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张良:顺坡,下你这头驴!(2/3)
放心。至于背地里,我可以帮你联络一些人,稳固一些人,这些人,或可反秦,或可急用,一切,皆等时机,你又不会被千夫所指,更不会处于内忧外患的被动之中,你看如何?”
嗯?
听到张良的话,项伯又是一喜,“兄长,你之前已经救过我一命了,现在你这是又要救我一命呀!”
说着,项伯深深的弓腰,朝着张良行了个大礼,“兄长对我如此厚意,若以后我真得了封国,我就对兄长以君事之!这封国之内,你说第一,我做第二,至于别人,那都得听咱们的!”
“呵呵,兄弟,你把我张良看成什么人了?”
张良听了,叹笑一声,“机会落在你身上,这都是天意,天意不可违背我说是上悖天意,下逆民心,中不和你我的兄弟之情啊!以后,我只希望你在封国能够稳稳妥妥的,我若想要复国,还需要仰仗你给我一些人马钱粮呢!”
“兄长这是什么话?”
项伯听了,心里更是一喜,“我项伯,愿对天发誓,如兄长有用得着我帮忙复国的那一天,我项伯若是翻脸不认人,我就人神共诛!”
啧啧啧……
他心里一阵乐呵,若是有张良的鼎力相助,自己何愁大事不成?
至少这封国的事情,妥了!
当然,张良的意思,他大约也能听得出来一些,但这并不重要。
相反,他的心里是真的很感激张良能够这么做,因为他这个身份如此特殊,是不可能完全和那些六国的人进行割舍的,如果真的割舍了,也正如张良所说的那一般,他也绝对不会太平。
因为六国的那些人,不会放过一个如此身份,还心甘情愿,心安理得的享受大秦富贵的人的存在的。
既如此,他就需要一条明线,一条暗线。
明线上,他自然是会顺从大秦朝廷的一切安排,帮助大秦朝廷排忧解难。
而至于暗线上,自然是需要和六国的人进行联络,以此,来稳住他们,至少,不要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蓄意破坏。
这个帮助他操控暗线的人,张良,自然是极为合适的!
“兄长,如此的大事,若非你的帮助,我心中也不安的很呀,现在你能如此为我考虑,兄弟心中万分感激!”
项伯忍不住又说了一句,“兄长且请放心,只要有我项伯在一日,哪怕韩国光复不成,我这封国的丞相之位,必然给兄长你留着,让你和你的子孙,世世代代,都能做封国丞相!若是韩国能复国成功,我也势必会鼎力相助,当你把韩国之前被秦国乃至于赵国,魏国楚国所侵蚀的土地全都加倍奉还!”
“有兄弟这句话,我张良,死而无憾也!”
听到项伯的话,张良也是重重点头。
不过,他心里想的更多的仍然是光复自己在韩国的祖宗基业。
没错,他的这一份执念还是非常重的,否则的话就以他的能力在秦末的时候想要找一个更好的差事,放一棵更大的大树,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但最后他还是坚持回到韩国去帮忙主政了……
当然没有下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良的手艺和智谋再为精巧,没有人给他搭台子,他就唱不了这个戏。
现在,项伯愿意给他这样的机会,他心里是实打实的,感到高兴。
“对了……”
张良马上说道,“兄弟,你被朝廷选中的消息现在已经不胫而走,我想或许你的兄弟族人们已经知道了,对此你可有什么打算?”
嗯?
听到张良的话之后,项伯的脸色顿时一变,他忍不住一阵苦涩发笑,“正如兄长所说,想必他们是知道的,但也正如兄长所虑,我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怕他们现在,或许对我已经有什么误解了……”
没错,这个问题张良替项伯想过了,项伯自己也想过了,那就是自己被大秦选中,然后还要为大秦效力的事情,说不定已经被人知道了,被他的兄弟善良或者他的那些侄儿那些族人们知道了。
而他们不知事情的原委,也许在心里已经开始责怪他,甚至是辱骂他了!
这很正常。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大约都是能够猜测得到,接下来大约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虽然朝廷暗中故意散播消息的事情没有告诉项伯,但是不代表项伯会愚蠢到毫无思虑。
只不过,话语权和大局都是在朝廷的手里,他自己一个人就算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面,那也是不可能违背也不可能逆转得了的。
一个人的聪明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谓三个裨将胜过诸葛亮,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大环境让你干什么你不干什么,除非你有真正的对抗大环境的力量,否则的话你还是慎重的好,要不然你就只会自取灭亡!
对于嬴政他们的安排,项伯不能够违背,而只能够想办法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而且,那些反对他或者质疑他,甚至是敌
嗯?
听到张良的话,项伯又是一喜,“兄长,你之前已经救过我一命了,现在你这是又要救我一命呀!”
说着,项伯深深的弓腰,朝着张良行了个大礼,“兄长对我如此厚意,若以后我真得了封国,我就对兄长以君事之!这封国之内,你说第一,我做第二,至于别人,那都得听咱们的!”
“呵呵,兄弟,你把我张良看成什么人了?”
张良听了,叹笑一声,“机会落在你身上,这都是天意,天意不可违背我说是上悖天意,下逆民心,中不和你我的兄弟之情啊!以后,我只希望你在封国能够稳稳妥妥的,我若想要复国,还需要仰仗你给我一些人马钱粮呢!”
“兄长这是什么话?”
项伯听了,心里更是一喜,“我项伯,愿对天发誓,如兄长有用得着我帮忙复国的那一天,我项伯若是翻脸不认人,我就人神共诛!”
啧啧啧……
他心里一阵乐呵,若是有张良的鼎力相助,自己何愁大事不成?
至少这封国的事情,妥了!
当然,张良的意思,他大约也能听得出来一些,但这并不重要。
相反,他的心里是真的很感激张良能够这么做,因为他这个身份如此特殊,是不可能完全和那些六国的人进行割舍的,如果真的割舍了,也正如张良所说的那一般,他也绝对不会太平。
因为六国的那些人,不会放过一个如此身份,还心甘情愿,心安理得的享受大秦富贵的人的存在的。
既如此,他就需要一条明线,一条暗线。
明线上,他自然是会顺从大秦朝廷的一切安排,帮助大秦朝廷排忧解难。
而至于暗线上,自然是需要和六国的人进行联络,以此,来稳住他们,至少,不要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蓄意破坏。
这个帮助他操控暗线的人,张良,自然是极为合适的!
“兄长,如此的大事,若非你的帮助,我心中也不安的很呀,现在你能如此为我考虑,兄弟心中万分感激!”
项伯忍不住又说了一句,“兄长且请放心,只要有我项伯在一日,哪怕韩国光复不成,我这封国的丞相之位,必然给兄长你留着,让你和你的子孙,世世代代,都能做封国丞相!若是韩国能复国成功,我也势必会鼎力相助,当你把韩国之前被秦国乃至于赵国,魏国楚国所侵蚀的土地全都加倍奉还!”
“有兄弟这句话,我张良,死而无憾也!”
听到项伯的话,张良也是重重点头。
不过,他心里想的更多的仍然是光复自己在韩国的祖宗基业。
没错,他的这一份执念还是非常重的,否则的话就以他的能力在秦末的时候想要找一个更好的差事,放一棵更大的大树,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但最后他还是坚持回到韩国去帮忙主政了……
当然没有下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良的手艺和智谋再为精巧,没有人给他搭台子,他就唱不了这个戏。
现在,项伯愿意给他这样的机会,他心里是实打实的,感到高兴。
“对了……”
张良马上说道,“兄弟,你被朝廷选中的消息现在已经不胫而走,我想或许你的兄弟族人们已经知道了,对此你可有什么打算?”
嗯?
听到张良的话之后,项伯的脸色顿时一变,他忍不住一阵苦涩发笑,“正如兄长所说,想必他们是知道的,但也正如兄长所虑,我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怕他们现在,或许对我已经有什么误解了……”
没错,这个问题张良替项伯想过了,项伯自己也想过了,那就是自己被大秦选中,然后还要为大秦效力的事情,说不定已经被人知道了,被他的兄弟善良或者他的那些侄儿那些族人们知道了。
而他们不知事情的原委,也许在心里已经开始责怪他,甚至是辱骂他了!
这很正常。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大约都是能够猜测得到,接下来大约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虽然朝廷暗中故意散播消息的事情没有告诉项伯,但是不代表项伯会愚蠢到毫无思虑。
只不过,话语权和大局都是在朝廷的手里,他自己一个人就算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面,那也是不可能违背也不可能逆转得了的。
一个人的聪明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谓三个裨将胜过诸葛亮,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大环境让你干什么你不干什么,除非你有真正的对抗大环境的力量,否则的话你还是慎重的好,要不然你就只会自取灭亡!
对于嬴政他们的安排,项伯不能够违背,而只能够想办法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而且,那些反对他或者质疑他,甚至是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