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巨人肩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极为欣喜的是,这些菜肴经过市场检验,无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在京常驻的法国人,只要尝过这些菜肴,都很惊喜。

    他们交口称赞形成了良好口碑,且迅速传播出去,引来了无数的客人。

    不但让马克西姆餐厅的营业额获得了有效提升,极大改善了经营状况。

    而且时任法国驻华大使的马乐都慕名前来品尝。

    一样对这些中西合璧的新式菜肴赞不绝口。

    甚至据说他对烤五花肉和桃子慕斯的极力推崇,传回法国,还引起了米其林指南的注意,似乎有意派人赴华来看个究竟。

    于是乎,宁卫民一时兴起的安排,不但又获得了宋华桂的重视。

    也让他一不留神,再度被推到了有点两难的境地。

    敢情宋华桂的意思,是要给宁卫民加担子。

    谁让他把坛宫饭庄经营得这么好呢?

    连一个厨师交流活动,都能这么有效的拉高马克西姆的营业额,创出不少受欢迎的新菜来,打响了餐厅的名头。

    宋华桂自然会希望宁卫民能者多劳,干脆兼顾一下马克西姆餐厅,把自己解放。

    另外法国主厨们也提出了他们的建议和要求,需要宁卫民来协调配合。

    一是人家表示愿意把这种厨师实习的交流活动形成定例。

    但希望也能从巴黎派遣厨师到坛宫饭庄学习中餐,好促进马克西姆餐厅总店提高烹饪水平。

    以便能长期保住米其林三星餐厅的荣誉。

    二是行政主厨多米尼克越发认为杨峰是可造之材,希望能长留杨峰在马克西姆餐厅工作。

    并为此提议增加一个中方行政副主厨职位,聘请杨峰担任。

    三就是法国主厨希望除了鲜花之外,还能从天坛公园的温室大棚定期采购反季的新鲜蔬菜,尤其是天坛独有的龙须菜。

    四就是马克西姆餐厅的法国主厨们,也想要和他们级别相当的坛宫的消费券,认为这也应该是他们能够享受到的福利。

    瞧瞧,这不有点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意思了。

    宁卫民原是想着让他自己的人学会了人家的本事。

    结果没想到太出彩儿了,这么一来,反倒让人家给惦记上了。

    而且洋鬼子也真狠啊,不但要学本事,还要人呢。

    虽然同属公司旗下的企业,不该分那么清楚,按说这也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儿。

    可问题是宁卫民毕竟是龙的传人啊。

    民族情感让他天然对外国人学中餐有一种排斥感和提防心理。

    所以一开始,宁卫民并没多段答应,而是回去拼命想辙,怎么合理的拒绝才好。

    狭隘就狭隘点吧,这事儿琢磨起来实在有点亏,总不能洋鬼子看上什么就给他们什么。

    真要哪天让法国人的中餐超过咱们,那才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呢。

    可是经康术德几句话后,他就不这么想了。

    老爷子看出他有心事,问明白了情况,当时就笑他小气。

    “我问你,你相信你们坛宫做法餐能超过法国人吗?哪怕就那法国人最看好的小杨,他要去了巴黎干法餐,你觉得他能盖过人家法国的厨师吗?坐人家餐饮届头把交椅?”

    “那当然不行了,再怎么说,要论法餐还是法国人本身更有优势。虽然我们能有更多的变化,口味上能出新,也许真能有几道菜超过法国人。可毕竟文化和种族上都有差距,很难真正……”

    “这不就结了。反过来也一样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其实是需要文化和生活环境滋润的。所以论中餐,当然永远是咱们华人做的最正宗啊。所以说,你操的这心根本就多余。你就是教给洋鬼子,他们也永远是咱们乖徒弟。除非他也把自己换成黄皮肤,黑眼睛。”

    “哎,对了,你不老想这把中餐推广海外嘛。那你这么想就更傻了。干嘛不拉着这些洋人一起干呢。教会了他们,你就是师父。打个比方,你要去法国,他们就愿意替你当排头兵,喊号子了。这才是做买卖的路数,伱得找同盟啊。”

    “要我说呢,真需要你认真防备的,其实只有小鬼子和二鬼子,他们的面孔和咱们一样。文化也和咱们同源。你要放松警惕,给他们太多机会。那也许就能鱼目混珠,欺师灭祖……”

    还别说,老爷子这话在理,让宁卫民深感认同。

    他确实忘了知识和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也是需要适当的环境的。

    经商更是要学会找帮手,哪儿能四处树敌呢。

    不过为了谨慎起见,宁卫民随后又去请教了一下“张大勺”,结果张师傅的意见更让他放心了。

    “中餐难,西餐易,中餐重技艺,西餐重形式。你觉得是技术好练啊?还是那些形式好学啊?所以你就放心吧,在做饭这事儿上,咱们学他们,要想像那么回事,至多两三年的事儿。他们要学咱们,真肯下苦功夫,也起码二十年。”

    “你师父说的话那是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