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如日中天】(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些桀骜不驯的花狸猫。想要掌控这些花狸猫其实很简单,给他们吃的,并且每天都教训一顿,让他们畏惧,害怕,不敢滋生半点造反心思。

    当然,这样做也不是长久之计,在杜永孝的计划里,取代这些人的将是未来的金三角人民。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力量,杜永孝依靠的,未来要发动的也是群众的力量。

    杜永孝要给予他们一切需要的,比如现在生存所需的,食物,衣服,住所,未来所需的体面工作,子女受教育,在社会中的福利待遇等等。

    杜永孝给予他们自尊,给予他们幸福生活,唯一的要求就是拥护自己!

    所以在这方面,杜永孝着力从“教育”下手,给播求下达命令,在金三角全面开展“两运一展”。

    两运分别是“扶贫运动”和“扫盲运动”,一展则是“打倒军阀开展新生展览活动”。

    首先——

    杜永孝给了颜雄一千万美金,派遣颜雄作为督导员,在播求的配合下给金三角所有平民百姓“送温暖”,展开全方面大规模的“扶贫活动”。

    给那些饱经战乱的民众送大米,粮油,给他们翻修房屋。

    另外还给他们送去务农用的牛犊,圈养的奶牛和奶羊,以及猪仔等。

    按照杜永孝的意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是要教会这些人自食其力才行,不能总靠政府帮扶。

    实际上这里的民众也很想好好过生活,也想要好好种地,养牲口,搞好小家庭,奈何之前军阀不断混战,为了筹集军费不允许他们种植庄稼还有其它经济作物,只让他们种植罂粟。

    他们好不容易养个鸡鸭牛羊,一打仗就被那些痞子士兵抢走,连毛都不给他们留一根。

    所以说,不是他们不想种地养牲畜,是形势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现在杜永孝靠着强大的经济能力和军事能力一统金三角,让军阀割据局面彻底翻篇,这些窝在金三角今天不知明天事,生死有命的苦难民众才算有了出头天。

    除了经济扶贫之外,更厉害的是杜永孝竟然根据上一世“南泥湾”来发展金三角。

    百年前的南泥湾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产和经济都十分繁荣。到了清朝中期,清统治者挑起、民族纠纷,互相残杀,使这里变成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

    再后来到了1941年3月,我们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了着名的大生产运动,让南泥湾变成了俏江南。

    可以说南泥湾精神是我们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现在,杜永孝直接把“南泥湾精神”拷贝下来,用到现在的金三角。

    以至于金三角人民立马开始了似火如荼的大生产运动。

    杜永孝要求播求等诸多军阀将领,以身作则,主动开展大生产,并且为播求等头领亲自题词,给播求题词“任劳任怨黄牛精神”,并嘉奖了播求所属的军队将士,命名为“开天辟地急先锋”。

    与此同时,杜永孝责令香港嘉禾电影公司,和宝丽金唱片公司诸多艺人赶赴金三角做“慰问演出”。

    香港嘉禾电影老板邹闻怀,以及宝丽金唱片公司总裁颜雄等致慰问词。

    黄沾作词,顾嘉辉谱曲。罗文演唱的名曲《狮子山下》,经过改编成了《金三角上》唱道-——

    “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

    我们大家,在金三角上相遇到。

    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人生不免崎岖。

    难以绝无挂虑,既是同舟。

    在金三角上且共济,抛弃区分求共对。

    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

    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

    我们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

    不朽辉煌名句,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

    无畏更无惧,同处海角天边。”

    从此,这首脍炙人口的名歌《金三角上》诞生,后经当地着名歌唱家金莎朗一唱,唱遍了东南亚,唱得家喻户晓,都知道金三角大变样,从原来走私贩毒的三不管地区,翻天覆地变成了如今美丽的东南亚之星。

    其次,杜永孝还在金三角大力展开“扫盲运动”。

    这里的人在杜永孝掌控前大多不识字,买买东西也是靠着数石头来计算,连最简单的九九乘法口诀都不会背。

    杜永孝责令颜雄担任这里的“扫盲教育大使”,命令他务必要在三年之内把金三角扫盲成功。

    颜雄接到命令后第一时间找到播求,商议如何进行和开战扫盲活动。

    在颜雄的谆谆诱导下,播求这边聘请了很多外地来的汉语老师,直接用汉语教学,并且宣传金三角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其实就属于大中华,因此学习汉语统一语言只是“认祖归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