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高欢不死(5/5)
乐截取后路,只得撤回。
宇文泰刚到建州,侯莫陈崇战败的消息就传来了。“出师不利,这仗恐怕不好打呀。”独孤信说道。宇文泰答道:“独孤郎所言甚是。”宇文泰摸着胡须,心里开始盘算起来:独孤信的意思好像不怎么情愿出战,这侯莫陈崇这么猛的老将也战败了,看来高洋应该不好对付。
正想着,达奚武急匆匆走进中军大帐,报告了自己在练兵场上偷看到的一切,吞吞吐吐地说:“我还听说,听说敌军们高呼要生擒丞相”。宇文泰感慨道:“看来,高欢并没有死去呀!”西魏出兵几个月了,从秋天到了初冬,天气寒冷而且遇到了连续的雨雪天气,战马已冻死大半,失去了战机。本来就是出来走个过场,为了表明自己是北魏的忠臣,这高洋年少有为,无机可趁,宇文泰只得下令全军撤退。
宇文泰这一撤,高洋趁机派潘乐等人收复了建州、齐子岭等地,此后,平阳(临汾市)以东、洛阳以北,全部回归到北齐版图。
从蒲阪(山西永济市)西渡回到长安后,宇文泰下令去黄河上刨去冰块,防止北齐趁着结冰渡河偷袭。宇文泰为何如此害怕高洋?因为西魏境内发生了重大人事变动。
首先是皇帝元宝炬死了。元宝炬当初也是血性男儿,亲自目睹了孝武帝元修的惨死,自己的爱人已弗氏也被逼自杀,又处处被宇文泰压制,最后只能变成一个庸庸碌碌之辈,直到郁郁而终。元宝炬的死仿佛是一种解脱,宇文泰并没有取而代之。
宇文泰和高洋面临的局势不一样,他确实早就想称帝,不过这六大柱国将军可不是吃素的。就说这独孤信,他好不容易回到长安,这次说什么也不再愿意回到陇右,宇文泰只得将他留下。
元宝炬死后,谥号为文,也就是西魏文皇帝,他的傀儡之位由儿子元钦来继承。元钦是元宝炬和已弗氏爱情的结晶,七岁开始就被宇文泰弄到身边教育,一直受到宇文泰的控制和监视,可以说,元钦身上只有妥协和顺从,看不到父辈元修、元宝炬的半点慷慨激昂之气,谁又能责怪他呢?身不逢时而已。
不久,李虎也病逝了。李虎本身的功绩也不如杨忠、侯莫陈崇、独孤信等其他柱国将军,而且曾经站错队一直被宇文泰排挤,如果是一般人,那死了就湮没无闻了,可谁叫他的孙子是李渊呢,能生好儿子、好孙子也是一种本事。
元宝炬、李虎的相继离世,以及独孤信进入权力中枢,这牵涉都很多人的利益,够宇文泰忙活一阵子了。高洋这边呢?北齐立国之战不战而胜,高洋享誉四海,迎来了高句丽、吐谷浑的多次朝贡。
正当西魏、北齐刀兵相向时,南边的萧纶、萧绎、萧纪三兄弟却打成了一团······
宇文泰刚到建州,侯莫陈崇战败的消息就传来了。“出师不利,这仗恐怕不好打呀。”独孤信说道。宇文泰答道:“独孤郎所言甚是。”宇文泰摸着胡须,心里开始盘算起来:独孤信的意思好像不怎么情愿出战,这侯莫陈崇这么猛的老将也战败了,看来高洋应该不好对付。
正想着,达奚武急匆匆走进中军大帐,报告了自己在练兵场上偷看到的一切,吞吞吐吐地说:“我还听说,听说敌军们高呼要生擒丞相”。宇文泰感慨道:“看来,高欢并没有死去呀!”西魏出兵几个月了,从秋天到了初冬,天气寒冷而且遇到了连续的雨雪天气,战马已冻死大半,失去了战机。本来就是出来走个过场,为了表明自己是北魏的忠臣,这高洋年少有为,无机可趁,宇文泰只得下令全军撤退。
宇文泰这一撤,高洋趁机派潘乐等人收复了建州、齐子岭等地,此后,平阳(临汾市)以东、洛阳以北,全部回归到北齐版图。
从蒲阪(山西永济市)西渡回到长安后,宇文泰下令去黄河上刨去冰块,防止北齐趁着结冰渡河偷袭。宇文泰为何如此害怕高洋?因为西魏境内发生了重大人事变动。
首先是皇帝元宝炬死了。元宝炬当初也是血性男儿,亲自目睹了孝武帝元修的惨死,自己的爱人已弗氏也被逼自杀,又处处被宇文泰压制,最后只能变成一个庸庸碌碌之辈,直到郁郁而终。元宝炬的死仿佛是一种解脱,宇文泰并没有取而代之。
宇文泰和高洋面临的局势不一样,他确实早就想称帝,不过这六大柱国将军可不是吃素的。就说这独孤信,他好不容易回到长安,这次说什么也不再愿意回到陇右,宇文泰只得将他留下。
元宝炬死后,谥号为文,也就是西魏文皇帝,他的傀儡之位由儿子元钦来继承。元钦是元宝炬和已弗氏爱情的结晶,七岁开始就被宇文泰弄到身边教育,一直受到宇文泰的控制和监视,可以说,元钦身上只有妥协和顺从,看不到父辈元修、元宝炬的半点慷慨激昂之气,谁又能责怪他呢?身不逢时而已。
不久,李虎也病逝了。李虎本身的功绩也不如杨忠、侯莫陈崇、独孤信等其他柱国将军,而且曾经站错队一直被宇文泰排挤,如果是一般人,那死了就湮没无闻了,可谁叫他的孙子是李渊呢,能生好儿子、好孙子也是一种本事。
元宝炬、李虎的相继离世,以及独孤信进入权力中枢,这牵涉都很多人的利益,够宇文泰忙活一阵子了。高洋这边呢?北齐立国之战不战而胜,高洋享誉四海,迎来了高句丽、吐谷浑的多次朝贡。
正当西魏、北齐刀兵相向时,南边的萧纶、萧绎、萧纪三兄弟却打成了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