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那一天,她没了妈妈,却有了爸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中午,姣姣姐发现文竹没有外出的迹象,于是再次登门,邀请文竹和他们一家一起吃团年饭。

    文竹自然是拒绝,这次没找阮心悠当借口,只说自己确实不想去。

    姣姣姐磨破了嘴皮子,文竹也不为所动。

    最后姣姣姐长叹一声,扭头离开了文竹家。

    望着她的背影,文竹反思自己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

    没成想,姣姣姐又一次登门拜访,这次她手上提着两节香肠一条腊鱼

    “看你家里什么都没准备,过年没点咸鱼腊肉不像年,这点东西你收着吧。”

    文竹欣然接受,心里盘算着给对门回点什么礼合适。

    傍晚时分,何杰骑着电瓶车,慢慢悠悠地来了文竹家。

    他提着一大袋子卤味,熟门熟路地放进了厨房的冰箱里。

    “我姐让我拿过来的。”

    文竹揭开袋子看了一眼,牛腱子、猪耳朵、鸡腿、鸡爪、鸡蛋、鸭翅、海带、豆干,荤素搭配,应有尽有,分门别类地装在一个个保鲜袋中。

    “这么多?”文竹很吃惊,“我能吃到明年过年吧?”

    何杰觉得文竹太夸张了,“你看看你家冰箱,半个鸡蛋都没有。不出正月十五你就能吃完了。慢慢吃吧。”

    “好,替我谢谢你姐。”文竹从钱包里拿出200块,递给何杰,“不知道够不够,算我给她孩子包的压岁钱。”

    何杰犹豫着,出发前何慧再三叮嘱不准拿文竹的钱。

    “这个我姐不让收的。”他扭扭捏捏。

    文竹拉住何杰的上衣口袋,将钱单手对折,直接塞了进去。

    何杰道了谢,盯着文竹手上的绷带,顺口关心了两句。

    文竹说没事,伤得不深。

    何杰点点头,眼睛亮了一下,“对了,安城电视台记者昨天采访我了,节目估计就这两天出来。”

    “恭喜你,见义勇为的何大侠。”文竹对此兴致不高,随口敷衍了两句。

    何杰摸了摸头发,“那个,我们加一下微信吧。那个记者说节目出来会同步在公众号上,他会第一时间转发给我。我也转发给你看看。”

    文竹对看本地电视台的新闻没有半分兴趣,但加自己救命恩人的微信这件事,她没法拒绝。

    她点开微信二维码,“你扫我吧。”

    事情顺利得出乎何杰的意外,他眨巴了两下眼睛,立刻拿起手机加上了文竹。

    何杰当着文竹的面,翻着她的朋友圈。

    “这些照片都是你拍的吗?竹子你真厉害。”

    “嗯。”

    何杰继续问,“拍这个挣钱吗?”

    “还可以。”

    “那你觉得我能干吗?”何杰抬起头,一双眼睛写满了单纯与期待。

    半道出家的摄影师如过江之鲫,文竹自己也非科班出身,这是一个入门容易,进阶很难的工作。

    “当然可以。”文竹实话实说,“我也是半路出家。入门没什么讲究,多拍,多看,多学,就行了。”

    “那我是不是要先买个专业的相机?”何杰对此事似乎很上心。

    文竹想了想,认真地告诉他:“暂时没必要。手机一样可以拍出好看的照片,有很多手机拍出来的作品不比相机差,你暂时没必要花这个钱。先拍吧,如果你真的喜欢,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再买也不迟。”

    “那我听你的。”何杰摩拳擦掌,充满了期待。

    何杰走后,文竹将那些卤味每样拣了一些出来,装了一大份给姣姣姐。

    送完卤味,她想起何杰说冰箱里半个鸡蛋也没有,于是走路去了菜场。

    安河镇上有好几个卖菜的地,离她家最近的那个菜场是以前文雄工作的地方。

    她绕路去了稍远的那个农贸市场。

    买完菜出来,她顺便在路口超市买了点仙女棒。

    她买仙女棒不是为了追求节日的氛围,只是难得碰上卖烟花的,觉得囤上一点仙女棒拍照时能派上用场。

    安城城区这几年禁燃禁放管得很严,她在城区半年,几乎没见过卖这些的。

    安河也有紧跟上位者政策的意思,平时也很少见到,但一到春节,大小杂货店便不约而同地卖起了烟花,大张旗鼓地占道经营。

    “文竹!”

    文竹提着买好的东西原路返回,被人迎面拦住。

    是陈英华。

    距离上次见到这位舅妈已经快半年了。

    “舅妈。”她叫了一声,看得是阮以安的面子。

    陈英华盯着她手上的东西,自顾自道:“怎么到这儿来买菜了?走路来的?多远啊。”

    关您什么事呢?文竹腹诽。

    “你这烟花是在你舅舅那边买的吗?”

    文竹外公外婆几十年前就在安河镇上开了第一家门市部,文竹舅舅结婚后,门市部改弦更张,换了招牌和地址,更名为阮氏百货,当家作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