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春不闻秋萧,冬不见夏长,一叶扁舟落了岸,心门开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认识这个世界的伟岸,并爱上它。”

    “你心扉闭塞,就是有再巍峨壮观的大好山河又能如何?仅仅只是枯糜于一处废土,在荒芜中颓败。”

    “纵使穷极一生,望眼欲穿,也仅仅只在自我的束缚中挣扎,就像你的出身,它像一个笼子,一个遏制自由的笼子。”

    “可现在你就身处于蓝天之下,你应该张开翅膀,飞向这广阔无垠的蓝天,而不是自囚于这片荒芜的废土上,让心枯萎。”

    “你眼中从无众生,地大物博又如何,千里万里都狭小。”

    说到这里,神白须已是走向门外,他轻轻拍了拍赛娜的肩膀,后者慵懒的醒来,就像做了一个美梦。

    而屋内,在黑暗中的青抬衣,不再是将目光聚焦于那把长剑上,而是看着门外在阳光中的神白须。

    他的影子拉的很长,一直延伸到她的面前,直至他完全消失在眼中,青抬衣才慌忙起身。

    她跌跌撞撞,来到那门前,神白须早已不见踪影,唯有阳光的照拂仍旧在头顶,她才恍惚,才在这一刻感悟。

    原来这个世界是这样宽广,阳光是这样温暖。

    透过那光线,透过她那泪水划过的脸颊,那人的面容与神色无限的在自己心中徘徊,他讲的故事,说过的话,一遍遍回荡,直至撞塌她的心墙。

    一个人可以决定自己爱上谁,却无法决定他会不会爱上自己,而爱上一个人,就像看一处风景,从一开始的惊鸿一瞥,到最后的一往而深。

    而青抬衣,爱此一人而得见众生。

    屋内那黑暗中的寒芒长剑,顷刻间闪烁着神威辉光,其锋刃,再登一楼。

    夜,明月星稀的夜。

    李世卿故世的消息以飞快的速度传遍整个神骁,乃至整个国际,几乎所有的群众与执政层都震惊至极。

    需知这位,是整整压的神骁政治高层断层百年的谋士,这天底下能有什么样的计谋才能让李世卿于此世撒手人寰?

    而今时今日世人对于李世卿的评价,仍旧功大于过,因为在他们看来,前上御执政的暴政,李世卿是首要关键。

    如果说李布施是作为新时代开幕的先驱者,那么李世卿,就是旧时代落幕的终结者。

    这两者一前一后所为神骁带来的贡献功不可没,其影响,更是在今后的神骁不言而喻。

    神骁世族执政层怕李世卿怕的肝胆欲裂,畏畏缩缩近百年,现如今,他与世长辞,或许这代表着政治阶层的变化。

    而在这之中最受益的,莫过于李世卿深居简出的盘龙,他在盘龙故世,就是对上御出云最大的助推。

    如今十二门的动向就是证明,他们之所以在神白须一趟十二门之行后仍旧选择立场中立,又何尝不是看到了神白须是代表李世卿又同李世卿在同一阵线上。

    而现在,神白须是真正的无根浮萍,固然有骁卫的身份,可在神骁群众中,他并不受待见。

    而眼下李世卿的死,也给神骁带来了大清洁的机会,甚至影响了边境之外的南地。

    对于李世卿的死,他们同样噤若寒蝉,甚至选择了退众,一时间,整个国际上外表上看似风平浪静,而在这之下,却是风起云涌。

    此刻的神白须,失眠于这个良夜,秋风嗖嗖,明月星稀。

    他坐在阶梯上,看着远处的湖心,看着湖心上映照的明月,直至更远处的群山,此刻的他,相当平静,平静的自己都不知道这种感觉有多久未曾重逢了。

    嗒嗒————

    夜里,有人赤脚踩着月光,在青木拼接的木板上漫步而来,她的白衣,透过月光,透过这夜的朦胧。

    神白须对于来的人置若罔闻,只是看着那湖面中的明月,久久不能回神。

    而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天早晨中堂纠结论道的青抬衣,她俯身坐在他身旁,顺着他的目光向那湖面而去,两个人于月光下。

    “李世卿的死,和你有关系对吗?”

    她问,而神白须却没有立即回答。

    青抬衣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并不是想知道李世卿之后的布局,而是想知道,神白须觉得李世卿是怎样一个人。

    “他走的时候,很平静,我很难相信一个人居然可以轻易的决定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去留,我以为,自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而在神骁经历这么多事后,我又突然发现,原来一个人的死也可以这么……浪漫?”

    “李世卿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他并不像世人说的那样阴险狡诈,而他们之所以怕他,我以为,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并不光明磊落。”

    对于神白须说的最后一句话,青抬衣深以为然的频频点头。

    她又转头看了一眼神白须,莫名的,这个人越看越觉得,挪不开视线。

    她并不觉得李世卿是的好相处的人,他也有些极端,甚至疯狂,不单单因为他的理念,还有他的行事风格。

    “之前在湖亭画剑方寸时,我摘了你的人花,折了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