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书院招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刻了泾阳书院这四个字。

    书院大门,也没有悬挂匾额。

    这匾额,李复得先留着,等去长安,找李二凤商议商议,看看这个匾额,谁来写。

    是李二凤,还是太上皇李渊。

    到时候他们一出手,还好意思写泾阳书院这四个字吗?

    怎么着也得给加上“皇家”这两个字吧?

    不然好意思做书院的院长吗?

    眼下书院还没有弄出什么名堂来,就算是招生,招生质量远远比不上国子监。

    何止是比不上,简直是望尘莫及。

    只是,一切都才刚刚开始,李复对书院的未来有信心。

    硬件上,用钱砸就可以,软件上,还是得多费心,多费功夫,还是需要时间的。

    慢慢赶超吧。

    实在不行,定俩五年计划。

    总有一天,李复会让李二凤心甘情愿的,且乐在其中的,写下“泾阳皇家书院”六个大字的匾额,盖章,挂到书院的正门上。

    最重要的是盖章!

    书院门口熙熙攘攘,不少人带着自家的孩子前来求学。

    大门口外面,书院的先生们摆了一排的桌子,每个人桌子上都放着特制的红签,他们的身后,则是露天的考场,布置有桌案软垫。

    现场招生,也是分为启蒙和未曾启蒙过的。

    未曾启蒙过的孩子,只需要由先生询问一些问题,合格了,就发放红签,准备入学就是了,拿了红签还要去旁边告示栏去看开学注意事项。

    要准备什么,是否住宿,学校食堂花销等等。

    至于启蒙过的孩子,则是要去后面进行书面考试。

    默写,背诵。

    总之,先生们要知道未来的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程度,到时候也好分学堂。

    今年对外放出的招生名额,只有两百人。

    因为这两百人招收进来,可能要在书院学上几年,而明年还是要继续招生了,书院目前能够容纳的学生,数量大概在一千多人。

    等到五年之后,书院当中,也会有一批学生毕业。

    如此循环起来。

    等到将来书院的规模若是再扩大的话,在招生数量上,也会相应的放宽。

    门口,书院的先生询问完毕之后,满意的对着面前的孩子点点头。

    随后抽出一根红签,交给了那孩子。

    “好孩子,拿着吧,你可以来书院上学了。”先生和蔼可亲的对着那孩子说道。

    孩子兴奋的双手从先生手中接过红签,拱手对着先生行礼。

    “多谢先生。”

    先生微笑颔首。

    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书院门口人越来越多,有的是带着孩子过来想要上学的。

    也有的是孩子年岁不到,先带着过来见识见识的。

    还有专门过来看热闹的。

    虽说是看热闹,但是他们也显得挺忙,一会儿打听打听这个,一会儿又询问询问那个,也是一样都没落下。

    告示栏这边,有书院的仆役在不断地讲述着书院的注意事项。

    “若是在书院住宿,需要自己准备好被褥,书院当中有食堂,食堂的饭菜,因为书院有补贴,所以并不会很贵。”

    “拿到红签的,有了入学资格的,可以有一位家长陪同,进入书院当中,带着孩子去看一看书院的宿舍,也好按照宿舍的要求,准备好被褥,中午的话,书院有食堂,可以在食堂用饭。”

    书院完工之后,有了守门的,外人就不能随意进入了。

    两百名学生都招满,已经是到了晌午了。

    书院的先生们手里的红签也都发放完毕了,便起身回了书院。

    书院的小厮赶忙上前,将桌案什么的,全都搬回去。

    拿着红签的孩子和家长,正在排队验签,进入书院里。

    书院的各处路上都放着标识,箭头形状的木牌,上面不同的方向写着不同的地方,比如几号宿舍,食堂,什么学堂。

    而到了这个时候,外面的无关人员,就算是好奇,也不能进入到书院里面去了。

    李复还特意让宅子里的护卫来书院这边帮忙维持秩序。

    食堂里,柳娘带着自己的徒弟们,锅铲都要抡冒烟了,一盆盆饭菜被端到窗口。

    现在虽然已经过了饭点了,但是因为招生的原因,忙完了才有来吃饭的,所谓的饭点,也就被推迟了。

    食堂里开始不断的有人进来,已经腾出空来的厨房的人开始指引着进来的人,告诉他们如何打饭菜。

    要先去拿一个木质的托盘,而后到窗口,想吃什么告诉打饭的人,每一份多少,他们都是有数的。

    之后顺着通道,一直走到结账的地方。

    一顿饭,一荤两素加两个饼,需要两文钱。

    不吃荤菜的话,两素加两个饼,一文钱。

    对于家里实在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