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卖人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凤霞姐,12号桌的葱爆海参做好了!一块儿捎带着端出去吧!”

    “诶,好的!”

    王小海关掉嘈杂的燃气灶,简单地把锅刷了一遍,拿起毛巾擦了擦汗水,又擦了擦手,来到后厨最里边正指导新徒弟的父亲面前。

    “你勾那么多芡干嘛?这道菜勾芡这么多还是那个味儿吗?你自己尝尝!”

    “我先不跟你说了,你自己好好琢磨琢磨!”

    老王已经注意到儿子过来,开口问道:

    “有什么事儿吗?”

    “嗯,得出去一趟,想提前下班儿一会儿。”“下午可能也回不来了。”

    在老王眼里,儿子还是很听话的,因此也没有问出去干什么,只是摆摆手就同意了。

    “去吧,下午也不用来了,忙完正好回家休息一天,请假的事儿你不用管。”

    ......

    王小海从后厨出来,到更衣间脱掉厨师服,换了身衣服,从自己的储物柜里,拿出一大包东西,放进手提袋,然后提着手提袋来到大厅。

    此时正是中午,酒楼生意火热,客人生意众多。

    一个个服务员忙着端菜倒茶,忙得不可开交,喧闹声一片。

    “小海师傅,今天怎么走这么早?是有事儿吗?”

    路过前台,收银员阿姨热情地跟王小海打招呼,国营饭店尊不尊敬老板、客人是两说,但一定会尊敬做饭好吃,有真本事的厨子。

    “小海师傅要下班啦?”

    ......

    到后厨端菜,路过前台的服务员听见,同样热情地打招呼。

    王小海出于礼貌,回答道:

    “嗯,今天有点儿事,请假出去一趟。”

    “是不是谈女朋友啦?小海师傅你这年纪也正好该谈朋友了!不知道是谁家地闺女......”

    “婶子告诉你,这和女孩子处对象,可得记住这三点......当年......”

    大妈们聚在一起,就喜欢八卦,一人挑起话头,工作都忘了,急得客人半天等到自己该上的菜。

    “姨,不跟你们说了,我先走了。”

    王小海看着几个比自己身材都壮硕的大姨,丝毫不想知道她们当年恋爱的经历,记忆被追求过程中的恋爱诀窍.....

    “赶紧走吧,多玩一会儿,经理来了我们帮你照着,玩儿的开心......”

    王小海加快脚步,出了店门,走了不远,到了一个公交站牌。

    等了一会儿,来了一辆红白相间的黄河牌老式公交车,王小海提着东西上了车,表面上若无其事,实际上却谨慎地将东西放在了靠近里边的位置。

    这年头即便是京城,也少不了小偷小摸,尤其是公交车、火车站,更是泛滥的重灾区,一众都有固定团伙长期作案。

    从西城前门大街上车,到海淀万寿路,十多里路,公交司机一点不赶时间,像个退休老头开老头了出来闲逛一样,慢悠悠地行走在路上。

    收音机里播放着,京剧名角李少春三十年代与梅兰芳合唱的《四郎探母》。

    杨宗保在马上传将令,—叫于声众三军细听分明:

    萧天佐摆下了无名大阵,他要夺我主爷锦绣龙庭.....远望宋营灯火映,刀枪剑朗似麻林。大胆且把宋营进,闯进辕门见娘亲。

    一见娇儿泪满腮!

    点点珠泪洒下来!

    沙滩会一场败,只杀得杨家好不悲哀:

    儿大哥长枪来刺坏;儿二哥短剑下他命赴阳台;儿三哥马踏如泥块;我的儿失落番邦一十五载未曾回来;惟有儿五弟把性情改,削发为僧出家在五台;儿六弟镇守三关为元帅,最可叹儿七弟被潘洪就绑在芭蕉树上乱箭攒身死无葬埋。娘只说我的儿难得见!延辉我的儿啊!

    唱的是杨四郎抗辽被俘,数十年后,与母重逢的桥段。

    司机师傅听得是欢心,单手握方向盘,另一只手在空中挥舞比划,不像是在开车,反倒像是一位骑着战马,单手握缰绳,另一只手擒马槊的将军。

    就这样,十几里的路,愣是走了小半个钟头。

    王小海下车的时候,已经是大中午了,冬日正午的暖阳,挂在头顶,像个冬天的里的变频空调,只是开着,却不暖和,只是散发着阳光,却感受不到温暖。

    七十年代的万寿路,不是后来高楼大厦的场景,低矮的房子,老式的建筑,灰扑扑的街道,就像是路上行人灰扑扑的衣着一样,不同的是,热闹的街道,下班的人,放学的孩子,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而不是数十年后一群忙碌无日夜,无精打采,低头玩手机的人形耗材。

    天晟药材市场是京城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占地规模不大,类似一个小型的农贸市场。

    即便如此,这已经是计划经济环境下京城最大的药材市场了。

    经常会有各地的药材通过各种非官方渠道,神奇地流入这里。

    而许多京城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