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函谷关大逃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夏至三庚数头伏。

    七月十六,已是入伏。

    烈日当空,蝉鸣聒噪,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洛河以西,函谷关以东,黄土之上。

    一群群形形色色的人,形成十里余长的队列,行走在宽敞的道路上,队伍由远及近,逐渐向着函谷关而去。

    这些人当中有朝廷官吏、太监、宫女、手执长戟的郎卫……他们无不神色紧张,大多数人的身上都背负着大量沉重的包袱。

    他们都匆忙行走着,仿佛身后像是有着狼群在追赶他们一样。

    道路两侧,高山林立,树木参天,遮挡住阳光的射线,只留下零星的阳光透过枝叶照耀在地面上,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快看啊,前面就是函谷关了!”

    一个太监兴奋的指着远方的关隘喊道。

    虽然看着近在眼前,可也不是一条直线能够直接过去的,还需绕过两座大山。

    随即他快速朝着中间的一辆六马拉扯的巨大马车跑去,在车架之旁,站着一排手拿兵刃的侍卫,这些人全都身披黑色精甲,目光如电、严阵以待,他们一眼扫过来时,就能看到一种威慑力,让人不寒而栗。

    “启禀太后,函谷关快到了!只要绕过前方这两座大山,明日我们就能抵达函谷关了。”

    董太后坐在车撵中,听闻这句话之后,轻轻地掀起帘子,看了眼前面的两座大山。

    而马车内也探出两个小孩的脑袋,好奇的看着外面逃难的场景,显得十分兴奋。

    从未出过宫的他们完全不知自己是在逃难,只当是做是去游玩。

    “函谷关...”

    董太后喃喃自语,一张看起来不显老且雍容华贵的脸上布满了愁容。

    “辩儿、协儿你们都给哀家牢牢记住!汉室皇权尚存于世间,我汉室子孙不论何时都不能屈贼,你们要学习你父皇哪怕是死也要保护好汉室江山!汉室江山绝不可有失,你们二人记住没有?”

    董太后郑重其事地教育道。

    “嗯~~~嗯~~”

    两个小孩听到董太后的话,连忙使劲点了点头,他们看起来都很兴奋,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对于董太后的话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唉!”

    董太后叹息一声。

    毕竟一个8岁一个3岁,给他们说这些完全就是徒劳,他们也不可能听得懂。

    “皇祖母,我母后呢?我要找我母后!”

    此时刘辩忽然抬起了小脑袋,朝着车撵里的董太后看了过去。

    “你母后身为皇后,自当陪伴你父皇身边,你就别再问了,让哀家清净一会儿。”

    董太后说完神色黯淡了许多,看向车窗外的眼眸之中流露出一抹悲伤。

    当然是为她儿子悲伤。

    何皇后自然被抛弃了,如果何皇后也一起带向长安,肯定会不服刘协当皇帝,而且皇帝都准备战死了,她身为皇后自然是要跟着一起殉葬。

    “我要我母后!我要我母后!”

    刘辩闻言大吵大闹起来。

    “呜哇哇~~~”

    刘协见状也跟着一起哭闹起来。

    “辩儿!不可胡闹!”

    董太后见刘辩还不停止叫喊,脸色微微一变,这些时日也是被刘辩给问烦了,随即她厉声喝斥道:“你母后已经死了,死了!!”

    董太后越说越激动,眼眶中泛起泪花。

    “不!不!!”刘辩听到董太后的话,大叫道:“我要母后!我要见我母后!呜哇哇~~~”

    哭泣声在车驾中响起,哭泣声传遍四处,震耳欲聋。

    董太后也是被吵得不行,心中又急又怒。

    她不停地拍打着自己的胸脯,试图压制住胸口翻滚的气血。

    “给哀家将戒尺拿来!”

    一名车撵外的太监闻言,赶紧前去翻箱倒柜,找出一把用红布蒙着的戒尺递给董太后。

    董太后接过那枚戒尺,狠狠地挥舞起来。

    啪!啪!啪!

    一阵清脆的声音传遍整个车厢,在寂静的车辙声音之中显得格外清晰。

    “我要找我舅舅!呜哇哇!”

    ……

    此时,黄劭、何仪二人的七万人马驻扎在距离函谷关不远的一处山脉内。

    听到斥候禀报,汉室的官吏和刘氏皇族正在他们右边洛河对面的位置,正逃往函谷关的情报后,这二人,此刻也是产生了不同意见。

    因为现在去偷袭的话,他们只需绕过一座大山,抵达洛河以西,就可活捉刘氏皇族及汉室朝臣,不过动军也有可能会被函谷关内的人发现。

    “军师曾言之战争之道千变万化,兵法最重变化,我等乃军师之手,服从是必要的,但人在战场不能墨守陈规,军师处于几百里之外,难免对战场变化有所忽略,我何仪既然身为主将自然拥有独立的决断,当以全胜为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