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飞走的鸟儿不会再回来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这个过气的前场长签字。

    陈泽没有收礼物,但都一一同意了。

    要走的心是留不住的。

    知青返乡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

    即使他不同意,知青们也会想其他办法,到那时候,男知青有男知青的办法,女知青有女知青的办法......

    知青们返乡的渴望是压制不住的,人心也是经不起试探的。

    陈泽不愿在自己离开前,看见自己曾奋斗过的地方,变成那般模样。

    于是乎,在之后的十几天里,陈泽前前后后签了无数字,共计批准了三百多份申请,每天他的办公室都挤满了人,门口排起了长队......

    上次出现这般情景,还是1978年阻止场里继续建房,被工人知道,围堵在他办公室门口找他要说法的时候。

    三百多份不是全部,排队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许多不在林场管辖区的附近其他地域知青也跑了过来。

    现在大家都是处于病急乱投医的状态,听说鹿原林场这里审批竟然如此轻松,不要礼,不要钱,也不要其他什么,都抱着侥幸心理,疯了一样跑了过来。

    这些陈泽当然不能批准。

    ......

    就在陈泽不把权力当回事,疯狂批条子的时候,一层之隔的场长办公室,有的人却是愁得头发花白。

    “还有多少?”

    京城来的年轻场长揉了揉酸胀的手腕,昏花的眼睛,喝了口水缓解口干舌燥,问一旁的秘书。

    秘书挤出人群,来到办公室外面,看着排满长龙的队伍,回来汇报说:

    “大约还有70人。”

    “还有这么多?”

    新场长满脸愁苦。

    眼看着他刚上任,还没大展身手,员工都快走完了,新场长是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还继续签吗?”秘书小心试探地问道。

    年轻地新场长揉了揉了,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

    “签!”

    心中虽然无奈,但他也不敢真的去楼上找陈泽理论。

    来之前家里是再三交代,要好好跟对方相处,多学多问,学习对方过去成功的经验,不要辜负家族耗费大量为他辛苦争取的宝贵资源与机遇。

    他也确确实实是这么做的,对陈泽这个新场长兼同乡,一直以来也很尊敬,希望对方能传授自己一些经验。

    而陈泽对他也不错,他来之后直接就将大权交给了他,没有任何不舍,对于场内的大小事务及管理经验也没有藏着掖着,全部倾囊相授。

    如今面对陈泽的这点最后要求,新场长虽然有些无奈,不希望失去员工,但最终还是忍痛同意。

    几天前他已经就这个问题找过陈泽了,

    他的原话是:“陈泽,真的不能再放人走了,在这么下去人都走完了!”

    而陈泽的回复是:“要走的人留不住,既然迟早要走,又何必强求,索性让愿意走的走完,剩下的人也可以安安心心过日子,免得陆陆续续地走,影响动摇那些本不该走的人。”

    他觉得有很有道理,听着是那么一回事,最终同意了。

    毕竟员工走了,还可以在招,林场福利好,愿意进林场的本地人还是不少的,而且走的知青相对他知道的其他地方,还不算是很多,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他当时欣然同意。

    ——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现在后悔!!!!!

    陈泽真是个大忽悠!!!!!

    ......

    陈泽在林场忙活了月余,忙完知青的事情,交代完之后的安排,算是彻彻底底完成了交割,正式退出林场的权力中心,自此林场的事务在于他无关。

    只剩下肖红目前还担任一定的植物,不过后续也会辞职离开。

    到那时,他基本就和鹿原林场彻底说再见了。

    即使新场长在他离开后清理他以前的人脉,关系,他也无法进行干涉。

    时间进入1979年6月份,

    第一,第二批知青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离开,就像是后世在校很久的学生放假回家,拉着行李箱出宿舍,校们,坐上公交,踏上归途。

    不过,不同的是,他们这批知青离开家人的时间更久,是三年,五年,八年,九年,甚至是十年......

    来时匆郁,一列青春少年血;归时挺立,一身风霜近乡怯。

    而陈泽,也真的要和这个地方说告别了。

    他要回到张家屯,跟即将奔赴四方的朋友说再见,跟另一个等待他的女人说告别,跟......

    从林场到张家屯的路还是那一条,这条路陈泽七年风雪天和朋友们走过很多次,不过这次格外的快,可能是路平坦了不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坐了车。

    很快车子到了张家屯,陈泽下了车送别了司机。

    张家屯这些年变化也不小,许多人家把原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