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三宣六慰(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定王默默点头:“儿臣懂了,父皇去收拾高杰和刘良佐,对左良玉来说,有敲山震虎的意味。”

    崇祯点头:“这么理解完全没有问题。”

    永王伸着头问道:

    “刚刚父皇说左良玉的精锐都被剿灭在了朱仙镇之战,那他带着二流部队过来,又有什么用?兵法上不是说,兵在精而不在多么?”

    崇祯笑道:

    “他们可能无力野战歼敌,但守城还是可以的。另一个方面,自土木堡之变后,朝中的军权牢牢掌控在文官手中,武将的地位过于低了。

    朕需要左良玉这种大字不识的武将成长起来,即便他桀骜不驯,也要稍微扶持一下。”

    定王若有所思:

    “父皇的意思是,他只要来了开封,无论上不上潼关的战场,也会得到守土之功或者后勤保障的功劳,父皇会借此提拔?”

    崇祯脸上的笑意更浓:

    “的确有这个意思!

    我大明近些年屡获军功的战将,大多是文官出身,他们天然会压制底层出身的武将,甚至会霸占他们的战功。

    因此,朕在某些时候,是要拉些偏架的。

    另外,左良玉手底下有几个不错的副将,朕准备趁着这次的作战,将他们单独拉出来成军。”

    永王问道:“儿臣记得,李成勋、戚继光等将领不就是武将出身吗?”

    崇祯摇头:

    “戚继光虽然是卫所兵出身,也是军功提拔,但他走的是文官集团的路子,最后也没有跻身朝堂,没有形成朝堂势力。只属于文官附属。李成勋亦是如此。”

    他顿了顿,让两个皇子稍作消化,继续道:

    “其他人,诸如孙承宗、杨嗣昌、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袁崇焕都是进士出身。

    只有孙应元、周遇吉、黄得功、唐通是纯武将出身。但是这种情况太少了。”

    定王下意识补充:“黄得功三人还是父皇特地提拔起来的!”

    永王突然明白了:

    “怪不得父皇给了黄得功侯爵!怪不得父皇没有斩杀唐通,而是放他出去做内应,然后趁机立功!”

    崇祯笑着摸他的头,表示赞赏。

    定王略作思索:

    “父皇,若是处置得当,黄得功、唐通、左良玉他们会入朝廷参政么?”

    崇祯点头:

    “会!朕确实准备大致恢复洪武朝的格局。”

    定王郑重道:

    “若是如此,儿臣想领军为大明戍边!”

    崇祯认真的看着他:“你想领多少兵?”

    定王眼中迸发出非凡的神采:“怎么也得……20万吧!要不然镇不住蒙古和辽东的胡虏!”

    崇祯哑然:

    “成祖之后,大明不可能在出现宁王、燕王这般的存在了。若是将来朝廷控制了蒙古和建州,必然是朝廷流官管理北方辖区。

    而且,给你20万人马,对大明嫡长子继承制威胁太大,朕不会同意的。”

    定王闻言一阵失落,他虽然从没想过篡位,也基本没想过取代太子哥哥,但父皇说的实在是太过直白了,掐断了他一切可能中的幻想。

    崇祯又道:

    “不过,有几个地方需要你们镇守!”

    定王闻言眼神又亮:“哪里?沙州或者瓜州么?”

    崇祯摇头:

    “西北也不行,那边的边军战力颇为强悍,也不能由亲王率领。”

    “那是哪里?”

    “三宝太监去过的那些地方,有些曾设置了辖区机构。”

    定王脱口而出:“三宣六慰和南洋的宣慰司?”

    所谓?三宣六慰,?指的是?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六慰指的是?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

    大体范围?除了包括后世境内的部分区域外,还涵盖了后世的缅甸、泰国、老挝。

    乃正统十一年在西南疆域调整设置的管理机构,明廷册封当地土司领主进行自治管理。

    虽然自治权很高,但属于明朝藩属,定义宽泛的话,说是大明领土也可。

    南洋的宣慰司一般是指后世马六甲海峡南侧苏门答腊岛上的旧港宣慰司。

    崇祯微微颔首,一阵怅惘:

    “那里丢了很多年了……待流寇平定、辽东归附,朕便命你们过去就藩,如何?”

    【注意:这里有三宣六慰和旧港宣慰司的地图,两张】旧港三宣六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