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买下一座三进四合院(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东城区,房屋权属登记处。

    房屋权属登记处是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房屋所有权以及由上述权利产生的抵押权、典权等房屋他项权利进行登记,并依法确认房屋产权归属关系的行为。

    七八十年代,京城房产交易主要依靠中介机构或通过房产局办理。?

    中介机构在当时被称为“房虫子”或“房耗子”,他们负责房屋的买卖和过户等事务。

    这是一门十分赚钱的买卖,利益产生黑暗,到八十年代中后期,许多中介机构已经由当地的“流氓大哥”控制,他们能够获取房屋交易信息,并提供房屋买卖服务。

    控制京城的房产交易,想一想就知道其中的利润有多么巨大。

    事实也正是如此,后世好几位京城“大哥”就是凭借早期在这一行业深耕,赚足了资本,而后洗白上岸,摇身一变,成为了身价巨亿的富豪,纵横政商两界,住着四合院,玩着女明星,被人尊称为这爷,那爷......早期档案一直空白,直到保护伞落马。

    七八十年代,对于不想通过中介的普通人来说,他们可以选择在“换房站”登记等待,或者参加“换房大会”来寻找交易机会?。

    陈泽就没那么麻烦了,虽然这么多年没回京城,但办个手续,一两个熟人能找到了的。

    登记处门口,陈泽和肖红并肩而立,望着一个提着麻袋离开的老头儿的背影。

    “这老不死的也太欺负人了,临到头了又坐地起价,要我说你就不应该买!”

    “买!为什么不买?别说四万了,五万,六万我也愿意买!”

    陈泽脸上露出了笑容。

    而肖红则是表情有些气愤。

    ......

    “花四万买这座老院子真的值吗?”

    “请把‘吗’字去掉!”

    “值!简直太值了!”

    “你今天要是不买,以后咱儿子估计会给你送养老院享福。”

    肖红没有听懂陈泽的梗。

    “养老院怎么了?养老院不是挺好的?”

    1980年,陈泽新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房子。

    他花了足足四万大洋,从房主手下将迎仙楼所在的三进院子买到手,成功让自己成为房东。

    房子到手后,陈泽开心的像个孩子。

    但在肖红看来,这笔买卖却十分不值当。

    “每年几百块钱的租金,十年才几千,干嘛要买呢?租房子不是更好吗?”

    “这你就不懂了,皇城根儿上的房子,怎么可能一直这么便宜?”

    “你别看那老头那么高兴,有他哭的时候。”

    陈泽回想起和那个精明老头讨价还价时的场景。

    那老头确实是精明,看出了他诚心想要买,狮子大开口。

    这座1200平米的三进院子,他本开价15元每平米,这算是公道的市场价。

    没想到老头一听,吹胡子瞪眼,扭头就走。

    还骂道:“臭小子,坏的很,你当我傻?”“这是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老房子,你想一万八买?做你的春秋大梦吧,我说什么都不会卖的。”

    “没有十万我是不会卖的。”

    老头的态度十分坚决。

    “两万!”

    陈泽报价两万。

    老头止住了脚步。

    “还不够?两万五!”

    老头竖起了耳朵!微微扭过了头。

    “三万!”

    “我需要考虑考虑!”

    在他报价三万的时候,老头表示,需要考虑考虑。

    “三万五!”

    “成交!”

    老头爽快答应!

    最终,两人迅速达成协议,三万五,成交。

    ......

    随后陈泽便回家拿钱,老头找家里人商量,对邻居紧急公关。

    陈泽本以为一切顺利,没想到等他把钱拿过来的时候,老头看到那么钱,又反悔了,临时加价,否则不卖。

    最后陈泽只能捏着鼻子,多花了5000元把院子买下。

    这也是肖红生气的原因。

    ......

    “破院子那么多,干嘛非得花这么多钱,买这一座?”

    肖红还是不解。

    “房子是很多,但像地段这么好,还没有什么纠纷的,却没那么多,这种房子,碰上了就不能放过,买到手就是赚。”

    “你现在还不懂,过两年就知道了。”

    “我就是看不惯那个老头坐地起价,都说好的三万五,临到头了,又涨价。”肖红想起刚刚那老头得意洋洋,耍无赖的样子,恨得牙痒痒。

    “干嘛生气?”

    “咱还得谢谢他,没他咱们可买不到这房子。”

    “谢他干嘛?你傻了?多花了5000块钱,还要反过来谢谢人家,那可是5000块钱,多少人一辈子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