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范增?(2/3)
那多少也是有些幻觉了……
“老先生,你也能有一腔的报国热血,这的确是难能可贵啊……”
项梁看着范增,笑着点头。
然后,也不再说什么了。
范增见状,自然也就明白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怎么,这是妥妥的看不起我呗?
不过,范增也是有能力的,更是有准备的。
他在路上,看到景驹他们一帮人急匆匆的,在稍稍试探之后,就猜到了一些眉目,毕竟,项伯被秦朝人启用的事情,早就已经在楚国旧地传开了。
范增当然也能想得到,这肯定是嬴政他的图谋,想要借此,来瓦解六国的。
而看到景驹这帮人的行动,范增一开始还不确定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但,稍稍和景驹试探对话,范增就探知到,景驹是得到了邀请而去的。
那就说明,是项氏的人,可能是接着这个机会,来促使六国的人都能来到这里集会。
自然,项氏这么做,什么光复六国,未必能行,但至少,能让项氏更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想明白了这些之后,范增就表示愿意跟随着景驹一起,来见项梁,并且,他也愿意帮助景驹。
但景驹对范增,虽然是愿意捎带他一程,但更多的搜因为自己身边现在的确是无人可用,他才不得不对稍显得有些刷子的范增抛出橄榄枝。
但……
至于对范增的信心,其实景驹自己压根都没有。
他是因为无人可用才用的范增,一路上,也没对其有过多的了解。
而范增呢……
其实也差不多,他原本想着,靠着自己的智慧智谋,能够扶持到一个明主,然后,成就一番伟业。
毕竟,百里奚那可是他的偶像,要是自己能够超越百里奚,而成为姜尚那样的人,那他可就算是完成人生抱负了!
但……
可惜,范增后来才发现,自己特么的想的也是有点多啊……
因为,这景驹,根本算不上英主!
他只能算个庸才……
没有英主配合自己,范增就多少有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故而……
他现在的想法,是借助景驹,来完成自己能够结交项氏的心愿。
“将军,你可是低估了景驹大人了。”
范增马上说道,“景驹大人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说了,他是因为仰慕项梁大人的威名,这才一定要来的。项伯虽然是你的兄弟,也是项氏子弟,但……他如今,毕竟是受到了秦人的封赏,他在六国那里,又岂能得到完全的信服?如此,也是不利于楚国复国的威信的。
所以,景驹大人,一心想着能光复楚国,而光复楚国,项伯大人的身份,私以为不是最为合适的,唯有将军你,才是更为合适。”
嗯?
嚯?
听到范增的话,项梁瞬间有些意外的看了眼他,眼中尽是欣喜。
卧槽?
这老头,倒是真的让他刮目相看啊!
这老头的这一番说辞,可算是把马屁,拍到了项梁的心坎上了。
没错,你说的一点都没错!
就是因为项伯已经被秦人封官了,他的身份特殊,他能直接被秦人所利用,那就说明他是站在明处的。
这站在明处的人,适合带领六国的人吗?
不适合!
毕竟六国复国是要反秦的事情,那肯定不适合!
所以!
得有个暗处的人在统领群雄才是,而这个人,舍我其谁啊?
“老兄,你说的话,实在是有道理的!”
项梁马上说道,“这在暗处,的确是需要一个人来统领众人,指引众人一起光复六国,这个人,肯定不能太得到秦国人的注目,否则,他也未必有这么多的机会和时间能够做得来这些对六国重要的事情!不过……”
说着,项梁却是话音一转,故意说道,“不过,哎,项梁何德何能?且认为,我还没这个资格和资历……”
没错,虽然范增这些话,让他听着十分的舒服,但,该有的客套,那还是得有的。
毕竟,这可是在古代最长有的操作。
哪怕自己再想要得到,那也得谦虚谦虚,客套客套,或者说,虚伪虚伪。
而且,这也是老传统了。
在上古时期,搞禅让制的时候,就已经流传下来了。
尧舜禹挨个的禅让,都是几次不受,最后让百官和百姓,强行的选择自己这个王者,那自己才是象征着天命所归的。
刘邦登基的时候,就故意搞了一通这个。
三让而不受,最后,“被逼的没办法了”,只好从命。
然后他的孙辈刘备也搞了一次,后来者更是无数。
总之,搞这种大家全都心知肚明的形式,外国人是看不懂,但其中却是蕴藏着一点中式政治的智慧
“老先生,你也能有一腔的报国热血,这的确是难能可贵啊……”
项梁看着范增,笑着点头。
然后,也不再说什么了。
范增见状,自然也就明白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怎么,这是妥妥的看不起我呗?
不过,范增也是有能力的,更是有准备的。
他在路上,看到景驹他们一帮人急匆匆的,在稍稍试探之后,就猜到了一些眉目,毕竟,项伯被秦朝人启用的事情,早就已经在楚国旧地传开了。
范增当然也能想得到,这肯定是嬴政他的图谋,想要借此,来瓦解六国的。
而看到景驹这帮人的行动,范增一开始还不确定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但,稍稍和景驹试探对话,范增就探知到,景驹是得到了邀请而去的。
那就说明,是项氏的人,可能是接着这个机会,来促使六国的人都能来到这里集会。
自然,项氏这么做,什么光复六国,未必能行,但至少,能让项氏更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想明白了这些之后,范增就表示愿意跟随着景驹一起,来见项梁,并且,他也愿意帮助景驹。
但景驹对范增,虽然是愿意捎带他一程,但更多的搜因为自己身边现在的确是无人可用,他才不得不对稍显得有些刷子的范增抛出橄榄枝。
但……
至于对范增的信心,其实景驹自己压根都没有。
他是因为无人可用才用的范增,一路上,也没对其有过多的了解。
而范增呢……
其实也差不多,他原本想着,靠着自己的智慧智谋,能够扶持到一个明主,然后,成就一番伟业。
毕竟,百里奚那可是他的偶像,要是自己能够超越百里奚,而成为姜尚那样的人,那他可就算是完成人生抱负了!
但……
可惜,范增后来才发现,自己特么的想的也是有点多啊……
因为,这景驹,根本算不上英主!
他只能算个庸才……
没有英主配合自己,范增就多少有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故而……
他现在的想法,是借助景驹,来完成自己能够结交项氏的心愿。
“将军,你可是低估了景驹大人了。”
范增马上说道,“景驹大人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说了,他是因为仰慕项梁大人的威名,这才一定要来的。项伯虽然是你的兄弟,也是项氏子弟,但……他如今,毕竟是受到了秦人的封赏,他在六国那里,又岂能得到完全的信服?如此,也是不利于楚国复国的威信的。
所以,景驹大人,一心想着能光复楚国,而光复楚国,项伯大人的身份,私以为不是最为合适的,唯有将军你,才是更为合适。”
嗯?
嚯?
听到范增的话,项梁瞬间有些意外的看了眼他,眼中尽是欣喜。
卧槽?
这老头,倒是真的让他刮目相看啊!
这老头的这一番说辞,可算是把马屁,拍到了项梁的心坎上了。
没错,你说的一点都没错!
就是因为项伯已经被秦人封官了,他的身份特殊,他能直接被秦人所利用,那就说明他是站在明处的。
这站在明处的人,适合带领六国的人吗?
不适合!
毕竟六国复国是要反秦的事情,那肯定不适合!
所以!
得有个暗处的人在统领群雄才是,而这个人,舍我其谁啊?
“老兄,你说的话,实在是有道理的!”
项梁马上说道,“这在暗处,的确是需要一个人来统领众人,指引众人一起光复六国,这个人,肯定不能太得到秦国人的注目,否则,他也未必有这么多的机会和时间能够做得来这些对六国重要的事情!不过……”
说着,项梁却是话音一转,故意说道,“不过,哎,项梁何德何能?且认为,我还没这个资格和资历……”
没错,虽然范增这些话,让他听着十分的舒服,但,该有的客套,那还是得有的。
毕竟,这可是在古代最长有的操作。
哪怕自己再想要得到,那也得谦虚谦虚,客套客套,或者说,虚伪虚伪。
而且,这也是老传统了。
在上古时期,搞禅让制的时候,就已经流传下来了。
尧舜禹挨个的禅让,都是几次不受,最后让百官和百姓,强行的选择自己这个王者,那自己才是象征着天命所归的。
刘邦登基的时候,就故意搞了一通这个。
三让而不受,最后,“被逼的没办法了”,只好从命。
然后他的孙辈刘备也搞了一次,后来者更是无数。
总之,搞这种大家全都心知肚明的形式,外国人是看不懂,但其中却是蕴藏着一点中式政治的智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