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出路,先斩后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陛下。

    远在京城的陛下连打了几个喷嚏,看着杨尉的来信笑骂一声,“这个老狐狸!”

    太子就在一旁批阅奏折,听闻陛下的话,笑道:“父皇,舅舅来信写了什么?”

    “你自己看吧。”皇帝把手中的信纸递给儿子。

    自从得知太子妃怀孕后,皇帝的心情那是一天比一天好,早朝看到那些讨厌的文官,他都能心平气和的听他们唠叨了。

    赵璟看过信,心中震撼又兴奋,“父皇,天佑我东夏!有了这些钱,百姓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嗯。”皇帝是真的高兴,“你舅舅说,想先拿一些金银回去给西北军发军饷,你如何看?”

    赵璟想到这些年,不管是西北军还是其他各地的军队,一直拿的都是少得可怜的军粮,军饷已经好些年没发了,心头火热起来。

    “父皇,既然有银子了,何不把各军先前的军饷都补上。”赵璟给出了他的意见。

    皇帝听后,捋着胡子,半晌才道:“儿啊,这军饷不好发啊。”

    “孩儿知道父皇担心什么。”赵璟立即提出建议,“父皇只需下圣旨,让各军自己派人去蜀地领取军饷。”

    皇帝听后,细细一想,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这主意不错,朕这就下旨。”

    赵璟趁机又道:“父皇,孩儿今日能否休息半日?”

    皇帝瞪眼,“你想偷懒?”

    压榨儿子的皇帝没有一点自觉,“这些都是你以后当皇帝要干的活,朕提前让你熟悉,你怎么不懂朕的良苦用心呢?”

    赵璟嘴角抽了抽,哭笑不得的想:父皇,您想偷懒就直说啊,孩儿不会笑话您的。

    皇帝数落了太子好一会,良心发现的道:“璟儿确实辛苦了,剩下的半日就回去陪陪太子妃吧。”

    “多谢父皇。”赵璟起身离开御书房。

    皇帝看他走得飞快的步伐,眼中笑意更甚,“璟儿的身体果然越来越好了。”

    伺候的孟公公跟着笑了,“老奴瞧着也是如此。”

    皇帝心情好,把写好的几分圣旨递给孟公公,“悄悄发出去,别让内阁知晓。”

    孟公公微愣,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杨大将军找到宝藏一事,此时还未传回京中,只有陛下得了消息。

    若是让内阁知晓,宝藏还没进国库,陛下便私自给各军发军饷,内阁的几位大人估计又要发飙骂人了。

    地宫内,古月兰和方元善几人找到了一条比较短的密道,就是出口窄小。

    图扬直接提议,“炸开它。”

    “这主意不错。”随风连声赞同。

    方元善经过一番查看了,也点头同意,“可以炸。”

    古月兰仰头看着整座地宫,“炸开的话,不会让地宫二次坍塌吗?”

    “可能性不大,此处出口的山壁很薄,炸开很容易。”方元善如此一说,古月兰也就没有什么担忧了。

    不止北戎有天雷,东夏也是有的,只是制作的手法不同而已。

    图扬收到命令回去问杨尉要天雷,便从石棺下的密道离开。

    杨尉得知孩子们还没出来,皱眉道:“他们还在里面做什么?”

    图扬便把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成,本将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杨尉亲自去找齐王,将古月兰他们需要天雷的事情说了一下。

    齐王听后,低声道:“天雷制作不易,需要等些时日。”

    “没事,咱们且在这山中多待一些日子。”杨尉现在一点都不急着离开。

    大柳山景色宜人,是休假的好地方。

    此时又是万物复出的春天,山中野物也都出来活动了,野菜什么的也发芽了。

    这些日子,他的伙食比在军中还丰盛,还不需要练兵,这小日过的是真惬意。

    当然,如果少了暗中打宝藏主意的那些人,他心情会更好。

    既然暂时没有天雷,古月兰和方元善一行人就先出了地宫,开始抄写书籍。

    齐王得知他们捡漏了两箱书籍,便赶来他们的帐篷查看。

    “你们这是?”

    “抄书。”古月兰回道。

    杨昭英被抓了壮丁,看到齐王便生出了抓壮丁的念头,“齐王叔,没事您也跟着我们一起抄书吧。”

    “本王可没有你们那么悠闲!”念书时没少被罚抄的齐王已经准备开溜了。

    杨昭英一看他要走,立即道:“齐王叔,这些书都是三妹需要的。”

    古月兰也想多个人帮忙,立即可怜兮兮的道:“齐王叔,您就帮帮忙吧。”

    瞧她这般可怜,对抄书深恶痛绝的齐王犹豫了一下,“那个,本王陪你们一起抄吧。”

    抄书的众人顿时松了口气。

    多了一个齐王,他们就能轻松一些了。

    随风看向自家主子,问道:“王爷,随安呢?要不叫他也一起来抄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