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转机(2/3)
便摔了下去。怒喊道:“程构,让驸马去大理寺,命大理寺寺卿去济州拿人。十日之内,我若看不到明善的人头,那便让整个明家为他赔罪!”
“是。”藏在暗处的死士飞快应了一声,然后匆匆赶往别院传话。
说罢,平成便出了书房,震怒中夹杂着悲痛,气势汹汹的让周围的侍女备马,她要去丞相府一趟。而荣王也紧紧盯着这边,公主府一有消息变动,便传回了荣王府。
荣王赶紧派人去大理寺寺卿搅合,自己则备马去了宰相府。
而宰相似乎也早有预料,在角亭摆好了茶水,等着两人的到来。
很快,公主前脚进门刚坐下没多久,荣王也跟着过来了。
平成因激烈的情绪而导致面色扭曲,见荣王一脸悲痛的样子,娇俏的面容更是阴沉的吓人,不由恶语相向,语气锋利道:“哥哥,你们害死了曹大人。心中作何感想?是兴奋的睡不着觉呢?还是激动的想落泪呢?”
荣王坐下之后,故作悲痛,恶心平成,语气深沉的缓缓道:“二妹,你这是什么话,曹大人死了我们也很伤心。你当初找我帮忙的时候,哥哥不积极吗?谁知道会出现这种事呢?”
“赵协!!”平成气的抓住手边的茶杯朝着荣王的脑袋狠狠砸去。
赵协轻松的躲了过去,然后目光看向宰相,示意他主持公道。
圣上原本是可以做好的,可惜了。
阎汜视而不见,默默地吞了一口茶,眼角边的皱纹随着微笑轻轻的抬起,当初惊艳的状元郎随着时间的磨砺,似乎更为惊艳了。国师曾说,宰相身上的文人味浓郁的像是早春时节梨园化不开的香味。
“二位来的目的本官已然清楚。此事疑点重重,本官已经休书给大理寺少卿让他留在济州探查此案。此事兹事体大,还望公主稍等些时日。”阎汜看向平成,从袖中掏出一封信,缓慢道:“这是昨日到达的信件,是国师的。”
平成小心的接过,像是过年拆礼物的孩子,期待着信中的内容。可是信中并无一点提及她的话,反而再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大事。
本就痛苦的心情,更加痛苦了。
国师说了近年来她在民间看到的一些见闻,提出余国发展中的弊病。以及南朝人士入内,请求边境增兵。洋洋洒洒十页内容,没有半句关于她的话。
平成默默地将信件递了回去,嘴角微翘,像是自嘲道:“老师没有半句提及平成的,倒是问候了阎大人。”
阎汜笑着推了回去,温声道:“公主仔细看,还是有关于你的。”
平成抱着希望,又回头仔细看。
荣王心下一沉,忍不住侧着身子偷看,可平成捂得严严实实的,什么都看不见,只好求助于阎大人。
“南朝的国师来了我们余国。前段时间,和湖那边传来消息,说是他与姜大人发生了冲突,打了一架,之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还有前几日,南州刺史上报玉京倒塌一事,死了百姓五百六十二人。”阎汜说道。
荣王听到“玉京倒塌”四字,眼中流露出一丝难以觉察的冷意。但他掩饰的很好,小心翼翼的问:“这些,都是国师说的?”
“不是,都是本官从各地得到的消息。”阎汜说道。
那你说什么?
赵协一噎。
“昨日本官收到南州司马的上书中,陈述了凤湖杀人一事。不出意外的话,这件事应该同明家有关系。”阎汜又道。
“这跟明家有什么关系?”赵协听得险些从玉凳上跳出来骂人。
阎汜让身边的小厮掏出那册文书递给赵协,赵协仔细看过之后,沉声道:“明家的人怎么会出现在南州?该不会是想栽赃陷害吧?”
听此,平成好像明白了些什么,将手中的信件递给赵协,示意他看。而后,又接过赵协手中的文书,仔细看了一遍,痛苦的心情有了一丝缓和。
上面将凤湖的人如何遇刺的事说的清清楚楚,但那青衣小倌的身份存疑,像是明家豢养出来的药人,可为何逃出明家,出现在南州,是件怪事。而在国师的信中,恰好解了这几点疑问。
国师说,她在三年前游历江湖时,遇到过此人。两人聊过,走过一些路。那小倌名为江寿,来自太滕岛,儿时不曾为人,为死而生,后遇到一位好心人救他出岛。可惜,他出岛之后误入明家,又没法当人了,成了药人。之后又被好心人救出,便打算找到了易容高手更换面容,再去见见当年那位救他的好心人。
赵协一目十行,看完了文书上的所事,冷声道:“国师的话正巧可以证明,此事同明家毫无干系,凤湖一事更有可能是那小倌所为!”
“确实如此,可明家却有古怪不是?”平成目光冰凉,冷不丁的说道。
“哪个家族没一点不见光的事?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事吧?”赵协反驳道。
“难道没有人好奇是谁救的江寿出来吗?明家是谁想进就能进,谁想出就能出的吗?”阎汜挑眉道。
“阎大人知道?”平成
“是。”藏在暗处的死士飞快应了一声,然后匆匆赶往别院传话。
说罢,平成便出了书房,震怒中夹杂着悲痛,气势汹汹的让周围的侍女备马,她要去丞相府一趟。而荣王也紧紧盯着这边,公主府一有消息变动,便传回了荣王府。
荣王赶紧派人去大理寺寺卿搅合,自己则备马去了宰相府。
而宰相似乎也早有预料,在角亭摆好了茶水,等着两人的到来。
很快,公主前脚进门刚坐下没多久,荣王也跟着过来了。
平成因激烈的情绪而导致面色扭曲,见荣王一脸悲痛的样子,娇俏的面容更是阴沉的吓人,不由恶语相向,语气锋利道:“哥哥,你们害死了曹大人。心中作何感想?是兴奋的睡不着觉呢?还是激动的想落泪呢?”
荣王坐下之后,故作悲痛,恶心平成,语气深沉的缓缓道:“二妹,你这是什么话,曹大人死了我们也很伤心。你当初找我帮忙的时候,哥哥不积极吗?谁知道会出现这种事呢?”
“赵协!!”平成气的抓住手边的茶杯朝着荣王的脑袋狠狠砸去。
赵协轻松的躲了过去,然后目光看向宰相,示意他主持公道。
圣上原本是可以做好的,可惜了。
阎汜视而不见,默默地吞了一口茶,眼角边的皱纹随着微笑轻轻的抬起,当初惊艳的状元郎随着时间的磨砺,似乎更为惊艳了。国师曾说,宰相身上的文人味浓郁的像是早春时节梨园化不开的香味。
“二位来的目的本官已然清楚。此事疑点重重,本官已经休书给大理寺少卿让他留在济州探查此案。此事兹事体大,还望公主稍等些时日。”阎汜看向平成,从袖中掏出一封信,缓慢道:“这是昨日到达的信件,是国师的。”
平成小心的接过,像是过年拆礼物的孩子,期待着信中的内容。可是信中并无一点提及她的话,反而再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大事。
本就痛苦的心情,更加痛苦了。
国师说了近年来她在民间看到的一些见闻,提出余国发展中的弊病。以及南朝人士入内,请求边境增兵。洋洋洒洒十页内容,没有半句关于她的话。
平成默默地将信件递了回去,嘴角微翘,像是自嘲道:“老师没有半句提及平成的,倒是问候了阎大人。”
阎汜笑着推了回去,温声道:“公主仔细看,还是有关于你的。”
平成抱着希望,又回头仔细看。
荣王心下一沉,忍不住侧着身子偷看,可平成捂得严严实实的,什么都看不见,只好求助于阎大人。
“南朝的国师来了我们余国。前段时间,和湖那边传来消息,说是他与姜大人发生了冲突,打了一架,之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还有前几日,南州刺史上报玉京倒塌一事,死了百姓五百六十二人。”阎汜说道。
荣王听到“玉京倒塌”四字,眼中流露出一丝难以觉察的冷意。但他掩饰的很好,小心翼翼的问:“这些,都是国师说的?”
“不是,都是本官从各地得到的消息。”阎汜说道。
那你说什么?
赵协一噎。
“昨日本官收到南州司马的上书中,陈述了凤湖杀人一事。不出意外的话,这件事应该同明家有关系。”阎汜又道。
“这跟明家有什么关系?”赵协听得险些从玉凳上跳出来骂人。
阎汜让身边的小厮掏出那册文书递给赵协,赵协仔细看过之后,沉声道:“明家的人怎么会出现在南州?该不会是想栽赃陷害吧?”
听此,平成好像明白了些什么,将手中的信件递给赵协,示意他看。而后,又接过赵协手中的文书,仔细看了一遍,痛苦的心情有了一丝缓和。
上面将凤湖的人如何遇刺的事说的清清楚楚,但那青衣小倌的身份存疑,像是明家豢养出来的药人,可为何逃出明家,出现在南州,是件怪事。而在国师的信中,恰好解了这几点疑问。
国师说,她在三年前游历江湖时,遇到过此人。两人聊过,走过一些路。那小倌名为江寿,来自太滕岛,儿时不曾为人,为死而生,后遇到一位好心人救他出岛。可惜,他出岛之后误入明家,又没法当人了,成了药人。之后又被好心人救出,便打算找到了易容高手更换面容,再去见见当年那位救他的好心人。
赵协一目十行,看完了文书上的所事,冷声道:“国师的话正巧可以证明,此事同明家毫无干系,凤湖一事更有可能是那小倌所为!”
“确实如此,可明家却有古怪不是?”平成目光冰凉,冷不丁的说道。
“哪个家族没一点不见光的事?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事吧?”赵协反驳道。
“难道没有人好奇是谁救的江寿出来吗?明家是谁想进就能进,谁想出就能出的吗?”阎汜挑眉道。
“阎大人知道?”平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