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的镇魂塔(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的家乡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如诗如画的鸭绿江畔,它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

    这座城市不仅风景如画,而且还拥有丰富的物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此外,这里还有许多神秘的传说故事,让人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丹东市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这里既有雄伟壮观的虎山长城、秀丽迷人的锦江山公园,又有波光粼粼的鸭绿江和风光旖旎的五龙山等自然景观。

    丹东的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和旅游的地方。

    同时,丹东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外,丹东还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

    这里盛产各种水果,如九九草莓、蓝莓、苹果等;海鲜产品也是琳琅满目,螃蟹、虾、贝类等应有尽有。

    这些特色农产品和海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还远销全国各地。

    丹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这意味着早在数千年前,这片土地就有人类活动和文明的痕迹。

    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沧桑变迁,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古代的渔猎生活到现代的繁华都市,丹东一直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在这里,可以看到古老的城墙、庙宇和传统建筑,感受到悠久历史带来的庄严与厚重;也能品尝到当地特色美食,欣赏到民间艺术表演,体验到浓郁的民俗风情。

    丹东不仅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更是一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宝藏。

    此外,丹东还有许多关于英雄人物和神话传说的故事。

    其中最着名的当属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战士们英勇奋战,保卫家园的事迹。这些故事让人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意和感慨。

    而在我很小的时候,还听家里的长辈们讲过,关于丹东市元宝区,广济花园里的那座镇魂塔的故事。

    那座塔名为“广济塔”,但是我们本地人都称它为“镇魂塔”或者“广济寺塔”……

    现在,这座塔的周围都是现代化的小区,与新柳商业街毗邻,对面是华美大厦。

    可以说它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但是,即使这样,也没有人敢拆掉它。

    这座塔,立于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份,塔的身上写着“满洲舞台罹难者慰灵碑”。

    满洲舞台是一个在当时非常出名的大戏院。

    而这个戏院的前身叫做,“聚仙茶园”。

    在那动荡不安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犹如一道惊雷,震惊了整个华夏大地。

    那罪恶的炮火,无情地轰炸着沈阳那座古老而宁静的城市,将其化为一片废墟。

    紧接着,小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迅速侵占了这片土地。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人们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摧毁,亲人和朋友被杀害,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不久之后,东北三省也相继沦陷,成为了日本侵略者的占领区。

    这片曾经富饶美丽的土地,在当时,却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苦难之中。

    随后,小日本就接管了聚仙茶园,同时改名为“满洲舞台”。

    这个满洲舞台,在当时就是喝茶听戏的地方。

    在那个年代,大家没有什么娱乐项目,而听戏,在那时已经是比较高端的娱乐了。

    后来,到了一九三七年正月初三这天,悲剧就发生了……

    当天,满洲舞台,特意从奉天请来了几个名角,打算来一场新春巨献。

    那个阵仗就和现在咱们请个大明星线下演出一样,但凡手里有点闲钱的人,都会买票,挤进去看看热闹。

    这导致原本仅能容下百人左右的场地,竟然塞了1200多名观众。

    场面十分拥挤,除了几个提前预定好位置的,能坐着的雅座。

    其他人都是,肩并肩、脚碰脚地挤成一团,连转身的空档都没有。

    即使这样,外面的人还是想往里进。

    当时,一位老人拉着孙子也在往满洲舞台赶。

    可刚到满洲舞台门口,小孙子就哭着要回家,他紧紧拽着爷爷的胳膊,怎么也不愿意进戏院的门。

    爷爷就想着,好不容易花钱买的票,不能浪费了,就把小孙子使劲儿往戏园子里拽。

    当时,小男孩突然尖叫起来,拼了命地想要挣脱爷爷的束缚。

    同时,脸上也露出惊恐的神色,仿佛看到了极其可怕的景象。

    周围要进戏院子的人都围过来,看热闹。

    而此时,小男孩的神情,让爷爷感到十分困惑和担忧,他焦急地询问男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然而,男孩的回答却让人毛骨悚然——他声称自己看到戏棚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