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人生如戏(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说人家那是有多敬业吧。

    所以还别看酒席已经吃到这个份儿,菜都上的差不多了,可马上就还有让宾客们感到惊喜的节目呢。

    实际上,就在最后一道菜上过,眼瞅着几桌的主宾席上都已经几乎停了筷子,甚至有人开口这就要想要告辞了。

    江念芸赶紧示意宁卫民和松本庆子再留留客,她希望这些时间宝贵的重要客人再多留一留,起码把头一出开场戏给听完。

    跟着她就一声示下,翻台从最前面的主宾席开始啦。

    每张桌子四个人,两个人负责撤台,两个人负责重新摆台。

    不多会儿的功夫,最前面的十桌主宾席,残羹冷炙,杯盘碗筷都被一一撤了下去。

    取而代之的是,每人一盏热茶,一个温热的湿手巾把儿。

    待得这些宾客们一一净面净手,擦掉脑门和手指头的油汗,又用香茶清了口。

    很快,每位座席前,又均摆喜糖、喜烟四寸布碟一个,四干果、四鲜果、四饽饽、四茶食,以备宾客各用。

    如此一来,刚刚还用于吃饭的官座儿也就算重新又改回了茶座儿。

    这还不算,每桌等收拾利索了,还要再附大红戏单一张,以供宾客们传读阅览。

    就这样,今天这场真正的堂会才真正敲锣打鼓正式拉开了场。

    好家伙,就这份排场,那是又在现场给大部分宾客们“震”了一回。

    可说实话,就这还是一切从简呢。

    因为过去生在富足家庭经历过的人都清楚,在京城,向来堂会演出中,有所谓向来宾“三献茶”的过场。

    说白了,就是剧目每演到一个阶段时,类似于戏院和电影院里的中场休息,会有服务人员依次敬献粥茶,并撤换、添设干鲜果品。

    一献枣茶,二献菊花茶,三献莲子茶,这是固定的顺序,也是京城府门或宅门里常见的排场。

    而今天江念芸在这方面没下什么力气,她认为反正拍电影也看不出来,喝什么茶完全是细微末节。

    只要戏好,比什么都强。

    那就为了省事,索性一律茉莉花茶,或是绿茶,红茶待客,由客人选择,也是不错。

    如果是傅杰和嵯峨浩这样经历过的人自然能知道,今与昔,这又差了多少?

    可要是其他的人,又哪里能够知道呢?

    其实正如江念芸所料,几乎所有的宾客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节目上。

    照例,旧时办堂会,昆曲戏班、京戏班、梆子戏班都要在开场仪式后唱几出应时应景的吉祥戏,这些剧目都是昆曲剧目,就是京戏班、梆子戏班也要唱地道的昆曲。

    今天亦然,因为是恭贺新人的婚庆堂会。

    而且前面安排了别的演出,又免了跳财神的过场,江念芸跟风雷京剧团定下的是《天官赐福》。

    这是一出昆曲北曲戏,会有老生扮成天官。

    老外、小生、贴旦、作旦、净、杂等分别办成寿星、牛郎、织女、送子张仙、增福财神、八位仙女、八位拿云片的红龙套等角色。

    说白了,就是人生希冀的所有祝福,这出戏里全有。

    再此之后,按规矩还要再演几出吉祥折子戏,称为“垫戏”,继而上演的戏称“中轴儿戏”,最后上演的称为“大轴儿戏”,这才算是一整堂的堂会。

    这些戏码同样是根据堂会不同性质决定的,所以今天的折子戏定的是《凤还巢》和《小放牛》。

    《凤还巢》图得是个好彩头,《小放牛》是玩笑戏,节目里有丑角,图得就是用插科打诨薄众人一笑,以烘托欢乐喜庆的气氛。

    真正值得欣赏的具有艺术性的还得是正戏,比如有武旦的“小轴儿戏”是《虹桥赠珠》,偏文戏的“中轴儿戏”是《状元媒》,最后有文有武的“大轴儿戏”是《宝莲灯》。

    这么一套下来,是生旦净末丑全都包括在内了,要神仙有神仙,要鸳鸯有鸳鸯,要娱乐有娱乐,要高雅有高雅。

    堪称无所不包,雅俗共赏,这可有多么合适呢。

    任谁也得点头,今天这戏码是真的很不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尊龙在今天的京剧演出中可并非只是单纯的摆设。

    他先是开场的《天官赐福》中扮了织女,随后又在《虹桥赠珠》扮演凌波仙子。

    他幼年在港城跟着粉菊花苦学八年京剧没糟践,今天把功夫全给使在这儿了。

    不但扮相好,功夫也好,一个大男人反串,却真的演出了娇滴滴的俏佳人。

    实在是让人不能不想到了当年的梅兰芳,并为他鼓掌。

    就是不太懂戏宁卫民也能感受到,尊龙的京剧学得不错。

    起码在他的眼里,尊龙和风雷京剧团这些专业演员打配合,是不大能看出落于下风。

    这甚至让他一下子理解了尊龙的骄傲和坚持。

    明白了为什么上辈子错失《霸王别姬》的机会,尊龙会那么在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