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威震淮南(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军战力至少已是十去七八,仅剩那两三成战力,就算他想赌也赌不出花样来了。

    三将之中,甘宁最为敢说,听袍泽把恭维的话都说了,他就大大咧咧开始展望幻想:

    诸葛瑾也在濡须、春谷两次击败刘勋。

    你们难道忘了,我军此前为征南将军定下的全局计划,是要‘灭袁术之水军、存袁术之陆军’,让他意识到已经无法顺流图取江淮,而只能北上与曹操争胜了么?

    我军新占芜湖以及祖郎六县未久,又缴获那么多军粮、战船、俘虏,扩张已经够快了,再在这时候贪图庐江,只会内患越积越多,士卒也疲惫不堪。”

    关羽更是从诸葛瑾的计划中,看到了立刻回去找大哥的希望,他连忙追问:“先生,那我可能尽快回广陵么?”

    这些水贼只是纪律不行,但好勇斗狠和武艺还是不错的。兴霸,你要好好操练整顿,把这些战果慢慢啃掉,变成我军的可战之兵。

    我没说将来不打庐江,但必须等袁术的主力先和曹操消耗得差不多,真正空虚、曹操也更需要我们的时候、不得不给我们更高官显爵优厚条件的时候,我们再出手,不比现在就猛打猛冲划算?”

    无论过程怎么打,地盘分赃差距是不大的,但有生力量的损失差距却会很大。

    太史慈:“中郎妙计神算,威震淮南!慈只求将来多听中郎教诲,助立功勋!”

    而眼前这些人级别太低,所以没必要太早告知远期战略。现在第一阶段战略目标实现了,即将展开下一阶段,诸葛瑾才临时跟他们统一思想。

    关羽则是完全不敢居功:“先生所想的瓷土泥浆灭火、铁锥跳板钉杀敌舰,一盾一矛,皆大显神威,今日之胜,此二者才是首功!”

    他已经比诸葛亮还“超期服役”了两个多月了。

    一番话高屋建瓴,顿时说得众将心服口服,连甘宁都不贪功了。

    所以抗伤害的阶段不能急着上,要等抢人头的时候再上。

    面对这种骄傲冒进,诸葛瑾当然要恰到好处泼点冷水,防止他们过热。

    “既然不能立刻攻打庐江,那我们可有办法在后续短暂停战期间,继续从袁术被人围攻中捞取好处呢?而且,就算我们想到此为止,刘勋和袁术也未必能领会到吧?

    诸葛瑾知道他急,也没拦着,只是建议性地说:

    袁术所据扬州二郡、豫州四郡、徐州荆州各数县,原本皆富庶之地,人口稠密,灵帝光和年间,光是豫州部分便有五百万人口,如今虽屡次战乱调令,还丢了颍川,大约还剩不到三百万。但加上袁术的扬州部分和荆州徐州数县,其治下总人口,依然在四五百万之间。

    ……

    只是袁术四面树敌,没法把主要力量都拉过来对付刘备,只能是用偏师进攻。袁术也知道要是把主力不顾一切拉过来,那他老巢早就被曹操长驱直入了。

    否则你孤身回去,或者只带少许心腹部曲,哪怕回到了广陵,也扛不起水战的重担。”

    确实,把袁术的水军打掉后,还继续上赶着打陆军,那不是吃力不讨好吗!朝廷还不念你的功劳不给你升官呢。

    不如引导敌人和敌人先狗咬狗,互相消耗一波有生力量。

    郭嘉、荀彧用了那么多“驱虎吞狼”、“二虎竞食”的诡计,不就是想让刘备负责抗伤害、耗损失?要是真莽上去,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白白撞到郭嘉荀彧的诡计上了。

    豫章郡江面,未来就由甘宁负责巡视截杀,丹阳郡江面,就交给太史慈。而广陵郡的淮河、长江防务,等关羽回去后,刘备自然会分配,轮不到诸葛瑾越俎代庖。

    不过接受了这个设定后,甘宁还是想在有限的范围内多捞一点,不由追问道:

    云长回到广陵后,要做的事情也是一样的。要把那些在这儿练出水战才能的部队,拿去淮河上断袁术的粮道、接应顺淮河东下的流民。把这一切都做好,不用太久,袁术就彻底看清了。”

    随着濡须口-春谷两场水战大战,袁术军皆惨败,庐江郡境内一些消息灵通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袁术不长久,开始计划逃离袁术的控制,逃亡江南了。这些人将是第一批弃暗投明的。

    所以,淮河、长江两线,歼灭的袁术有生力量,还不到两万。跟袁术目前的总兵力相比,也就是灭了一成而已。

    “经此一战,刘勋必不敢正视江南矣——哦不,应该说是袁术都不敢正视江南了!他的水军大半被灭,只能靠陆军厮杀,还拿什么顺流而下?哈哈,真是大快人心。”

    如今袁术刚刚称帝,必然遭到天下讨伐,但其根基毕竟尚未受损,我们若攻打庐江,他起码能抽出数万陆军增援,我军便成了帮曹操吸引敌人,帮曹操鏖战袁术的有生力量了。

    而且别看刘备军在盱眙打赢了纪灵部两场小胜(诸葛瑾现在还没接到这份捷报,因为两边几乎是同时开战,传递信息需要时间。刘备那边也还不知道这边的春谷-濡须大捷。)

    而对于这一点,诸葛瑾又重点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