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再见了,莫斯科!(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是左轮,包括美国陆军现役的春田步枪。

    “砰!”撞针击发底火,底火产生爆炸引燃弹壳药室内的无数硝化棉颗粒,真实弹径为8.2毫米的金属弹头高速旋转,嵌入7.92毫米枪管,在四条膛线作用下高速旋转,实现近乎完美的过盈配合。

    转瞬,整枚圆形金属弹头激射而出,以每秒六百四十米初速激射而出,跨越短短五十米距离,精准命中靶心的中间部位。

    五十米一枪命中靶心。

    见到这一幕,陈康和四名警卫员有些意外,没想到庄前鼎的枪法这么好。

    站在语言角度,五十米是一个很短的距离,从实际角度出发,机械瞄准五十米外的枪靶,已经具备一定的射击难度。

    看了看枪靶,庄前鼎收回目光,右手后拉枪栓,黄灿灿的弹壳随之退出枪膛,一股淡淡的硝烟气息弥漫。

    整个退弹过程轻松,毫无阻碍。

    仔细观察漏洞弹夹和枪膛内部情况,没有任何异常,庄前鼎满意地点了点头:“暂时没有出现卡壳和退壳难的问题,子弹精度不错,陈局长,你来试试。”

    话音落下,将手中这把汉阳造递向陈康。

    “好。”陈康点头,接过步枪,拉上枪栓瞄向一百米枪靶,眼睛眯了迷。

    “砰!”

    数秒后,清脆而响亮的枪声传遍柳树沟,高速自旋的金属弹头沿着预定弹道飞行,精准命中一百米枪靶的中心部位。

    射击完毕,陈康拉动枪栓,弹壳随之退出,看着黄灿灿似如金子般的弹壳,眼中尽是满意与舒坦。

    怎么看,怎么顺眼。

    经过两次射击,枪声已然吸引来了兵工厂周围的工人们,他们汇聚于此好奇围观。

    “感觉怎么样?”庄前鼎迎了上来,询问客户使用体验情况。

    “满意,非常满意,打起来比我们用的原装弹还好。”陈康连连夸赞。

    庄前鼎点头:“继续测试,看看二百米靶效果怎么样,精度能否保持。”

    听闻这番话,陈康没有反对,随即将步枪递给原枪主人:“小周,你是警卫团神枪手,二百米靶伱来打,还剩三发弹。”

    “是!”早已等待多时的警卫员周瑞连忙上前,满脸欣喜接过自己的汉阳造。

    别看他年轻,凭借手里这把汉阳造,已经创下二十个敌人的射击记录,乃总部警卫团三大神枪手之一,若不是因为极好的枪法,他也无法担任庄教授的贴身警卫。

    在众人注视之下,警卫员周瑞信心满满地看向二百米枪靶,右手端着熟悉的步枪,似如雄鹰般锐利的眼眸,透过机械瞄具缺口锁定枪靶中心。

    “砰!砰!砰!”三道枪声接连不断响起,精准命中二百米外的稻草枪靶,中心部位均匀分布三个弹孔。

    待周瑞完成射击,庄前鼎和陈康一同来到二百米枪靶位置,查看弹孔。

    “发射手工定装弹的精度大概在4.5个moa左右,我记得汉阳八八式步枪射击精度为4个moa,考虑到枪管膛线磨损和原枪生产质量,能到这个精度已经非常不错。总体而言,手工定装弹暂时没有出现卡壳等问题,性能还是非常不错的,陈局长,复装子弹的射击精度是多少?”庄前鼎查看三个射击弹孔,以中心划出一个圆,经过简单计算得出这把汉阳造发射手工定装弹的射击精度,评价道。

    4.5moa,即4.5角分,这意味在100米距离上,子弹会均匀分布于直径13厘米左右的圆圈内。

    这个射击精度肯定远远不如世界各国装备的栓动步枪,毕竟人家平均百米精度高达3moa,有的枪甚至能达到2.5moa,但比起红军使用的复装子弹要好得多。

    “没算过,基本超过200米就没准头。”陈康有些尴尬,这种需要经过数学计算的射击精度参数,他们压根就没算过。

    “暂时就这样吧,汉阳造射击精度4个moa,三八式有坂步枪射击精度约2.5moa左右,两者之间差距很大,我们需要迅速仿制出中正式步枪才行,缩短精度上的差距。”庄前鼎叹了一口气。

    中正式步枪百米射击精度约3moa,虽然比不上三八式步枪,至少不存在精度上的代差。

    是的,代差。

    汉阳造还在四徘徊,三八式步枪已经破三,进入2—3moa百米精度区间,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差距。

    子弹测试宣告结束,很快,测试结果以书面形式交给陈康,再由陈康携带关于手工定装弹和测试结果的报告,亲自前往大窑洞汇报情况。

    ……

    莫斯科,郊区。

    作为世界顶级无线电研究机构,苏联通信科学院坐落于一处蕴含古典气质的房屋内,紧邻莫斯科河,站在三楼可以眺望市中心的红场建筑。

    夏日时分的莫斯科,气候温暖舒适,没有冬日的寒冷。

    通信科学院内,摆放着一座雕像,这是无线电之父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在无数苏联人的心中,世界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