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泰山封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虚县事闭。

    秦末一行人再次出发前往泰山郡。

    封禅是古代统治者祭告天地的一种仪式。

    所谓“封”,是指筑土坛祭天。

    所谓“禅”,是指祭地,即在泰山下小山的平地上祭地;古代祭祀中,最隆重的莫过于天地之祭,在天地之祭中,最庄重的莫过于封禅,而封禅最高规格,莫过于泰山封禅,封禅是古代帝王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一般开国皇帝或是有极大功绩的君主都是要去泰山祭拜天地的。

    而封禅,也是古已有之的礼仪。

    此刻,泰山从山顶到山脚下一片热火朝天。

    秦末既然决定要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

    索性他就往大了操办,直接停掉了邺都的修建工作,共往泰山调用了五千工匠,五万民夫,只见密密麻麻的工匠和民夫,正在为泰山山顶的建筑做着最后的完工和修葺工作。

    而在祭台下方的不远处,则是一座具有现代风格并且很是宽阔的水泥广场。

    广场内筑有一座太平神殿。

    这是秦国为太平道教所设立的庙宇。

    里面供奉着太平道教所认可的神灵雕像,而雷祖居于正中,并且是按照秦末样貌所塑造的。

    这次所举行的封禅活动,将受命于天的泰山封禅改造成政教合一的受命就职典礼,其泰山大观峰岩壁上,就雕刻着秦末的演说词。

    朕临帝位,已有一载,顾惟不德,懵于至道,任夫难任,安夫难安,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心之浩荡,若涉于大川。

    赖上帝垂休,先后储庆,宰衡蔗尹,交修皇极,四海会同,五典敷畅,岁云嘉熟,人用大和。百辟佥谋,唱余封禅。

    谓孝莫大于严父,谓礼莫尊于告天,天符既至,人望既积,固请不已,固辞不获。

    肆余与夫二三臣,稽虞典,绎汉制,张皇六师,震叠九宇,旌旗有列,士马无哗,肃肃邕邕,翼翼溶溶,以至于岱宗,顺也。

    ……

    这次封禅仪式,秦末不仅邀请了上次参加论神大典的那些教派代表,更是邀请了天下所有的诸侯势力,至于对方来不来,他压根就不在意。

    这次他举行封禅目标很明确:

    就是要让整个天下再次归为一统。

    ......

    封禅大典定在(190年)一月一日。

    这一日,清晨,阳光普照大地。泰山封禅大典,就举办在泰山顶部的那处广场祭台之上。

    今天,泰山山脚人头攒动。

    无数河北的百姓渡黄河而来,纷纷聚集在泰山山脚下,为秦末的封禅大典献上自己的祝福。

    封禅广场。

    山顶云缭雾绕,缥缥缈缈。

    远处尚有金石丝竹之声传来,仿佛有山神在歌颂着封禅的庄严神圣。

    此刻,秦国的部分大臣,包括田丰、沮授、孔融等,还有中原各世家代表,各方诸侯派来的使者,天下教派的领袖等等,也都全部到场。

    八个月时间,泰山顶上的建筑群已修筑完成,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在泰山顶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无不彰显秦国的强大。

    士农工商,四大阶级。

    一向不被士族重视的工匠,所展现的实力,再次刷新他们的认知,秦国重商重工,为秦国所带来的不仅是强大,还有一种无形的威慑力。

    “这次封禅大典结束,秦国恐怕就离天下统一不远了啊,距离黄巾起义也才过近五年!”

    “看来秦国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了。”

    ……

    众人议论纷纷,看着广场周围那些穿着崭新盔甲,手执长枪的精壮男子,都忍不住感叹,秦国的军队,比起当初,强得太多太多了。

    临近正午时分。

    封禅广场,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锣鼓之声。

    “陛下驾到!”

    一名内侍尖锐的嗓音喊道。

    随着内侍的声音响起,封禅广场上瞬间静谧下来,所有人的眼眸,齐齐看向广场尽头。

    秦末缓步走向了封禅广场。

    只见他身着一件玄黄色的龙纹长袍,头戴十二旒冕冠,腰间悬挂着一把青铜宝剑,脚踏黑底白边云纹靴,浑身透露出一股睥睨天下的气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封禅广场上,所有人齐齐跪地叩首。

    秦国礼法在孔融的改制下,见帝王必须实行跪拜之礼,出于礼节的约束,就算诸侯派来的使者不想跪秦末,但也不能违背秦国礼法,否则就是蔑视帝王的威仪,藐视秦国礼法。

    秦末走到祭台上站定,看着下方一排排黑漆漆的人头,微笑点了点头。

    “众卿平身!”

    众人听到他这句话,纷纷起身。

    “今日,乃是朕的封禅大典,而朕登临帝位已有一载,所做之功绩,皆是天下共睹。今日朕在泰山祭天封禅,为天下苍生所祈祷,愿天下苍生能够永享太平盛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