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和李二讲格局(1/2)
“你那泾阳王府,财大气粗的,不差这一千人的口粮了。”李世民说道。
“臣弟自己养兵?”李复指了指自己:“怎么养都行吗?”
“都行。”李世民点头同意:“但是我可要提醒你一点,虽然说,你自己怎么养都行,可若是让人家饿着肚子,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家可是不会忠心于你的,别太苛待手底下的军士。”
李复拍着胸脯保证。
“二哥这你放心,臣弟怎么会苛待军士呢?肯定是让他们吃饱穿暖啊。”李复笑道:“就是问问您,往好了养,没有什么上限和标准吧?”
李世民疑惑。
这能有什么上限和标准?
“你是指什么?”李世民疑惑问道。
“就是比如说,一天管三顿饭啊,庄子上有养猪的,杀口猪给他们吃点肉啊,什么的,对了,操练兵士也归臣弟管吗?二哥您是知道的,臣弟没带过兵。”李复双手一摊。
“既然是你的兵,自然全都归你管了。”李世民说道:“你不是带过兵吗?就之前,突厥南下,你跟尉迟恭还在泾阳阻击了他们的先锋部队呢。”
李复闻言,摇了摇头。
“那也叫带兵?就是领着人出去逛了几圈而已,那兵都是程将军带出来的,我又没管过他们的吃喝拉撒,但是这回不一样,您赏赐两府权,一千号人,吃喝拉撒全都得臣弟自己管,跟带着骑兵出去浪一圈,回来就交给尉迟将军,能一样吗?”
李世民饶有兴致的看着李复。
“你.......还挺有自知之明啊。”李世民笑了笑:“说起来,领兵说简单也简单,但是对于你这种一点经验都没有的人来说,也不算简单了。”
“不过,凡事都有个开始。”李世民宽慰说道:“而且,我还会派遣个副手,去帮你统兵,对了,你读过兵书吗?”
李复一脸纯真。
摇头。
自己没读过。
自己,读春秋的。
“也是,那如此的话,我就给你派个有经验的人,帮你统兵。”李世民想了想,在脑海里想了一圈的人。
李复是没有什么机会读到兵书的。
这年头,谁若是有兵书,那必定藏的比自己的私房钱都严实。
“这样,等我想到人手,就让他直接去找你。”李世民说道:“我还要想想,如何调拨这一千人给你。”
“臣弟多谢陛下。”李复郑重其事的拱手行礼。
“行了,你的事说完了,我还有事,要让你看一下。”李世民说道。
“哦?还有什么事情,能够用得着臣弟为二哥解忧的?”李复好奇。
李世民走到桌案旁边,从桌案上拿出一道诏书,交给李复。
“看看这个,你之前不是总说茶税的事情,我召集了几个人,共同商议的有关茶税的问题,你看过之后若是觉得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的话,元日过后,就交给三省下发了。”李世民说道。
因为就目前茶税这事儿,与之有关的,就只有李复一人,与旁人来说,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们家没这买卖。
李复打开诏书,仔细看了一遍。
“十税其一......”李复思索着。
“你若是觉得多,十五税一也可。”李世民连忙解释。
李复摇了摇头。
“那,二十税一?”李世民再次问道。
“不是,臣弟是觉得,少了,要不,十税二?”李复一边看诏书一边蹙眉说着。
“少?你竟然是嫌少?”李世民大为不解:“这样定下的话,那可是有相当一部分钱,要进国库了,这买卖,目前就只有你,你对自己下手就这么狠吗?”
“现在就只有臣弟和宫中在参与这笔买卖,说白了,不管税多少,钱财无非就是左右倒右手,哪怕是进了国库,那也是花在朝廷事务或者是花在老百姓身上,比如说支持地方发展,赈灾救灾什么的。
这天下,姓李,咱老李家的天下,花在朝廷和花在百姓身上,不都是为咱们家而花钱吗?”
“可是将来,这门买卖,就不止是咱们一家在做了。”李复说道。
“哼,谁敢来觊觎这买卖,当朕屠刀不利?”李世民横眉冷竖。
“不是,你先别激动。”李复连忙先平息李世民的怒火。
“这买卖,目前还是咱们自己做,但是大唐这么大,疆域辽阔,谁家有个山头,只要气候适宜,就能种植茶叶,另外,普通茶叶的制作方法,并非什么难事,只要肯花费成本去尝试这制作,浪费上一大批原材料之后,多少也能摸出点门道。
难不成还不让人自行摸索出技术,去做这门生意吗?
所以说,这买卖,几年之后,或者是再长远一些,十几年之后,肯定会是会有其他人做的。”
“你看就像现在的变蛋买卖,如今大唐北方,有多少变蛋作坊?”
“数都数不过来,原先那配方,是不是
“臣弟自己养兵?”李复指了指自己:“怎么养都行吗?”
“都行。”李世民点头同意:“但是我可要提醒你一点,虽然说,你自己怎么养都行,可若是让人家饿着肚子,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家可是不会忠心于你的,别太苛待手底下的军士。”
李复拍着胸脯保证。
“二哥这你放心,臣弟怎么会苛待军士呢?肯定是让他们吃饱穿暖啊。”李复笑道:“就是问问您,往好了养,没有什么上限和标准吧?”
李世民疑惑。
这能有什么上限和标准?
“你是指什么?”李世民疑惑问道。
“就是比如说,一天管三顿饭啊,庄子上有养猪的,杀口猪给他们吃点肉啊,什么的,对了,操练兵士也归臣弟管吗?二哥您是知道的,臣弟没带过兵。”李复双手一摊。
“既然是你的兵,自然全都归你管了。”李世民说道:“你不是带过兵吗?就之前,突厥南下,你跟尉迟恭还在泾阳阻击了他们的先锋部队呢。”
李复闻言,摇了摇头。
“那也叫带兵?就是领着人出去逛了几圈而已,那兵都是程将军带出来的,我又没管过他们的吃喝拉撒,但是这回不一样,您赏赐两府权,一千号人,吃喝拉撒全都得臣弟自己管,跟带着骑兵出去浪一圈,回来就交给尉迟将军,能一样吗?”
李世民饶有兴致的看着李复。
“你.......还挺有自知之明啊。”李世民笑了笑:“说起来,领兵说简单也简单,但是对于你这种一点经验都没有的人来说,也不算简单了。”
“不过,凡事都有个开始。”李世民宽慰说道:“而且,我还会派遣个副手,去帮你统兵,对了,你读过兵书吗?”
李复一脸纯真。
摇头。
自己没读过。
自己,读春秋的。
“也是,那如此的话,我就给你派个有经验的人,帮你统兵。”李世民想了想,在脑海里想了一圈的人。
李复是没有什么机会读到兵书的。
这年头,谁若是有兵书,那必定藏的比自己的私房钱都严实。
“这样,等我想到人手,就让他直接去找你。”李世民说道:“我还要想想,如何调拨这一千人给你。”
“臣弟多谢陛下。”李复郑重其事的拱手行礼。
“行了,你的事说完了,我还有事,要让你看一下。”李世民说道。
“哦?还有什么事情,能够用得着臣弟为二哥解忧的?”李复好奇。
李世民走到桌案旁边,从桌案上拿出一道诏书,交给李复。
“看看这个,你之前不是总说茶税的事情,我召集了几个人,共同商议的有关茶税的问题,你看过之后若是觉得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的话,元日过后,就交给三省下发了。”李世民说道。
因为就目前茶税这事儿,与之有关的,就只有李复一人,与旁人来说,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们家没这买卖。
李复打开诏书,仔细看了一遍。
“十税其一......”李复思索着。
“你若是觉得多,十五税一也可。”李世民连忙解释。
李复摇了摇头。
“那,二十税一?”李世民再次问道。
“不是,臣弟是觉得,少了,要不,十税二?”李复一边看诏书一边蹙眉说着。
“少?你竟然是嫌少?”李世民大为不解:“这样定下的话,那可是有相当一部分钱,要进国库了,这买卖,目前就只有你,你对自己下手就这么狠吗?”
“现在就只有臣弟和宫中在参与这笔买卖,说白了,不管税多少,钱财无非就是左右倒右手,哪怕是进了国库,那也是花在朝廷事务或者是花在老百姓身上,比如说支持地方发展,赈灾救灾什么的。
这天下,姓李,咱老李家的天下,花在朝廷和花在百姓身上,不都是为咱们家而花钱吗?”
“可是将来,这门买卖,就不止是咱们一家在做了。”李复说道。
“哼,谁敢来觊觎这买卖,当朕屠刀不利?”李世民横眉冷竖。
“不是,你先别激动。”李复连忙先平息李世民的怒火。
“这买卖,目前还是咱们自己做,但是大唐这么大,疆域辽阔,谁家有个山头,只要气候适宜,就能种植茶叶,另外,普通茶叶的制作方法,并非什么难事,只要肯花费成本去尝试这制作,浪费上一大批原材料之后,多少也能摸出点门道。
难不成还不让人自行摸索出技术,去做这门生意吗?
所以说,这买卖,几年之后,或者是再长远一些,十几年之后,肯定会是会有其他人做的。”
“你看就像现在的变蛋买卖,如今大唐北方,有多少变蛋作坊?”
“数都数不过来,原先那配方,是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