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一边去,别来捣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到儿子已经熟睡,曹光轻轻地拍了拍曹承乾的背。等到孩子彻底沉睡后,他便开始准备晚饭。

    晚上吃的有兔肉,不用额外炒菜。烧点水热馒头,同时再弄一小锅红薯粥。

    等馒头熟了,他便把它闷在锅里。

    接着,曹光卷起袖子,拿起曹承乾换下的衣物,拎上一个盆出去洗。

    正当他埋头苦洗时,秦淮茹下班回来了。

    秦淮茹走进院子,提着满满一篮菜叶,脸上洋溢着笑意。

    忽然,她看见曹光坐在那里洗衣,不由得一愣,急忙走上前。

    “光哥哥,你怎么亲自洗衣裳?”

    曹光脸上一热:“我洗衣服不行吗?”

    秦淮茹忍不住笑了起来:“哪里不行了,就是忽然看到你做家务,感觉有些新奇。”

    曹光瞪了一眼:“一边去,别来捣乱。”

    秦淮茹却没有离开,她放下篮子,也挽起衣袖,把手伸进盆中,帮忙一起洗。这一看,发现全都是孩子的衣物。

    秦淮茹挑了挑眉:“他又去踩泥坑了吗?”

    秦淮茹还记得昨天去乡下时,曹承乾弄得满身污渍的模样。

    曹光摇摇头说:“这次没弄脏,你也别操太多心,孩子玩得高兴就行。”

    “小孩子嘛,玩泥巴是常事,现在哪个小孩不玩呢?”“管得太多,孩子也不会觉得幸福。”

    秦淮茹撇了撇嘴,心想他们现在住在城里,家里条件也好一些。以后孩子上学也会是优秀的学生。

    但她对玩泥巴的事总是很反感,总觉得那样会让儿子变得像农村娃一样脏兮兮。

    她虽然是农村出身,好不容易脱离那个环境,如果儿子再变回那个样子,岂不是白费工夫。

    不过这点她没有跟曹光争辩。

    在曹光看来,孩子还小,现在只是1953年。

    如果再过十几年,说不定会经历 ** 的过程,现在稍微体验一些乡村生活也不为过。

    毕竟到时候要是孩子对乡村不适应,肯定会更加吃苦头。

    曹光已提前考虑到了将来,他们还会再要一两个孩子。

    而他现在的工作未来可能会交给二子继承,

    长子曹承乾就需要下乡锻炼,但这并不是偏心,而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

    曹光也坚信曹承乾一定能够理解和适应这种生活。

    至于具体生两个孩子还是三个孩子,还得看秦淮茹的意思。

    如果只有一个孩子的话,那就不必下乡,并可以顺理成章继承秦淮茹的工作。

    如果有两个或更多的孩子,则需要合理分配机会,老大的话,就得适应下乡的生活。

    秦淮茹一边搓洗孩子的衣物一边轻叹,

    曹光则也在帮忙。

    两个人干活时你逗我我逗你地玩闹起来,秦淮茹故作嫌弃:“多大岁数的人了,还像个小孩子似的。”

    她翻了个白眼。

    曹光哈哈笑道:“今天这小子玩得很高兴,给他做了几个玩具呢。”

    “这不,他一整天空跑来跑去,累了回来洗澡睡觉去了。”

    “你看这些衣服都让汗湿透了,帮他洗洗干净,刚好今天下午洗好了,明天早上的时候还能接着穿。”

    秦淮茹听后也了解了原因,原来今天这孩子虽然没有跳进泥洼子里,却是出了好几身汗。

    但听曹光说到儿子一回家就呼呼大睡去了,她不免心疼起来。

    曹光问起:“今天哪弄来那么多青菜?怎么回事?”

    秦淮茹一边拧洗衣服,哗哗水声中说道:“街道办的那个张姐,你知道的,就是那圆圆的脸蛋,她的婆家给她捎了些咸鸭蛋、熏肉和院子里种的各种青菜。”

    “这么多,她就分享了一些,给我们每人分了些。”

    “哎,咱们上次忘记给大伙儿带些野菜了,真疏忽了。”曹光想到这儿,不禁笑了笑,“咱们带得本来就不多啊。”

    秦淮茹思量了一会儿,笑道:“确实,不过这人情往来终究是要还的。人家既然帮了咱们,也不能总是占便宜啊,久了人家会有想法的。”

    这话倒是有道理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点就在互相往来,经常走动,关系才能日益亲密。

    秦淮茹抖了抖小承乾的衣服,把它捋平后递给了曹光。曹光接过衣服,拿到门口的晾衣绳上挂了起来。二人洗漱完毕,顺便把水盆也清理了一遍,便一块儿回家去了。

    夫妇俩分工合作干活效率高了不少。很快地,就把衣服清洗完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