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三省七部制之农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由于出现特殊情况,殿试的最后一项也没有继续进行,草草结束之后,众臣开始陆续离去。

    而秦末则赶紧吩咐内侍,去将内阁的主要几名首辅大臣,还有才成立不久的农部尚书崔寔及祢衡,单独留住并将其请到养心殿。

    养心殿内。

    秦末正满怀期待的等待着。

    一炷香之后,祢衡和几位首辅大臣进殿内。

    “臣等拜见大王!”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

    秦末起身快步走下席位,迎接了过去,拉着祢衡的手急切地询问道:“正平,快告诉孤,美洲的那些农作物你带回来了没有?”

    闻言,祢衡眼中闪过一丝肉痛与懊恼。

    秦末见状,顿时心中一紧。

    这些农作物可关乎到天下百姓能不能吃饱饭的问题,若这次没有带回来,再派人去美洲走一趟,可能又要过两三个年头才能带回来。

    时至今日,秦末由青年蜕变成了一个中年,已经快要年满三十二岁了。

    年复一年,他可等不了这么长时间。

    秦国境内四州大多数百姓,之所以目前能吃得上饭,全靠秦末早年谋划的商业计划掠夺着其他州的粮食。若不能尽快解决天下百姓温饱的问题,秦末又怎敢对外发动战争呢。

    “此事言之坎坷,能否容衡为大王细细禀报。”祢衡表情有些犹豫,神色略带凝重。

    见状,秦末心里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他看出来此事定与祢衡脱不了干系,于是摆了摆手,说道:“言,孤恕你无罪!”

    闻言,祢衡松了一口气,开始缓缓解释道:

    “起初,这些高产农作物在我等返程归来之时,每种品类都装带有近千余石,由于这些农作物不易存储,加之归来之时路途遥迢,所以在返程的途中,就已经坏掉一大半。

    于是,衡为了能够更快的将这些粮食物种带回秦国,选择去往罗马时发现的一条捷径,而误入贵霜与安息的交战区域。

    当时贵霜大军中的一名行政官,并未想要与我等使团为难,于是衡便想着留宿一晚与其交好,以便发展秦国与贵霜的贸易。

    可罗马使者马库斯却在宴席上与其攀比,更是酒后不慎向这名行政官暴露罗马皇帝向大王所赠送的珍贵礼品清单。

    于是这行政官起了歹心。

    第二日,在我等使团离开之时,突然派大军对我等使团发难。

    而高将军与马将军,深知这些高产农作物于我秦国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拼死护着衡杀出一条血路,让衡驾车带着这些农作物先行撤退。

    大王!衡不是为了求活命。

    只是,当时贵霜大军在衡的身后追得太急,所以衡只得下令放弃剩余马车内的粮种,转而在每样粮种里面取得一些带上,所以,衡这次共带回来的粮食农作物,不足一石。”

    “还请大王责罚衡!!”

    说罢,祢衡堂堂一个七尺男儿竟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起来,可想而知,历经千辛万苦寻来的粮种,只有放弃才能活着回来,是多么的绝望。

    他恨自己当初为何要走捷径,穿过贵霜与安息的交战区。如果当时不走这条捷径,或许就能把所有的东西全都安然无恙地带回来。

    听完祢衡的话语,秦末心中怒火横生。

    他气的不是祢衡放弃马车内的粮种。

    如果祢衡当时不下令选择放弃,只能被贵霜军队追上而被斩草除根。

    自然也就不能将这些消息带回秦国来。

    不足一石,也有近百斤的粮种。

    对于秦末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知道红薯、玉米、土豆这些高产作物是不挑季节和区域的,只要交给农部精心培育,要不了三年时间,就能有几万石的粮种。

    在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后。

    秦末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压制住了,脸上依旧不显喜怒,并扶起祢衡,拍了拍肩膀以示宽慰道:“正平啊,你不必自责难过,此事孤心中已有计较。你能平安归来,孤的心里其实非常高兴,而且你能将粮种每样都带回来一些,对于我们整个秦国来说,都称得上是大功一件。只要将这些粮种交给农部,孤相信,他们会尽快将农作物的种子大量培育出来,三年之后,孤便能在秦国境内全面推广下去。”

    祢衡有些错愕:“大王,我秦国不是实行的三省六部制,什么时候又多出来一个农部?”

    他在前往罗马时,秦国才刚开始准备开国,对于秦国实行三省六部制,他还是有一定了解,但是多出来的这个农部,他就不知道了。

    而且当时秦末还给他画了饼,只要他把粮种带回来,就让他自己选一个部,出任侍郎之职。

    不过听名字,他就知道与农业有关。

    秦末笑着看向一旁站着的崔寔道:

    “崔爱卿,你与正平解释解释,咱们秦国的农部都会些什么。”

    闻言,一把年纪的崔寔也是明白过来,为何大王会派人把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