人。
至于重创老奴酋努尔哈赤,其为此还受了八个月的病痛折磨后才身亡,这就有点虚了。当时无论是袁崇焕本人报告宁远大捷的折奏,还是朝廷表彰袁崇焕的圣旨抑或朝臣祝贺袁崇焕宁远大捷的奏疏,其中都只字不提努尔哈赤受伤之事,这就有意思了。
还有,在这八个多月中,努尔哈赤并没有忙着去治病续命,而是“整修舟车,试演火器”,并且到“远边射猎,挑选披甲”,积极准备再进攻宁远,以复前仇。
四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进略西拉木轮,获其牲畜”。五月,毛文龙进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