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农村宴席(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每个下乡的人,都想不到自己会在乡下待这么长时间。

    每个人都曾抱有幻想,觉得可能明天上面的政策就发生了转变,自己就可以重新回到城里,和阔别已久的家人团聚。

    但现实是——遥遥无期。

    看不见希望。

    尤其是新知青,三年时间,已经消磨掉大多数耐心与希望。

    很多人颓丧地觉得,自己可能真的回不去了!

    可能一辈子都要待在这个山沟沟里,直到终老。

    男知青可能心理承受能力,可能还会强一点,但女知青就差了很多。

    沉重地劳作,压抑地环境,无聊地人生,渐渐就让她们中地某些人,产生了绝望地想法。

    这个时候,这个稍微顺眼地当地人嫁了,也许是一个不错地想法。

    这个想法,在很多人的脑海浮现。

    尤其是,在李秀莲和张远的婚礼上。

    张远家确实很有诚意,面对这个城里来的媳妇儿,张远的父亲可谓是下了血本儿,一口气买了两头猪,在寒冬腊月里,热热闹闹地举办了一场盛大地乡村婚宴。

    婚宴邀请了屯子里地所有人,包括知青院地知青,以及因大雪,暂住在屯子里地林场负责人。

    张远的父亲,为儿子和未来的儿媳另起了一处院子,盖了三间新房。

    托村里的木匠,置办了几样实木家具。

    还专门冒着大雪,带人进山里,弄了几样当地人的特色野味儿。

    可谓是诚意满满!

    酒宴上,张远的父亲,坐在主位上,面对儿子儿媳的敬酒,裤皱的老脸,笑得开怀,缩成一朵菊花。

    “好孩子,好孩子,不用跟爹敬酒,不用跟爹敬酒,只要你把远子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但李秀莲还是坚持,一口喝了下去,呛得直咳嗽,脸都呛红了。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好!有田家真是有福气啊!娶了个好媳妇!”

    “是啊!远子占了大便宜喽,能娶个城里得媳妇,我家彪子怎么就没这好运气呢!”

    “城里媳妇好啊!城里媳妇有文化,将来生出来得孩子都是状元郎,都能考上大学,进城吃商品粮!”

    “是啊!是啊!还是城里媳妇好!远子真是捡了大便宜,要不是有这政策,咱们山沟沟里的庄稼人哪能娶到城里小姐。还是政策好啊!”

    ......

    “哪有啦!是两个孩子两情相悦!”

    “大家吃好喝好!吃好喝好!”

    “大家别客气,吃好喝好!”

    面对亲戚朋友的吹捧,奉迎,张远的父亲是非常开心,开怀大笑。

    ......

    婚礼的事情,陈泽是前一天听王朔说的,当天晚上,张远家就把请帖送到了他家,请他去参加酒宴。

    参加婚礼的人很多,有一百多人,村子里的人来了一小半,知青们来凑热闹的也不少。

    张家零零散散摆了二三十桌,用来宴请宾客。

    村子里的人,来的多是和张远家有故旧,或是关系不错的,虽然都是同宗同族,但难免也会有矛盾,因此,约么来了十几桌。

    知青里面,来的就更少了,五十多人来了二十多个。

    多是和李秀莲平日关系不错的,或是像陈泽、王朔这种,纯粹是来凑热闹的。

    六个人里,董瑞原本是不愿意来的。

    董瑞是个老抠,不愿意出那一块、八毛的份子钱。

    很多不来的知青也是这个意思,吃一顿酒席一块钱,很多人都是舍不得出这份钱的,觉得不如花几毛钱买两斤肉吃吃。

    董瑞也是这个意思,不过最后还是被几人拉了过来。

    不过,李秀莲嫁的婆家,也真是实诚人。

    一桌饭菜,量大管饱,肉菜足够丰盛,一看就是冲着亏本的想法办的,就没想着能靠份子钱收回本儿。

    “你看,我让你来没错吧!你看看这肉,这菜的分量,绝对值!”

    王朔向董瑞炫耀自己的先见之明,董瑞却不搭理他,埋头使劲儿吃饭。

    “嘿!老六,你吃慢点儿,咱是来做客的,瞧瞧你这吃相,太丢咱爷们儿的面儿了!”

    董瑞听到这话,抬起头,咀嚼着口中的炖鸡肉,咽下去,从口中拔出一根骨头,然后才不服气地说道:

    “我怎么丢面儿了?我丢谁面儿了?我可是交了钱的!还不行我吃饱饭了?”

    “没说不让你吃饱饭,就是让你顾及一下形象!”

    “注意什么形象?我吃饭就是这个样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要我说,就是你们这些京城的人太爱瞎讲究!什么牌面儿不牌面儿?地道不地道?吃个饭哪有那么多规矩!”

    董瑞话说到这里,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扭头看向了正给煤球喂骨头的陈泽,解释道:

    “额,大哥,我没说你!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