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元修西迁(4/5)
,但终究会失去主动权,当然,这是后话,身在局中,谁又能看到清楚明白呢?
元修对贺拔胜的态度很失望,对着独孤信说:“他是朕一手栽培的,现在竟然见死不救。”“陛下,微臣亲自去请贺拔胜出兵吧。”孤独信自告奋勇,领命而去。不仅仅是贺拔胜,侯渊、樊子鹄二位也不是元修能指挥得动的,都在观望中。
一方面,宇文泰的兵马还在路上;另一方面,贺拔胜之流又见死不救。元修只能靠自己,不过,他还是低估了高欢的战斗能力和统战能力。
前线传来消息,元暹被韩贤打败,长孙子彦被斛律金击退,贾显智跟他哥贾显度一个风格,最擅长见风使舵,看窦泰兵力雄厚,而且自己又曾经是高欢的好友,阵前反戈一击,导致元修派出的大都督侯几绍战死,滑台失守。
“呵,都不可靠,只要和高欢沾过边的人都不可靠!”元修算是看透了人心,他决定自己亲自动手,7月9日,元修在河桥(洛阳市孟津区)一带聚集了10万人马,等着高欢来一决雌雄。
斛斯椿看到了战机,他对元修说:“现在高欢远道而来立足未稳,微臣请求用两千精兵夜袭高欢,必定能大获成功。”“关键时刻,还是得看椿哥哇。”元修表示赞同。
一旁的黄门侍郎杨宽咳嗽了两声,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杨宽低声在元修耳边说道:“关键时刻切莫把兵权交给他人,如果斛斯椿成功偷袭高欢,微臣恐怕消灭了一个高欢,又诞生一个高欢呀,陛下,斛斯椿的智谋可不在高欢之下哦。”
元修的脸色逐渐变得铁青,他是真被手下人坑惨了,都不知道该相信谁。杨宽这样一说,他还真后怕起来,于是婉拒了斛斯椿:“椿哥,你还是回虎牢关吧,朕想亲自会会高欢。”
这话晴天霹雳一般扎进斛斯椿的心头,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一心一意为皇帝谋划,到头来皇帝居然怀疑自己:“哎,可惜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难道是老天不庇佑大魏朝么?”说完就垂头丧气朝着虎牢关走去。
杨宽是什么人呢?出身弘农杨氏的大贵族。他和杨愔一样,是少数几个逃过尔朱兆大屠杀的家族成员之一。两千骑兵相比10万大军根本不算啥,而杨宽居然说这叫重兵,难道斛斯椿还能凭借着两千人就颠覆大魏?
元修也确实神经过敏了,常年累月在权力斗争中生活,他看谁都像乱臣贼子。赶跑了斛斯椿,那杨宽能有什么妙计么?没有。这家伙除了耍嘴皮子,别的啥也不会,反而还没什么节操,受时人鄙视。
这事很快传到了长安,宇文泰得知后对赵贵感叹道:“高欢几天内急行军九百里,已经疲惫不堪了,当今皇上御驾亲征,却不主动出击渡河决战,反而沿河据守,真是可惜。而且黄河万里,怎么守得住?高欢只要突破一个点,皇帝的十万大军就没有丝毫作用。”
赵贵答道:“大都督,皇帝必败,咱们还是继续准备迎接工作吧。”宇文泰派出了赵贵、梁御为第二波迎接部队,各自带一千人向东奔去。
高欢的大军近在咫尺,而元修的10万大军却无所作为,很多人产生了大胆的想法,比如田怙。尔朱荣被杀后,田怙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想杀回去,那是因为他知道元子攸实力不济必败无疑。
这一次,田怙也不看好皇帝,他觉得元修必败无疑,一看贾显智投靠高欢了,他也心痒痒,暗中联络高欢表示爱意。不过保密工作没做好,情书被元修拦截下。捉奸在床,元修很生气,直接把田怙给砍了。
田怙叛逃事件成了魏军逃跑的导火索,元修砸锅卖铁招募的10万大军一夜之间跑了一半。所以,抛开忠诚谈数量,没有任何意义。怪不得元修亲征河桥却无所作为,不是不想,而是他不能也不敢,对这些士兵根本没有信心。
7月26日,在猛男高昂的冲锋下,高欢带着大军强行渡河。
4.西游历险
事已至此,再要面子只有死路一条,只能跑路了,天下之大,往哪里跑呢?元修主持召开紧急会议。有的人建议去投靠贺拔胜,有的人建议死扛到底,还有的人建议去南梁。
王思政还是那个观点,表示要去投靠宇文泰;裴侠发表了不同意见:“宇文泰那么急切地邀请陛下,不一定是好事,我怕陛下刚出虎穴又入狼窝!这无异于避汤入火呀!”裴侠出身河东裴氏,为官清廉,有风骨。
“那你说应该咋办?”王思政和裴侠是好朋友。
“不走,那么肯定被高欢消灭;去依附宇文泰,将来肯定不好过。相比之下,高欢的威胁是燃眉之急,还是去关中吧,先避避风头,后面再应对宇文泰的挑战。”裴侠答道。
元修并没有马上拍板,在洛阳自己还能说了算,这去了长安,那就完全寄人篱下,他真的不想当傀儡呀。
正在这时,元斌之气喘吁吁地跑进宫来,大声说道:“高欢来了!”其实高欢还没到洛阳,元斌之因为在虎牢关的指挥权上和斛斯椿产生了分歧,他气不过,干脆就撇下斛斯椿回洛阳了。
不过,没人去追问这些。
“陛下,
元修对贺拔胜的态度很失望,对着独孤信说:“他是朕一手栽培的,现在竟然见死不救。”“陛下,微臣亲自去请贺拔胜出兵吧。”孤独信自告奋勇,领命而去。不仅仅是贺拔胜,侯渊、樊子鹄二位也不是元修能指挥得动的,都在观望中。
一方面,宇文泰的兵马还在路上;另一方面,贺拔胜之流又见死不救。元修只能靠自己,不过,他还是低估了高欢的战斗能力和统战能力。
前线传来消息,元暹被韩贤打败,长孙子彦被斛律金击退,贾显智跟他哥贾显度一个风格,最擅长见风使舵,看窦泰兵力雄厚,而且自己又曾经是高欢的好友,阵前反戈一击,导致元修派出的大都督侯几绍战死,滑台失守。
“呵,都不可靠,只要和高欢沾过边的人都不可靠!”元修算是看透了人心,他决定自己亲自动手,7月9日,元修在河桥(洛阳市孟津区)一带聚集了10万人马,等着高欢来一决雌雄。
斛斯椿看到了战机,他对元修说:“现在高欢远道而来立足未稳,微臣请求用两千精兵夜袭高欢,必定能大获成功。”“关键时刻,还是得看椿哥哇。”元修表示赞同。
一旁的黄门侍郎杨宽咳嗽了两声,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杨宽低声在元修耳边说道:“关键时刻切莫把兵权交给他人,如果斛斯椿成功偷袭高欢,微臣恐怕消灭了一个高欢,又诞生一个高欢呀,陛下,斛斯椿的智谋可不在高欢之下哦。”
元修的脸色逐渐变得铁青,他是真被手下人坑惨了,都不知道该相信谁。杨宽这样一说,他还真后怕起来,于是婉拒了斛斯椿:“椿哥,你还是回虎牢关吧,朕想亲自会会高欢。”
这话晴天霹雳一般扎进斛斯椿的心头,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一心一意为皇帝谋划,到头来皇帝居然怀疑自己:“哎,可惜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难道是老天不庇佑大魏朝么?”说完就垂头丧气朝着虎牢关走去。
杨宽是什么人呢?出身弘农杨氏的大贵族。他和杨愔一样,是少数几个逃过尔朱兆大屠杀的家族成员之一。两千骑兵相比10万大军根本不算啥,而杨宽居然说这叫重兵,难道斛斯椿还能凭借着两千人就颠覆大魏?
元修也确实神经过敏了,常年累月在权力斗争中生活,他看谁都像乱臣贼子。赶跑了斛斯椿,那杨宽能有什么妙计么?没有。这家伙除了耍嘴皮子,别的啥也不会,反而还没什么节操,受时人鄙视。
这事很快传到了长安,宇文泰得知后对赵贵感叹道:“高欢几天内急行军九百里,已经疲惫不堪了,当今皇上御驾亲征,却不主动出击渡河决战,反而沿河据守,真是可惜。而且黄河万里,怎么守得住?高欢只要突破一个点,皇帝的十万大军就没有丝毫作用。”
赵贵答道:“大都督,皇帝必败,咱们还是继续准备迎接工作吧。”宇文泰派出了赵贵、梁御为第二波迎接部队,各自带一千人向东奔去。
高欢的大军近在咫尺,而元修的10万大军却无所作为,很多人产生了大胆的想法,比如田怙。尔朱荣被杀后,田怙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想杀回去,那是因为他知道元子攸实力不济必败无疑。
这一次,田怙也不看好皇帝,他觉得元修必败无疑,一看贾显智投靠高欢了,他也心痒痒,暗中联络高欢表示爱意。不过保密工作没做好,情书被元修拦截下。捉奸在床,元修很生气,直接把田怙给砍了。
田怙叛逃事件成了魏军逃跑的导火索,元修砸锅卖铁招募的10万大军一夜之间跑了一半。所以,抛开忠诚谈数量,没有任何意义。怪不得元修亲征河桥却无所作为,不是不想,而是他不能也不敢,对这些士兵根本没有信心。
7月26日,在猛男高昂的冲锋下,高欢带着大军强行渡河。
4.西游历险
事已至此,再要面子只有死路一条,只能跑路了,天下之大,往哪里跑呢?元修主持召开紧急会议。有的人建议去投靠贺拔胜,有的人建议死扛到底,还有的人建议去南梁。
王思政还是那个观点,表示要去投靠宇文泰;裴侠发表了不同意见:“宇文泰那么急切地邀请陛下,不一定是好事,我怕陛下刚出虎穴又入狼窝!这无异于避汤入火呀!”裴侠出身河东裴氏,为官清廉,有风骨。
“那你说应该咋办?”王思政和裴侠是好朋友。
“不走,那么肯定被高欢消灭;去依附宇文泰,将来肯定不好过。相比之下,高欢的威胁是燃眉之急,还是去关中吧,先避避风头,后面再应对宇文泰的挑战。”裴侠答道。
元修并没有马上拍板,在洛阳自己还能说了算,这去了长安,那就完全寄人篱下,他真的不想当傀儡呀。
正在这时,元斌之气喘吁吁地跑进宫来,大声说道:“高欢来了!”其实高欢还没到洛阳,元斌之因为在虎牢关的指挥权上和斛斯椿产生了分歧,他气不过,干脆就撇下斛斯椿回洛阳了。
不过,没人去追问这些。
“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