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李爱国返乡记(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里一直有风言风语。

    “读书有啥用?看老李家那大学生,快把他爹娘的血喝干了!塌了一屁股债!一人上大学,全家跟着吃草!”

    “大学生顶个屁用!”

    “还不如上个职专、师范多好,不用花钱,还能拿津贴,我二舅家的孩儿就是学的师范,现在在县里都吃上商品粮了!”

    段老妮听遍了流言蜚语,许多人都劝她别让儿子再上了。

    可她就是憋着一口气儿!咬着牙,宁愿全家吃不上饭也要供老二上学。

    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这次儿子提着肉回来,可算是让她扬眉吐气,挣了好大的面子。

    当然,该批评还是要批评的,穷人家的孩子,总是要给孩子灌输勤俭节约的思想。

    “娘,我知道了!”

    “那手表你哪来的?那东西可是不便宜!”

    段老妮终于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惑。

    都说儿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母子心连心。

    这次儿子一回来,她就觉得自家从小听话,安生的儿子,有点儿不一样了。

    花起钱来更是大手大脚。

    “手表?”

    “手表不是买的,是老师送的!”

    段老妮是不信的!

    手表多少钱她不知道,但那东西全村也就村支书家的小儿子有一个,整天戴在手上穿个短袖显摆,不用想也知道金贵的很。

    “人家又不是你亲爹亲娘,能送你那么贵重的东西?”

    “当然不是白送的,老师看重我才奖励我的!别人都没有!”

    “哪个老师?就是上次借你钱,还给你找工作的那个李老师?”

    “嗯!就是李老师!”

    “那你也不能要啊!”

    “人家都忙咱家这么大的忙了,要是没有李老师帮忙,你爹命都保不住,你咋还收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

    “这不是丧良心吗?”

    段老妮听说儿子受老师器重,很是欣慰,但农村人朴实的性格还是让她忍不住训斥:

    “一个手表!娘!”

    “娘,你不知道!我们李老师是京城人!”

    “李老师家在皇城根儿上,有一栋自己的大院子!家里以前就是大户人家,祖上出过好几个进士,当过大官儿,爹娘都在港城生活,每年的房租都有好几百!”

    段老妮一听,自己孩子老师居然是住在皇城根儿上的,还有自己的大院子的,心中很是吃惊。

    “这...这么有钱?”

    “可人家再有钱也是人家的啊!”

    “是,我是说,一块儿手表咱们乡下人看着很主贵,但在人家看来都不算啥!”

    李爱国继续添油加醋。

    段老妮一辈子生活在乡下,去的最远地方就是县城,实在不能想象京城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京城,在她心目中,是广播里大人物们住的地方,是全国人才生活的地方,肯定是跟乡下人不一样的。

    就像是古代的农民猜测皇帝耕地用金锄头一样。

    对自己未知的世界,充满空白,只能靠臆想。

    “那你也不能要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啊!给老师干活是应该的!多给老师干活,才能学到精细!”

    “村里的老先生以前跟着老师学知识,不光要给老师家干活,还得给老师洗脚端尿盆儿!”

    “知识是无价的,只要能学到知识......”

    “再说了,人家李老师那么照顾你,是咱们得谢谢人家才对!”

    “娘,我知道,手表是李老师给我的,要是别人给的,我指定不要!”

    李爱国解释道,段老妮琢磨了一下,

    “是这么个理儿。”

    “那咱也得好好谢谢人家,等你走的时候,把家里...把家里......”

    段老妮本想让儿子带点儿东西作为回礼,可想了好一会儿,也想不到自家这穷沟沟里有啥稀罕物儿。

    试探的问道:

    “要不......咱家晒的瓜豆酱捎给你们老师......能行吗?”

    “行!咋不行啊娘,我走的时候就带走一罐,给李老师尝尝!”

    “哎,好好好!多带点儿!多带点儿。”

    手表的篇儿终于揭过去了!

    李爱国松了口气儿!他实在不想家里知道他在投机倒把。

    ......

    “多金贵的东西,给小孩子再弄丢了。”“你收好吧,走得时候带着!”

    段老妮掏出从小老三手腕上扒拉下来的手表,放在桌子上。

    “哦,手表啊!手表是给大姐的!”

    “给你大姐买着干啥?她整天下地干活了,看天过日子,用得着这玩意儿。”

    “留着当嫁妆!城里人都时兴这玩意儿。”李爱国解释道。

    段老妮听到这个答案不再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