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剑锋难锐,枯心不泽,且拭去寒芒,且听我颂春。(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神白须身上,她也能感受到,感受到那股孤独,感受到那种纵使走过太多人的生命中,也孑然一身的感觉。

    青抬衣一生,剑道之超,百年来一骑绝尘,真正的做到了在无限拔高剑林中的登峰造极,而就是这样的人生,在她看来也没有任何意义。

    她只知道握着手中的剑,从来没有想过这世界的一花一草。

    她眼中的景色,血流成河,仅仅只是争凶斗狠,就像曾经那个时代的纷争一样,一群人的目光永远向上,而忘记自己所在的位置。

    青剑门,这一名门于神骁七百年前设立,位于藏锋山,如今的天君城抬凤城区。

    是传承了五百年的剑道一流,也被誉为“锷首”。

    何解?

    刀与剑之上的柄在神骁古代就被称作,锷,亦刀锷,剑锷。

    在神骁的《百兵谱》中记载有:器锷之,可横可纵,可御可挡。是兵器中能够作为攻击和防御的关键部位。

    同样,一件缺少以锷为搭配的兵器必定会缺斤少两,且在同他人的对决中,暴露弱点。

    而拥有锷首称誉的青剑门乃是七百年前横贯天下的剑道魁首,其门内剑道者无数。

    所谓青虹贯日,指的便是拜入青剑门门下,是对当世剑道一途最大的厚望与赞誉。

    在当时整个东胜神洲,青剑门可谓桃李天下,同时,冠绝一方,其成立七十年共出六位成剑者。

    天道剑三位,魔道剑三位,人道剑一位,其名曰:御上,甲勾,霏渠,糜霓,归铄,听柳六剑。

    而三百年前无敌于世的剑神离玄机便是六剑中甲勾的徒弟,可想而知,这六剑究竟在神骁修剑者中拥有何种地位。

    因为不同的意志,不同的理想,六剑除去听柳之外皆自成一脉,开枝散叶。

    这六剑代表了神骁的剑道一途最高,同时也奠定了今后神骁历史中修剑者的所有追求,在剑道传统上,自八千年前传承至今的脉络全部归由这六人。

    因此青剑门也就成了天下修剑者大道的最高追求。

    随着风云渐起,东胜神洲再度迎来一个新生代,天纵之才的修剑者一个个前仆后继,一峰起后又一峰,也就渐渐出现了能够同青剑门比肩的存在。

    他们心怀傲气,睥睨寰宇,手中长剑如日中天,可通九霄。

    其中,诏武山,散云观,抬道门,囚月,快宗,同青剑门并驾齐驱,六门剑道名门,共称“六龙绕拄”。

    随着这些剑道名门的问世,东胜神洲的武峰格局再度变化,青剑门逐渐在不断的时代更替中被顶替,有更多的名门不断脱颖而出,如此,纷争起。

    “群锋问芒”这一武斗机制成立,在众多大家的推举之下,成为了一个试剑武会,天下修道者皆往,为求证道,为求长生者,皆可一展风姿。

    其中,所求胜负者,生死自负,而如此,或你死我活或试炼切磋不断上演,也随着一位位或多或少的天纵之才的陨落,恩怨已成。

    作为老一辈,青虹贯日这一名的承担者青剑门,在武会中屡战屡败,众门以为,青虹贯日之名理当强者为先。

    如此,为争那青虹贯日之名,群剑共起青剑门。

    武会的举行空前盛世,问剑者不计其数,而剑陨者,更是应接不暇。

    随着不断地被挑战,随着恩怨不断的你争我抢,剪不断理还乱,群锋问芒逐渐成为了弱肉强食的决斗场,困兽犹斗,于此上演。

    青虹贯日这一名最终被摘下,青剑门也随着名誉的脱落,与人才的损失而逐渐没落,于此群雄并起的时代被淘汰。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彻底的颠覆了整个群锋问芒武会,乃至整个神骁,甚至整个东胜神洲。

    她斩断了修剑者百年来对登高的执念与对武道一途极端的追求,承载着远超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重量与实力。

    她就是青抬衣,又名,陈拾玉。

    她的出现,令青剑门重新站在了整个东胜神州的最高处,也令整个东胜神洲的剑道一途,硬生生压低。

    在当世,她的名字就是剑道一途的代表,甚至是,剑道一途存在的意义,因为神骁上下九千年,从来没有出过这么一号人物。

    于神骁上下无敌者九千年来多矣,青抬衣同样是其中之一,可她并不像那些不断经过努力与历练最终成就最高峰的人,而是一个生来就碾压众生,碾压天道的气势恢宏者。

    在那个时代,她是所有修剑者心中一堵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墙,是一个永远无法抵达的高度,她力压众生,力压天道,令这茫茫众生皆俯首称臣。

    她成为了群锋问芒中永远无法翻越的一座大山,让整个剑洲陆沉,年仅十八岁就纵横东洲,成为了史无前例的剑道魁首,更是绝对的剑道极致。

    曾经的六剑早已不复存在,而如今只有一剑青虹贯日,如日中天,她的存在让东胜神洲一甲子再无有敢称剑道天才者。

    而青剑门也在她的问世之后崛起,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