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细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另外她们还有其他问题没搞懂呢。

    “侯知青,这入股有规定要投多少钱吗?”

    侯玉茹摇头,“没有,要不要入股,要入多少钱都是全凭自愿的,不管入股多少钱到时候都是按照入股比例进行分红,哪怕只入股五毛钱也是给分红的!”

    听她这么说众人更放心了,石山大队条件不错,除了那几家家里没啥壮劳力,条件差的特困户。

    其他只要是老实肯干的人家,家家户户多了不说大几十块钱的存款肯定是有的,家里壮劳力多的人家小几百块钱也是有的。

    在大队几个干部入股大头的情况下,他们投个几块十几二十块,对他们来说也不会伤筋动骨。

    后面大伙又问了不少其他问题,等大伙问的差不多了沈援朝宣布解散,“好了,这时间也不早了,明天还上工呢,大队会给你们三天的考虑时间,你们可以先回家商量商量,散了吧。”

    社员们回到家之后家家户户都在说关于生产合作社的事。

    有些社员家本以为没啥事,派来参加大会的代表表达能力不大行,说个半天家里人都听的云里雾里的,没了耐心之后家里的当家人没了耐心直接找相熟的人打听去了。

    也有那聪明的,吃过午饭一家子坐一块细聊这事。

    比如村头沈大铁家,他家是石山大队中的人口‘大户’,老老小小聚一块总共十八个人。

    沈老头沈大铁敲了敲烟杆子看向家里成年的儿孙,“关于这合作社入股的事你们怎么看?”

    他家老大琢磨了会,“爹,您之前不总说咱家都不是啥聪明人,援朝哥肯定不会害大家,他家带头入股一百块呢,到时候还要汇报到公社领导那去,要不咱家也跟着投点?”

    沈大铁没说好还是不好,转而看向其他儿孙,“你们怎么看?”

    这一家子是出了名的团结,也是老实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大哥说的没错,援朝叔肯定不会害咱。”

    父母健在平日里负责掌家的是家里两个老的,老两口老实一辈子思想自然也保守,一家子在一块光吃喝就费不少钱。

    对钱这一块看的自然也紧,沈大铁媳妇犹豫道,“这不是说还有啥风险吗?兵子他们四兄弟也陆续到了相看的年纪,这里头就不少花销了。”

    “除了娶孙媳妇要花钱,咱家这房子现在也只是将将够住,他们四个要娶媳妇的话不说重新盖房子,怎么也得扩建几间出来,这也要花不少呢,这万一不成了那钱不就打水漂了?”

    这倒也是个问题,听到这话几人又沉默了,还是孙子辈中的老大沈建兵打破沉默,“爷奶,不是说投多少都行吗?咱家也不投多,投个五块十块的试试也行,万一成了呢?”

    “要是不成咱家这么多人稍微加把劲明年就给挣回来了,错过这茬得等一年呢。”

    沈建兵是沈大铁家学历最高的,虽然只是个初中学历,但在村里也不差了,同时他还是大队巡逻队的,平日里有点啥事大队长都会安排他帮忙。

    这在家里人看来就是沈建兵让大队看重,这是有出息的表现,一家子难得出个出息人,不管他辈分咋样,话语权还是有的。

    沈建兵他爸也是同辈中的老大,自然也是支持大儿子的,“爹娘,兵子说得对,不管成不成的咱先试试,不行咬咬牙就给挣回来了。”

    沈大铁家团结的很,思索了一会沈大铁还是拍板了,“那就这么定了,大队长他们都投那么多,用来养猪也不是干别的,再坏也坏不到哪去,也别五块十块了,咱家直接投二十。”

    大队跟沈大铁一家子差不多情况的那几户,犹豫再三也做出了投点试试水,石山大队条件好也不是说说而已。

    老实肯干的人家长年累月下来,大几十甚至小两三百块钱的存款还是有的,尤其是还没建新房的那些人家。

    当然也有保守行和唱衰的,比如村西边沈二牛家。

    一家子吃饭的时候就开始议论这事了。

    “之前也没听过啥合作社,一个城里来的丫头片子能有啥好主意,咱家就不掺和这事了。”

    当然这一家子也不是全唱衰的,家中不受重视的老二声音极小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大队长他们不是都入股了,大队长他们肯定不会害自己。”

    他这话一出,立马受到了反驳,“你知道个啥?大队长他们家啥条件?咱家啥条件?他们这些当干部的不管入多少,那钱不还是交到他们手上?”

    这家老大媳妇跟着附和,“就是啊,二叔子不是我这当嫂子的说你,咱家啥情况啊,就是一分钱也得掰两半花,这投进去的钱要是出了啥事咱这一家子可怎么活哟?”

    不受重视的老二被数落之后不吭声了,见他不吭声当爹妈的也没停嘴,当大哥和当弟弟的也跟着挤兑了几句。

    这家老二挺想说一声,他可看见过好几次他娘背着他们一家子给他大哥家的老大塞饼干鸡蛋,有那买饼干买鸡蛋的钱省出来也不少了。

    但他啥也没说,等到晚上夫妻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