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投机倒把,很刑?很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这就是陈泽一直说,“胆子要大,牌面要小,要摸着前人屁股过河,才不会挨紫蛋!”

    ......

    ......

    ......

    送走了家人,几个人再次坐在一起,讨论起来年的规划。

    “一晃眼,今年马上就要过去了。”

    “这饭馆如今也已经开起来了,生意也渐渐稳定了,我最近在城里逛了不少地方,基本上也算是熟悉了环境。”

    “我今天呢,想趁着这个机会,讲一讲来年的计划目标。”

    陈泽坐在主位,给几个兄弟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大哥,你说,我们都支持。”李肖率先表态。

    小海,李云虽然没说话,但态度都是不言而喻。

    “我之前说过,饭馆只是个小生意,好处是正经买卖,坏处是不赚钱。”

    “你们也看到了,咱们投了将近两万,忙了三个多月,未来还要再忙一年多,才能收回本钱。”

    “如果是小富即安,那肯定是没有问题,但要是想发大财,这就太慢了,时间不等人啊。”

    王小海闻言说道:“大哥你是有什么新想法吗?”

    “想法倒是说不上,我之前不是说要南下一趟吗?但我一直不确定是不是时候,会不会太早了。”

    陈泽之前都跟几人商量过,他准备南下弄批东西回来试试水,几人也都没有异议。

    “但最近我改变了看法,咱们还是太谨慎了,或者说胆子大的人太多了。”

    “最近我发现西单摆摊的小贩越来越多,就连咱们饭馆胡同外面的街上,都有人在路边卖东西。”

    “相信你们也看到了。”

    “嗯。”

    王小海几人点了点头。

    确实,东安门临近王府井,大栅栏,饭馆刚装修的街上热闹是热闹,但个体户并不多,但短短几个月,就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们几人来饭馆的时候,从街上路过,遇到过不止一次有人向他们推销东西。

    甚至之前还有人看饭馆生意不错,人来人往,专门守在胡同口卖女客户围巾。

    “聪明人越来越多,探路的人也越来越多。”

    陈泽指的探路的人,是指南下进货,回京城搞批发的倒爷。

    很多事情,如果自己率先去做,市场,渠道,监管......都需要一一去摸索,尝试,但要是有人已经开始干了,那就简单多了,照着抄就行了。

    至于是否会得罪人?

    赚钱的生意哪有不得罪人的!

    “我觉得时机已经差不多了,趁着现在市场还处于混乱,我准备明年南下几趟,试试水。”

    “要是再晚的话,我怕咱们兄弟连汤都喝不上。”

    真正让陈泽下决心的,是他前天逛西单的时候,碰到一个熟人——东北知青时的哥们儿,王朔。

    半年前决定返乡的时候,他还记得王朔跟他说:“泽哥,咱可说好了,回去以后我就去找你,我可准备跟着你混了!”

    但没想到回来都好几个月了,对方也一直没跟自己联系,一点音信也没有。

    分别小半年再次相见,竟然反倒是在西单卖起了手表。

    陈泽一问之下,才知道,王朔上面有个哥哥。

    他哥哥的铁瓷儿是个胆子大的,早在七六年,便开始利用职务之便,每年南下的时候带一批东西回来倒卖。

    前些年赚了不少钱,去年改开以后,胆子更大了,一口气拿出了所有积蓄,弄了2000多块钱的货,回来倒卖,一下赚了大钱。

    王朔现在就是跟着他哥哥的朋友干,专门负责在西单这块儿地界散货。

    一直忙着赚钱,根本没时间跟他联系。

    两人吃了一顿饭。

    有了熟人,陈泽详细地打听了其中的行业内幕,摸清了其中的弯弯绕绕,尤其是摸清楚了其中的利润,这下,陈泽是再也坐不住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其中的利润。

    低估了这个时代的风口有多大!

    低估了投机倒把的来钱速度有多快!

    “你们知道这块儿手表多少钱吗?”陈泽讲完自己见闻,指着桌子上一块电子手表问道。

    “这个我给我家老幺买过,托关系花了48,不便宜。”李肖说着自己所知道的。

    四十八,确实不便宜,绝大多数工人一月的工资都不够。

    但比起国营商店几十上百,用券也难买到的老手表,确实是又划算了不少。

    电子手表,在这个时代是时髦的象征,年轻人要有一个总是要炫耀好几天。

    “那你们知道他跟我说的拿货价是多少吗?”

    “多少?”几个人脑袋都凑了过来。

    “妈的,五块二!”

    “啥?”

    “才五块二?”

    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