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宗室谋划(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时,气氛压抑而沉重,众人皆沉默不语,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他们似乎都在心中权衡着利弊,思考着即将做出的这个重大决定所带来的种种后果。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显得格外凝重,仿佛被一层厚厚的阴霾所笼罩。

    韩风紧蹙眉头,目光深沉地环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那眼神仿佛在催促着有人率先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寂静,开启这场关乎王朝命运的激烈讨论。然而,众人都在犹豫,谁也不敢轻易开口,生怕自己的一句话会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这短暂的沉默仿佛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终于,韩风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他那低沉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仿佛一记沉闷的惊雷在宽敞的大厅内轰然炸响,久久回荡不息:“诸位!今日咱们有缘相聚在此地,共同商议的这件大事可是关系到咱大韩国祚的千秋万代啊!你们且看看那北方的喻国和南方的梁国,就像两颗恶毒无比的肿瘤一般,死死地扎根于我大韩辽阔的边疆之上。它们不仅肆意侵扰我大韩的无辜百姓,更是搅得我朝纲混乱、社稷动荡不安呐!所以本王下定决心,要在短短五年之内将这两个可恶的敌国彻底消灭掉,重新振兴我大韩往昔的雄风壮志!谢启之大人,不知兵部能否迅速抽调出整整三千万的精锐大军以供调遣呢?还有姜伟大人,户部是否能够顺利征集到足以满足这支庞大军队所需的充足粮草呢?再者就是候岩昌大人啦,吏部有没有精明能干的官员可以在成功拿下这两国之后安抚当地民众,使其心悦诚服归降我大韩呀?”

    听到韩风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后,在座的几位尚书都不禁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只见谢启之与兵部的左、右侍郎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便凑在一起悄悄地商量起来。过了好一会儿,谢启之才缓缓站起身来,他先是恭敬地朝着韩风抱了抱拳,接着深深地弯下腰去,语气诚恳地回答道:“回王爷,倘若能再多给兵部三年的准备时间,那么下官可以向您保证,届时一定会有多达五千万的雄壮之师可供王爷随意调动指挥!”他的声音坚定而自信,目光中透露出对兵部实力的充分信任。他挺直了腰杆,仿佛要用自己的决心和勇气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

    姜伟轻抚下巴那几缕修长的胡须,双眼微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少顷,他缓缓睁开双眸,郑重地开口道:“王爷,户部若想征集大军出征所必需的粮草物资,必须发动全国之力方可达成。不仅如此,还需要对全国各地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度与分配。若要在短短五年时间内圆满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实非易事啊!不过,请王爷放心,微臣等人必定会竭尽全力、不遗余力地去应对此番挑战。”说罢,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眸中流露出坚定不移的光芒,仿佛早已下定决心,哪怕前方道路布满荆棘,也要一往无前地奋勇前行。

    就在此时,侯岩昌也不甘示弱地紧接着表态道:“王爷尽可宽心,吏部一定会精挑细选出精明强干的吏员,提前为战后安抚百姓之事做好充足的筹备工作。”他的话语掷地有声,语气恳切且坚决无比,令人不禁对吏部即将展开的工作满怀憧憬与期望。

    韩风听闻二人所言,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那深邃的目光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赞许之色,缓声道:“二位仁兄所言甚善。然而,此次战事关系到国家之生死存亡,容不得半分闪失与疏漏。北喻国所处之地形复杂险峻,可谓是易守难攻;其军队更是以擅长骑射着称,行动灵活多变,机动性极强。而南方的梁帝国,则拥有数量庞大的兵员以及坚如磐石的城池防御。若想要战胜这两个强敌,咱们必须精心谋划出详尽周全的战略部署才行。”话音未落,韩风的视线再一次徐徐扫过在座众人,似乎正在默默期许能从他们口中听到更多精妙绝伦的计策。

    定远大将军韩武猛然站起身来,双手抱拳,向着上方恭敬地拱手说道:“大哥,依四弟之见,我们不妨率先派遣出精锐部队,对北喻国的边境发动一场奇袭!如此一来,便可将他们的边军主力吸引过来,彻底打乱敌军的战略部署。而后,我方主力部队再从正面发起凌厉攻势,必能一举突破其防线!”他那洪亮且有力的嗓音,犹如洪钟一般响彻整个议事大厅,其中更是充满了无尽的自信与果敢之气。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镇远侯韩文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少顷,他缓缓开口道:“四弟此计虽妙,但切莫忘了北喻国国内其余各路军队皆精于游击战之道。若是我军全力出击之时,他们趁机从后方展开骚扰,恐怕会令我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啊。”他一脸严肃,那深邃的眼神里透露出对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所怀有的极度谨慎以及高度警惕之情。

    坐在一旁的晋王韩恺闻言,嘴角微扬,冷静地说道:“既然如此,不如另派一支偏师深入敌后,专门负责牵制住敌军的后方力量,让他们首尾无法兼顾。这样既能保证我主力军顺利推进,又能防止敌人从背后偷袭。”他这番话虽然简洁明了,但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与精妙的策略。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原本安静的营帐内顿时热闹非凡,大家开始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