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谁是爸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渊知道自己已经老了,未来的事情,他不一定能管的多长久,在自己还能管的时候,给这个自己亲自找回来的侄子,多想一些后路,这个侄子还年轻,往后有大把的时光,只要将他赏赐的这些,顺利的经营好,不仅仅是对他自己有好处,对泾阳县的百姓也有好处,也算是一举两得。

    在没认亲的时候,李渊就已经发现了李复在经营庄子,治理庄子上的土地方面的一些天赋,所以才放心的给他这么多的地,让他就封泾阳县这个京畿要地。

    而封在泾阳县,未来之君,也不能不管。

    毕竟,一旦突厥南下威胁长安,泾阳县,必经之地,若是未来之君不管,那可就有说法了。

    但是李渊也没想到,他定下的未来之君,能赞同迁都这个说法。

    也没想到,他定下来的未来之君,暂且不算数了,改了。

    但未来之君是谁,不妨碍李复就封泾阳县,京畿要地,在李渊的眼皮子底下,想要见面了,无非就是派人传个信就够了。

    “除却带兵之外其他问题,苏将军就不用担心了。”李复神色严肃了起来:“苏将军身为这支队伍的将领,需要做的,就只有按照我的要求来带兵,仅此而已。”

    一个成熟优秀的将领,的确是能够省去很多麻烦,但是不代表所有的问题就被解决了。

    这样的将领,有过多的个人思想,就比如现在,身为李复的副手的苏定方,在听到李复的抉择之后,第一时间考虑的不是如何商议着实现这个决定,而是在质疑。

    如此的话,李复就得敲打敲打苏定方了。

    眼下还只是言语上的警告,若是往后苏定方还要犯这毛病的话,就算是朝廷定了他的未来,依照他在庄子上的表现,他未来的路,也不会太过顺利。

    如今大唐的人才,可不少,苏定方,并非是雪中送炭,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真要是磨他个十年二十年的,让他沉淀下来,一点都不难,也不冤枉。

    苏定方听完了李复的话之后,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低下头,拱手应是。

    “苏将军,先前在长安城的时候,因为有程将军在,所以我觉得,或许有些话,你当着程将军的面不好意思开口,现在在这里,就只有你我二人,那我就再给苏将军一个机会,如何选择,全凭苏将军,本王,绝不,强人所难。”

    李复的神色认真又严肃,是苏定方从来未曾见过的。

    苏定方在长安城的时候见过李复好几次,不管是逢年过节,又或者是李复成亲,苏定方都在宴饮邀请之列。

    因此苏定方才得出一个结论,泾阳王是个脾气不错的好人。

    但即便是好人,认真起来,也有几分火气。

    苏定方心中咯噔一声,也是听出了李复的言外之意。

    体面一些,说是给个机会,重新做出选择。

    说句不好听的。

    你要是不听话的话,那就换了你。

    选择,从来都是双方的。

    苏定方在老家待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次朝廷征他到长安来,程咬金作为负责这件事的人,也是给足了苏定方面子。

    苏定方治军有方,有带兵打仗的才能,若是朝廷不用他,他就真的在老家待一辈子吗?

    说是归乡修养。

    说白了,战败之后归乡,一是怕朝廷清算,二是看不清武德年间大唐朝廷的形势,不敢参与其中。

    三来,虽说不是诸葛武侯那样的人物,但是朝廷来旨意,或者是派人来请,总归是不一样的,关乎名声,也关乎日后在朝廷中如何立足。

    而苏定方等到了程咬金。

    顺利的来到长安城之后,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来到了泾阳县庄子上。

    要说不憋屈,那不可能。

    但是苏定方多方打听探查之后也知道,只要跟在这位泾阳王身边,那就是多一个让陛下能够看到的机会。

    因此,今日在泾阳县庄子上,在军营之中,跟李复正式的探讨带兵方面,苏定方迫切的想要展示自己。

    可他却忘了一件事。

    想要展示自己的才能,并不能通过否认主将来达成。

    他犯忌讳了。

    李复的目光一直落在苏定方的身上。

    “苏将军,想好了吗?”李复问道。

    苏定方对着李复躬身一礼。

    “愿听殿下吩咐。”

    李复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笑意。

    “既然选定了,接下来在庄子上的这段时间,本王希望,苏将军你,能够尽心尽力。”李复说道:“一千人,或许对于苏将军来说,不算什么,以前苏将军带兵打仗,带的人比现在多,有丰富的经验,但是那些,不管是对于你来说还是对于我来说,都已经过去了。

    人总是要着眼于眼下,脚踏实地的去做事的。

    若是沉溺在过去的话,又怎么能够往前走呢?

    若是不往前走,这庄子,本王又怎么能指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