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周陈大战(4/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可他在二话没说就把华皎的使者捉住送去了建康,铁了心要跟着陈顼干;程灵洗也是老油条,先后跟了王僧辩、陈霸先、陈蒨,宦海浮沉多年,经验老到,直接把华皎的使者砍了头。

    既然拉拢中央军将领无望,那摆平一些地方势力总行吧?好歹自己也在江州、湘州一带经营多年,总有一些地方官是愿意跟着自己干的。于是,华皎派曹庆为特使,去劝降武州都督陆子隆,陆子隆不肯听从,华皎带军队去进攻,也没有攻克。统一战线工作搞了半天下来,也就巴州刺史戴僧朔几个小人物归附了华皎。

    华皎为何寸步难行呢?面对这种舆论战,陈顼也不甘落后,他也担心地方官被华皎收买,派出政府军征讨的时候,也颁布诏书赦免了湘州、巴州当地的实力派,表示只要他们坚定不移支持政府,政府一定既往不咎,让他们接着奏乐、接着舞。

    胡萝卜给了,也得给大棒。九月初七,陈顼下令把华皎在建康的家属全部处死,一个不留。

    自己统战工作进展缓慢,周军又迟迟不到,华皎想到了附近的西梁军。西梁虽然地盘不大,但派出万把军队还不是问题的,更何况陈军来势汹汹,唇亡齿寒的道理萧岿还是懂的。当时,西梁的首席智囊蔡大宝已经去世,王操成了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王操简单分析利弊后,萧岿就同意了派军支援华皎。

    于是,萧岿任命华皎为司空,让王操带着两万士兵前往助阵,同时派出殷亮、李广等人参与战斗,对萧岿来说,这一战也是保家卫国。在路上,权景宣带着水军、元定带着陆军和王操遇见了,周梁联军在宇文直的统领下,和华皎军兵合一处,顺流而下。

    当时,在蔡景历的建议下,陈军主将吴明彻做了两手安排,一是让淳于量的五万大军进驻夏口(武汉市武昌区黄鹄山下)大张旗鼓造势,二是自己带几千人前往巴陵(岳阳市)一带吸引敌军主力。蔡景历是什么目的呢?蔡景历是想等徐度、杨文通、黄法慧几人就位后,从陆路奔袭湘州,直接断了华皎的归路。

    “殿下,郢州是天下重镇,取郢州进可南下江州,退可保卫江陵,一定要重兵拿下郢州。”西梁柱国殷亮进言。殷亮是萧岿的好朋友,他一心想要帮萧岿扩大地盘、摆脱北周的控制,当个名副其实的皇帝。田弘不以为然,反对道:“殿下,郢州虽然是战略要地,但城高池深,陈军一定坚守不出,顿兵坚城不是长久之计,不如用小部队攻城诱敌,再派军队攻敌必救。”陆腾、李迁哲也表示支持。

    宇文直为了稳妥起见,听从了二人的意见,一是派陆腾、李迁哲留守江陵;二是派元定带五千步骑兵围攻郢州;三是让华皎、王操、权景宣在白螺州(荆州监利市东南)驻军,率领战舰和吴明彻对峙。宇文直则带领大部队在鲁山(武汉市汉阳区)扎营,坐镇指挥。

    “不好了,徐度等人已偷袭湘州成功,把军士的家属都给杀害了!”曹庆召集忙慌来报告。湘州被陈军拿下后,对于怎么处理华皎士兵的家属,徐度几人发生了争执,杨文通平时比较强横,坚持用暴力解决问题,希望以此来打垮华皎士兵的士气,徐度认为这样太残忍,反而会激发华皎士兵的抵抗决心。最终,杨文通擅自做主,把华皎士兵的家属全部杀死。

    “什么!”华皎大惊失色,自己大本营都丢了,这下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王操比较冷静,他劝说:“已经来不及救助湘州的,当务之急是击败陈军主力,只要陈军主力被打垮,收复湘州不在话下。”“王将军所言甚是。”权景宣也表示同意。殷亮也劝宇文直,事已至此,宇文直只好答应。

    于是,华皎、权景宣、王操三人在巴陵集结全部水军主力,向沌口(武汉市蔡甸区沌口街道附近,沌水入长江口)进发,寻找陈军主力。看战略目标达到后,吴明彻也赶紧率军回撤,和淳于量会合。

    3.沌口雪耻

    双方在沌口相遇,大战在即。沌口,又是沌口,吴明彻想起了当初沌口大败,侯安都、周文育、徐敬成、徐敬成、周铁虎等人被王琳俘虏,只有他吴明彻和沈恪因为留守任务而侥幸逃过一劫,他逃回建康的时候就暗中发誓:“沌口,我一定会回来的!”时隔十年,我吴明彻又回来了!这一次,我一定要用敌人的鲜血来洗刷耻辱,向天下人证明,我吴明彻只能被打倒、无法被击败!

    吴明彻找来淳于量、蔡景历商议,他说:“元定只有五千人,一时半会无法攻下郢州,敌军的主力都在沌口,我的意思是咱们集中军力打败沌口的敌人,郢州之围自然解除。”“嗯嗯,一切听从吴将军命令。”淳于量作为政府军的新成员,他自然无话可说。

    上一次沌口大败,因为周文育和侯安都二人不和睦,这一次淳于量对吴明彻言听计从,反而是华皎和周梁联军貌合神离。吴明彻募集了军中许多小船,让他们去充当诱饵,承受周梁联军的“拍竿”进攻,等对方的“拍竿”耗尽后,淳于量则带着大船用“拍竿”向对方进攻,这就有点田忌赛马的意思。

    拍竿长十几丈,类似于投石机,是一种军用作战装置,置于兵车、战舰上,利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