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河桥之战(下)(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络去年沙苑之战中东魏的俘虏、降卒,大家组织起来抵抗西魏的败军,搞大关中共荣,重建乐土。

    一时间,长安、咸阳乱成一锅粥。李虎本来是想来当新朝的开国公的,结果遇到了这烂摊子,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有赶紧带上太子元钦、仆射周慧达等渡过渭桥,跑到渭水北岸躲起来。

    整个关中难道就没有血性男儿,没有一个是忠于他宇文泰的马仔?侯莫陈顺大呼:有!侯莫陈顺是侯莫陈崇的哥哥,因为老弟的光芒太耀眼,他一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这一次,他找到了存在感。

    大家都在跑的时候,侯莫陈顺出手了,他手里没兵,但有管理能力。长安城中也有不愿意造反的百姓,他们是从宇文泰和苏绰的经济改革中得到实惠的一批人。看到带头的是侯莫陈顺和苏绰,百姓们都找到了组织。

    侯莫陈顺、苏绰二人带着百姓军队把赵青雀赶回了子城,元钦、李虎这才在渭桥扎下跟来。

    这时候,走到了阌乡(灵宝市阌乡村)的宇文泰才得知老巢有人造反的消息。

    宇文泰急了,他对元宝炬请示:“赵青雀之流,不过是煽动人心的小毛贼而已,大家到这里都很累了,不劳烦大军出动,微臣请求带一千轻骑兵快速进入长安平定叛乱。”

    “丞相万万不可。”陆通赶紧出来劝阻。陆通,字仲明,来自南方吴郡陆氏,这可是顶级豪门,他早在夏州时代就担任宇文泰的帐内都督,算是西魏的元老级人物。

    “噢?仲明,你怎么看?”

    “丞相,人心最重要。关中人心不稳,他们都听说咱们军队大败,所以才被煽动造反。如果您这时候带着轻骑前往关中,那他们就真的以为我们打了败仗,更加坚定了跟着赵青雀一起造反的决心。”

    “有意思,你接着说。”宇文泰完全冷静了下来。

    “我们应该继续带着大军行动,慢慢悠悠地进城,军心民心才能稳定;至于乱贼,自然有丞相的心腹会去剿灭乱贼的。”

    宇文泰恍然大悟:“仲明,你真是分析得太透彻了,哈哈。”说罢,他带着大军继续朝着关中靠近。陆通说得没错,乱世中有人搞事情,但同时一定有人表忠心,除了侯莫陈顺,还有宇文泰的侄子宇文导。

    华州刺史宇文导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把城防工作交给王罴,带着一千人就杀向了咸阳,动作十分迅捷,于伏德、慕容思庆殒命战场。而此刻,宇文泰一行已经来到了渭桥,和李虎、宇文导等人汇合了。

    “导儿,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家人呀!”宇文泰的话,柔中带刚,刚中带刺,直插李虎的心窝。而这个时候,消失已久的独孤信、念贤等人也出现了,他们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当然,宇文泰也不会拆穿。

    赵贵、怡峰等也来了。作为第一个拥立宇文泰上位的人,赵贵是信得过的,他只不过是被独孤信带偏了而已,宇文泰不会把自己的马仔驱赶到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阵营中去。

    宇文泰归来,群众们热烈欢迎,奔走呼号:“丞相来了,长安有救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长安子城陷落,赵青雀被杀,关中重新恢复往日时光。

    一回到长安,宇文泰就把梁景睿抓出来砍了头,没有任何犹豫,在西魏这种小地方,他必须要赏罚分明来建立稳固的统治,什么大仁大义、宽宏大量,这一套只属于虚伪的刘备,可并不属于我宇文黑獭。

    事实证明,宇文泰还是很有人格魅力的,除了侯莫陈顺、宇文导,华州的王罴和原州的李贤表现都很抢眼。

    赵青雀搞事的时候,华州也人心浮动。王罴也不刻意逃避,他直接下令打开城门,转身对城中将士说:“我奉命镇守冯诩城,已经下定了必死的决心。你们如果有想法,可以来杀我;有人担心守不住,可以出城,我不拦着。“

    看到领导这么霸气,谁好意思走?谁又好敢去砍他?这该死的魅力!大家纷纷表示和王罴同心同德,誓死要做西魏的鬼。

    莫折后炽是平凉城中的大户人家,是莫折念生的远亲,他也想趁机搞复国运动,继续莫折念生的革命事业。不过,他很不幸运,生错了时代,赵青雀的行为只是个别的,关中早就不是“天下大乱”的时局了。

    况且,莫折后炽还遇到了原州的李贤。李贤是平叛专业户,多次平定原州一带的造反派,李贤、李远、李穆兄弟还是宇文泰的铁杆粉丝。李贤联系了泾州的史宁,二人前后夹击,扑灭了莫折后炽的革命理想。

    河桥之战其实是一次政治审核。

    宇文泰看透了独孤信、李虎等人的小心思,拔高了辛威、田弘、厍狄昌、王杰、高琳、元定等非武川系的地位;把贺若敦、柳虬、裴诹等人从独孤信那里要了过来当自己马仔,又提拔了窦炽、王思政、蔡佑、杨忠、韦孝宽、耿令贵、宇文贵、李弼、李穆等,加强了嫡系力量。

    可以说,河桥之战,西魏只是伤及皮毛却捞到了最大的好处。完成了政审,还把触角深入了黄河以东,扎根三荆地区,西魏已经不是春秋时期被晋国压着打的秦国,而是商鞅变法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