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侃一侃那些年的起义(二十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萧朝贵,本姓蒋,广西武宣县人,是蒋万兴之子,因为家境贫寒,被送给了武宣东乡上武兰村的萧玉胜当儿子,因而改姓萧。】

    【萧超贵自幼在养父家长大,有兄弟四人,萧朝贵排行第三,这点与杨秀清有所不同。】

    【后来他便随父母到桂平以开荒烧炭为生。时值冯云山深入桂平一带传教,他便与杨秀清等一起加入了“拜上帝教”。】

    萧朝贵与杨秀清对视一眼,彼此都很意外对方未来的发展。

    啊这~他们烧炭的竟也能出人头地,为世人所知。

    【历史之中,关于萧超贵的记录并不多,只知与杨秀清是姻亲,以及那一句“勇敢刚强,冲锋第一。”】

    【或许,萧朝贵起义之初都是作为前军主将冲锋陷阵,因而很多人都觉得萧朝贵只是一个单纯的猛将。】

    萧朝贵抚摸着下巴,沉思,他是吗?

    【可事实上,萧朝贵是莽夫吗?当然不是,他能坐上太平天国的第三把椅子,是仅仅凭冲锋陷阵就能得来的吗?】

    【不不不,那完全是靠他的真本事,高超的政治手段算计得来的,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取代冯云山。】

    【很显然,他成功了。冯云山坐牢,他与杨秀清搞得那天父天兄这一套成功的把冯云山给挤到了边缘地带。】

    冯云山苦笑,他就是坐了一个牢的当口,回来就大变天了。

    然事已成定局,他为了顾全大局,这二把手不当也罢!

    【在杨秀清和萧朝贵的联合打压下,冯云山的地位越发下降,反观洪秀全,因着与天父元兄认亲的缘故,地位越发稳固。】

    【当然,这也是一步步发展的,最初,他们肯定还是顾及着冯云山的面子的,可当权力更迭完成,他们也就毫不犹豫的把冯云山踢到了杨秀清和萧朝贵后面,就说是上帝的旨意。】

    各朝各代:“……”

    这农民起义好像比以往的还复杂,他们看到了一个个争权夺势、勾心斗角的。

    而某些帝王若有所思,内斗太多,必定长久不了。

    【在度过了冯云山被捕以及本土领导班子的权力更迭,拜上帝教越发蓬勃发展了,成为了远近驰名的大势力。】

    【不说贫苦百姓信奉于他,就连地主、富农也想着靠过来了。在这样的境况下,韦昌辉来了,他想借拜上帝教的势力为自家报仇,因而举家投奔。】

    韦昌辉:“……”

    他家有钱,但是照样被同乡的那些大地主欺辱,甚至后来还故意诬陷,说他们冒充进士,可恨至极。

    他投靠拜上帝会正是为了复仇。

    【韦昌辉,韦昌辉,原本他不叫昌辉,而是叫志正,又名正,广西桂平金田村人,昌辉这个名字是在他起事的时候改的名字,或许想他以后的人生昌荣生辉吧!】

    【韦昌辉,他是监生出身,他的家庭还算富裕,可在他们乡有些人的眼里,他这就是一个小地主,算不了什么,且他们家是外来户,也不是什么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因而一再的受到村里大姓的欺辱。】

    【于是,他的父亲韦元玠一心想让韦昌辉读书考功名,为韦家争一口气,可惜,他与洪秀全一样,两次参加县试,均未考中。】

    洪秀全:“……”

    说韦昌辉呢!提他干啥呢!

    韦昌辉:“……”

    考不中是他的错吗?

    【不得已,韦元玠给韦昌辉捐了一个监生的资格,并在家门悬挂“成均进士”的匾额,却不曾想换来了更大的羞辱。】

    【当地豪绅勾结官差,趁夜把成均两字抹去,就留下“进士”两字,第二天,他们就斥责韦元玠父子冒充进士,大逆不道,把韦元玠捉去团局论罪。】

    【为此,韦家花了三百两银子才脱身,虽如此,可韦家至此也蒙受“冒充进士”的污名,遭到邻里的耻笑。】

    韦昌辉紧握双拳,一想到这些事,他心里的那一团火就不断的燃烧,急欲发泄,至此仇恨的因子在他心里挥之不去。

    【这事也让韦元玠气的够呛,他告诫韦昌辉,一定要牢记此事,在将来的某一天报仇雪恨。】

    【就在这时,拜上帝会对他们伸以援手,韦昌辉一家便顺理成章的加入了,且与萧朝贵接触过密。】

    【后来,萧朝贵以天凶下凡名义,命韦昌辉等人上贵县接洪秀全、冯云山来韦家居住。且这次天兄下凡,还宣布了韦昌辉在天上与他们是同胞。】

    【至此,韦昌辉也进入了拜上帝会的权力核心中。想洪秀全与冯云山是联合创始人,杨秀清和萧朝贵的地位是天父天兄赋予的,那么韦昌辉又是何德何能,能成为上帝的五儿子呢?】

    闻言,韦昌辉抬眸,嗤笑,何德何能?

    他凭借着自然是财力,他散尽家财资助教会,难道还不能获得一个高层地位吗?

    【为什么呢?第一自然是因为韦昌辉家有钱啊!他为拜上帝会注入了无数的资金,此后,拜上帝会利用韦家的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