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侃一侃那些年的起义(十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重压之下,众人只能屈服,可是李密这话,说到底又有谁能信呢?李密此举已让众人离心离德,瓦岗军内部自此成了一盘散沙。】

    【李密虽还是盟主,但是瓦岗寨的一众英雄豪杰,打从心里已经不再信服他。瓦岗军的人心散了,那他离失败还会远吗?】

    思及往事,曾为瓦岗寨一员的秦叔宝、陈咬金等,眼中有留恋、有痛苦,也有愤怒。

    若非李密,他们瓦岗寨不会有一盘散沙一般。

    李密气量狭小,根本不配为盟主。

    好在,他们后来遇上了良主,方有后来的建功立业,而王伯当、单雄信则就没那么幸运了,在争逐天下之时遗憾落幕。

    他们这些兄弟没能同生共死,一大遗憾也!

    李世民环顾满朝文武,将近一半都出自于瓦岗军啊!

    他感慨万千,当时瓦岗军确实强大,可是一手好牌被李密打了个稀烂。

    瓦岗未能攻破长安,反而成就了他李世民的丰功伟业。

    他得感谢李密,发自内心的感谢李密。

    【而瓦岗军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其内部的离心离德,还有他本人决策的失误,不然,诺大的瓦岗军,曾风光一时的瓦岗军也不会一夕而溃败。】

    【瓦岗的发展壮大,与其首领翟让、李密是分不开的,在壮大的过程中,李密居功至伟,不然翟让也不会把位子让给他。】

    【可当李密掌权之后,他的本性也逐渐暴露出来,他没有容人之心,容不下翟让。可以说,瓦岗军的失利,与李密的掌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该死!翟让握紧拳头,恨恨的骂一句。

    他翟让或许没有李密有能力,但是绝不会作出如李密这种小人行径。

    天幕让翟让看明白了李密这个忘恩负义之徒,也毫不犹豫的处决了他,未来的走向似乎往着另一条道路而去。

    【李密出身将门世家,富有智慧,他曾跟随杨玄感反叛朝廷时,他建议杨玄感不要打坚固的洛阳,直接西进关中,占领长安,而后号令天下。】

    【然而杨玄感刚愎自用,并没有听他,结果兵败如山倒,如今,李密面临了一个与当初极为相似的局面。】

    【可他却做了一个截然相反的决定,也就是这错误决定将瓦岗军拖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洛阳近在咫尺,王世充率精兵据守,很多人都建议李密不要攻打洛阳,而是以主力疾进关中。】

    对于李世民来说,李密也是一个故人!

    故人已逝,他本不该评头论足,可他又实在忍不住想说道说道。

    李密此人,聪明是有的,但真算不上大聪明,身处不同位置,他的心性也随之而变了。

    杨玄感刚愎自用,李密又何尝不是呢?

    不是他李世民看不起李密,实在是李密此人没有什么大局观,着眼于眼前,贪恋权势与名利。

    【李密不听,他不认可别人的建议,在他看来,瓦岗军很多都是群盗出身,又都是山东人,让他们去打长安,怕是积极性不高。】

    【可若要将他们留下,又怕他们割地据守,他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强攻洛阳最为合适。】

    “放他么的屁!”陈咬金忍不住爆粗口,他李密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谁都如他那样,只想着自己。

    秦叔宝等稍显涵养,可他们对于李密也是颇为不满,曾经的瓦岗军多么的风光,可自打他当了盟主,不顾往日恩情杀了翟让时候,瓦岗军就在走下坡了。

    这完全是李密一人的想法,他有提出来与众人商议吗?

    建功立业,推翻暴隋,是他们聚集起来的目的,是他们的理想,他们如何就不愿意了?

    【李密所虑固然有其正确的一面,可是只着眼于此而不顾大局,很显然,李密早已不是当初一无所有的李密了。】

    【他舍不得他现在的地盘,他舍不得他手下的雄兵,这就造就了瓦岗军最大的战略错误。】

    【先打洛阳,于瓦岗军而言,是致命的,为什么呢?先说说瓦岗军所处的地形,他占据的是河南,是四面受敌的地方,而洛阳位于四战之地。】

    【瓦岗军虽然兵力雄厚,可也四面受敌啊!北有窦建德,南有杜伏威,东有徐圆朗、孟海公等,河东还有李渊,这么多的敌对势力,瓦岗军纵是实力雄厚,也很难应付啊!】

    翟让皱了皱眉头,这局面于他们很不利啊!

    他想不通李密为什么要打洛阳?连他都看出来不合适了,李密居然没看出来?还是说权势诱人心,他的心被迷的看不出利害来。

    【李密啊,他是真自我感觉良好,丝毫不觉得这是一个错招。还有么,洛阳其实大大的限制了瓦岗军的能动性。】

    【瓦岗军没有所谓的政权,他是属于流动作战的状态。李密坚持以精兵强攻洛阳,一旦打起来就无法快速的脱离战事。】

    【况且,洛阳城是那么好攻的么?洛阳城城墙坚固,强攻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