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大争之势,我见犹史,夕在朝暮,岁在寒秋。(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私而废天下之公的迂腐。”

    何解?

    旧时旧制的君主制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柄,这意味着君主的制霸权力远在于众生之上。

    倘若因为阶级之下的人的胡言乱语煽风点火而致使君主恼羞成怒以致昏庸,就是不折不扣的害群之马。

    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而在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指引与群建,而非口诛笔伐,民众的苛刻在那个时代会鞭策君主的精神。

    而往往极端的意志会招致灾祸,对于那些只想安生过日子的大多数民众而言,得不偿失。

    为了自己清高而压迫他人,是自私之举,是虚伪更是伪善。

    而梁有道一口咬死上御出云所建立的新政一定会在于如今神骁的机构之上,就是以一己之私而废天下之公。

    他眉头紧皱,气态沉沉,神白须轻描淡写之间就已经评定了如今盘龙会所在神骁带来的影响。

    更重重的抨击了他这个迂腐不堪的老东西。

    而在一旁的梁且知,只是嘴角含笑,她或许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口角之争上会被神白须每每气的火冒三丈甚至失去理智。

    因为这家伙就是一个专打这些迂腐者七寸的,拥有先驱思维的革命家。

    梁且知固然作为音绕梁之职先天下而先,可在神白须看来却愚钝,这也真正代表了两者之间的差距。

    她并不会因为不如他而不服气,只是觉得唯有这样的人,才配教训她梁且知,而不是用身份,辈分。

    “见微知着入木三分,当真是我这个老东西鱼目混珠了。”

    “小友所评不假,这的的确确是神骁历来执政者的弊病,也是我们这些世族之恶的根本体现,可这,于藏药阁而言,无有利害。”

    “这个地方已经历经太多权政者与野心家带来的时代的变迁了,在民众之下,我们的耕耘人尽皆知,而在权政之上,藏药阁从来都是只站在国家的立场上。”

    “无论李布施如何对待世族之乱与神骁群众的关系,无论十二门究竟成立于否,这个国家的本质都不会改变。”

    “这天底下怎么可能有对权力不动心的人?又怎么会没有心怀鬼策的狡诈之徒?你说这是以一己之私而废天下之公,老东西我认。”

    “可倘若要因为群众的鞭策与压迫而致使世族在同样的环境与境地中走向末路,那又和千年前的世族之乱有什么不同?”

    “他们并不相信那个书写历史的人,他们只相信创造历史和带动历史的人,无论谁成就上御执或上御出云,这个国家仍旧是神骁。”

    “而藏药阁,仅仅只代表民众,而之所以位列十二门,是因为这是基层的需求,可既然李布施能让十二门承担政见从政,那藏药阁就拥有自主权。”

    对于梁有道而言,或许群众究竟信任上御执还是上御出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十二门的政见代表可以自主选择,从而共同步入一个新时代。

    可建设这一伟业,并不是说一定要带上领导者的头衔才能铸就的,既然有需要,那就必须会有人付出

    而这时,神白须却走近那桌案,伸手拿起音绕梁同阎罗的玉牌,将阎罗握在手中,他转身走向梁且知,俯身,将音绕梁的玉牌系在梁且知的腰间。

    后者抬眉,抬首,近距离看着他,微微皱眉,不明所以。

    “听过一位朋友讲过一个有关道德与良善的故事,说是有那么一个沿街乞讨者,碗里的钱让人抢了,是个哑巴,只能啊啊巴巴的喊。”

    “有那么一个善良的人路见不平,挺身而出去拦下那个抢钱的贼,却不料那人身强力壮,一个不着让人打了,钱没抢回来还让人遭了一顿。”

    “那哑巴支支吾吾的不知道说啥,反正是谢谢的意思,那善良的人忍俊不禁哑巴的单寒,自掏腰包给了些钱,数目不小。”

    “这才转头走了没半条街,街头就有个人告诉他,那抢钱的是跟那乞丐一伙的,哑巴是装的,得知真相大白的那人只是苦笑,摇摇头走了。”

    神白须转身,梁且知抬头,眉头一舒,只是浅浅笑着。

    “我怒斥那一对狼心狗行者的道德败坏,朋友却只是笑着说,你积德,他行恶,两不相犯,我以为啊,放他娘的屁。”

    神白须笑骂道,再回想到那位朋友时,也是摇摇头苦笑。

    “纵观神骁历史,那些身负重担手握重权却自私自利贪得无厌者比比皆有,更有那些自视清高自命不凡者种种皆是,彼此尔虞我诈陈仓暗度,在风云的不可见之间蝇营狗苟愚弄世人。”

    “明明就是他的恶人尽皆知,为何没有人大义凛然挺身而出?明明他的善被人欺辱,却为何是他摇头苦笑捶足顿胸?”

    “你积德,他行恶,两不相犯?不觉得很可笑吗?”

    “倘若你们神骁历史上所有那些面对压迫与剥削,在暴权之下苟且,在黑暗中颤抖中的人不奋起反抗,还会有如今的万世太平吗?”

    “倘若世族之乱一把野火当真烧的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