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治国理政(4/11)
?朕定下心来静思,感到责任就在自己,应该传布恩泽,使百姓广受其惠。丹阳、吴兴、晋陵、建兴、义兴、东海、信义、陈留、江陵等十郡,连同各署今年的田税、禄秩,一概免半,丁租之一半延至来年秋收。”
上天并没有因为陈顼的减免赋税就让他好过,十二月二十九日,皇子陈叔献病故。
581年正月初一,可能是觉得自己活不了多久了,陈顼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人事安排: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淳于量为左光禄大夫;中权将军、护军将军、鄱阳王陈伯山以本号任开府仪同三司;以镇右将军、国子祭酒、新安王陈伯固为扬州刺史;以军师将军、尚书仆射、晋安王陈伯恭为尚书左仆射;以安右将军、丹阳尹徐陵为中书监,兼太子詹事;以吏部尚书袁宪为尚书右仆射;以轻车将军、卫尉卿、宜都王陈叔明为南徐州刺史。
淳于量、徐陵是骨灰级元老,提拔任用没有问题;陈伯山、陈伯固等人是子侄辈,提拔皇族拱卫江山,日常操作。陈郡袁氏袁宪值得一提,他是前吴郡太守袁君正的儿子,先后跟过萧衍、陈霸先、陈蒨、陈顼,从小聪慧好学,受到过大名士周弘正的推崇,为官清廉不避权贵,熟悉典章制度擅长听讼断案,是个难得的实干型人才,现年五十二岁,很受陈顼敬重。
二月初四,在袁宪的建议下,陈顼给司马消难手下田广等各位将军,赐予了相应的爵位,以安抚前来投靠的北周将领。
“陛下,杨坚作乱,挟持周国朝政,现在不知道他怎么样了?他以后必定是我们大陈最大的敌人,微臣以为,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前去长安打探消息,以观其变。”司马消难进言。
“是呀,陛下,前线战事不利,连连失地,我们应该出使长安,以迷惑强敌,或许能有可乘之机。”袁宪也说。
陈顼点点头,就派遣散骑常侍韦鼎、王瑳出使长安。韦鼎是京兆韦氏,名将韦睿的孙子,通晓古今,擅长阴阳八卦和相面之术;王瑳,琅琊王氏,公子哥,典型的富二代,谗上媚下之流。
走之前,徐陵专门找到韦鼎,希望他给带封信给自己老朋友庾信,以表思念之情。“放心吧,徐老,我一定办到!”韦鼎安慰道。
四月二十二日,韦鼎一行来到长安。毕竟隔得远,韦、王二人来到长安才知道,北周已经灭国,杨坚建立了隋朝。在驿站等候诏令的时候,坊间都流传晋王杨广的喜讯,原来是隋朝和西梁结成姻缘的事情。
当时,西梁的使者萧岩正好到长安祝贺杨坚登基称帝,杨坚设宴款待。萧岩是西梁皇帝萧岿的弟弟。
萧岩表示,西梁建国以来,一直奉行对长安的友好外交原则,一直唯北朝马首是瞻,希望隋梁两国能继续这种友好外交关系,保持长久的友谊。萧岩还表示,只要皇帝愿意,西梁会充当南下灭陈的马前卒。这一通马屁拍下来,那叫一个爽,杨坚感受到了万国来朝的感觉。
在征求独孤伽罗的意见后,杨坚表示要和萧岿结成儿女亲家,双方永结为好。杨坚笑着说:“朕次子杨广,虚岁十三,尚未婚配,希望给他在梁国寻一名公主婚配,不知梁国国主可有意愿?”
萧岩大喜过望,激动无比,没想到还有这意外收获,赶紧跪拜:“陛下,我们属国梁国愿意,我国国主正好有一女未出嫁······”萧岩就开始夸赞起这位萧岿的三女儿来。萧美娘,虚岁十五,生得那叫一个美丽动人,知书达礼、聪慧贤惠自不必说,那是西梁地界所有男人的梦中情人,名声在外。
“嗯嗯,朕对此女也有所耳闻,甚好甚好,此女与我儿杨广正是郎才女貌,天赐姻缘。”杨坚心情畅快。
萧岩磕头谢恩,说尽了各种好话,随行的柳庄也是不停称赞杨坚。就这样,杨广和萧美娘的婚事就定了下来,而这个萧美娘就是隋唐演义中那个赫赫有名的萧皇后,她将在以后漫长的人生中被六个帝王占有,她的传奇从此刻开始。
婚事定下来后,杨坚用国宴的礼节款待萧岩一行。喝高了之后,看着萧岩、柳庄那唯命是从的样子,杨坚当即承诺:废除江陵总管这个监督机构,以后的西梁独立行使国家权力。萧岩一行喜极而泣,纷纷磕头表示,一定继续忠心维护杨坚的领导地位,西梁一定誓死追随大隋的步伐。
西梁独立与否其实影响并不大,地盘本来就小,而且经过两代领导人的治理,实际上已经是北周、隋朝的附庸。杨坚此举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但凡你西梁萧岿不听话,灭掉西梁政权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本来是来朝见北周天子的,这下可好,皇帝已经换成了杨坚,怎么搞呢?
王瑳心思活络,对韦鼎说:“反正周国以灭,不如顺势朝见杨坚,既然来了,不能走空嘛。”
“嗯嗯,好,我正好可以观察下杨坚此人。”
“哈哈,对呀,韦老,您可是相术大师,正好派上用场。”王瑳笑道。
韦鼎随即改口说,此行目的就是来祝贺杨坚开国的,杨坚大喜,就接见了南陈使团。一番寒暄后,韦鼎的职业病犯了,开始暗中观察起杨坚来,然后忍不住赞
上天并没有因为陈顼的减免赋税就让他好过,十二月二十九日,皇子陈叔献病故。
581年正月初一,可能是觉得自己活不了多久了,陈顼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人事安排: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淳于量为左光禄大夫;中权将军、护军将军、鄱阳王陈伯山以本号任开府仪同三司;以镇右将军、国子祭酒、新安王陈伯固为扬州刺史;以军师将军、尚书仆射、晋安王陈伯恭为尚书左仆射;以安右将军、丹阳尹徐陵为中书监,兼太子詹事;以吏部尚书袁宪为尚书右仆射;以轻车将军、卫尉卿、宜都王陈叔明为南徐州刺史。
淳于量、徐陵是骨灰级元老,提拔任用没有问题;陈伯山、陈伯固等人是子侄辈,提拔皇族拱卫江山,日常操作。陈郡袁氏袁宪值得一提,他是前吴郡太守袁君正的儿子,先后跟过萧衍、陈霸先、陈蒨、陈顼,从小聪慧好学,受到过大名士周弘正的推崇,为官清廉不避权贵,熟悉典章制度擅长听讼断案,是个难得的实干型人才,现年五十二岁,很受陈顼敬重。
二月初四,在袁宪的建议下,陈顼给司马消难手下田广等各位将军,赐予了相应的爵位,以安抚前来投靠的北周将领。
“陛下,杨坚作乱,挟持周国朝政,现在不知道他怎么样了?他以后必定是我们大陈最大的敌人,微臣以为,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前去长安打探消息,以观其变。”司马消难进言。
“是呀,陛下,前线战事不利,连连失地,我们应该出使长安,以迷惑强敌,或许能有可乘之机。”袁宪也说。
陈顼点点头,就派遣散骑常侍韦鼎、王瑳出使长安。韦鼎是京兆韦氏,名将韦睿的孙子,通晓古今,擅长阴阳八卦和相面之术;王瑳,琅琊王氏,公子哥,典型的富二代,谗上媚下之流。
走之前,徐陵专门找到韦鼎,希望他给带封信给自己老朋友庾信,以表思念之情。“放心吧,徐老,我一定办到!”韦鼎安慰道。
四月二十二日,韦鼎一行来到长安。毕竟隔得远,韦、王二人来到长安才知道,北周已经灭国,杨坚建立了隋朝。在驿站等候诏令的时候,坊间都流传晋王杨广的喜讯,原来是隋朝和西梁结成姻缘的事情。
当时,西梁的使者萧岩正好到长安祝贺杨坚登基称帝,杨坚设宴款待。萧岩是西梁皇帝萧岿的弟弟。
萧岩表示,西梁建国以来,一直奉行对长安的友好外交原则,一直唯北朝马首是瞻,希望隋梁两国能继续这种友好外交关系,保持长久的友谊。萧岩还表示,只要皇帝愿意,西梁会充当南下灭陈的马前卒。这一通马屁拍下来,那叫一个爽,杨坚感受到了万国来朝的感觉。
在征求独孤伽罗的意见后,杨坚表示要和萧岿结成儿女亲家,双方永结为好。杨坚笑着说:“朕次子杨广,虚岁十三,尚未婚配,希望给他在梁国寻一名公主婚配,不知梁国国主可有意愿?”
萧岩大喜过望,激动无比,没想到还有这意外收获,赶紧跪拜:“陛下,我们属国梁国愿意,我国国主正好有一女未出嫁······”萧岩就开始夸赞起这位萧岿的三女儿来。萧美娘,虚岁十五,生得那叫一个美丽动人,知书达礼、聪慧贤惠自不必说,那是西梁地界所有男人的梦中情人,名声在外。
“嗯嗯,朕对此女也有所耳闻,甚好甚好,此女与我儿杨广正是郎才女貌,天赐姻缘。”杨坚心情畅快。
萧岩磕头谢恩,说尽了各种好话,随行的柳庄也是不停称赞杨坚。就这样,杨广和萧美娘的婚事就定了下来,而这个萧美娘就是隋唐演义中那个赫赫有名的萧皇后,她将在以后漫长的人生中被六个帝王占有,她的传奇从此刻开始。
婚事定下来后,杨坚用国宴的礼节款待萧岩一行。喝高了之后,看着萧岩、柳庄那唯命是从的样子,杨坚当即承诺:废除江陵总管这个监督机构,以后的西梁独立行使国家权力。萧岩一行喜极而泣,纷纷磕头表示,一定继续忠心维护杨坚的领导地位,西梁一定誓死追随大隋的步伐。
西梁独立与否其实影响并不大,地盘本来就小,而且经过两代领导人的治理,实际上已经是北周、隋朝的附庸。杨坚此举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但凡你西梁萧岿不听话,灭掉西梁政权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本来是来朝见北周天子的,这下可好,皇帝已经换成了杨坚,怎么搞呢?
王瑳心思活络,对韦鼎说:“反正周国以灭,不如顺势朝见杨坚,既然来了,不能走空嘛。”
“嗯嗯,好,我正好可以观察下杨坚此人。”
“哈哈,对呀,韦老,您可是相术大师,正好派上用场。”王瑳笑道。
韦鼎随即改口说,此行目的就是来祝贺杨坚开国的,杨坚大喜,就接见了南陈使团。一番寒暄后,韦鼎的职业病犯了,开始暗中观察起杨坚来,然后忍不住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