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发钱,全村看到了希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教村里人挖坑种植葛根、采木耳、培养菌丝、做饭等等。

    许如风三兄弟花了一天的时间,将横亘在新房子与老房子之间的荒地开垦出来,树木砍下,让村长记了数。

    加上砍回来做给木耳做菌棒、建新房子的,一起上报给衙门。

    中树、小树一共砍了百来棵,堆满了房子的小院子。

    衙门过了两日便派了人来核实,加上给茶水钱官差的,一共付出去二十多两银子,可把张婆子心疼坏了。

    不过,想到家里又有了一项新的挣钱门路,她倒也不怕,反而浑身充满干劲。

    许家由于多了三十亩地,除了水田等来年种稻谷之外,其余的,全部都用来种葛根和木耳。

    这么多田地,张婆子想让三个儿子耕完,温小米当然不同意。

    农民是以地为根本,可在这儿古代,粮食太低产,把人工浪费在这儿上面,真的没有必要。

    “他们若不是不帮我挖药材,一天最少能挣一百文钱。可耕地,在村里花钱请人,一天二十文足够了,娘你比比,哪个更划算吧。”

    张婆子一算,哎呀,还是儿媳妇脑子好使,自是听她的了。

    许家的葛根种下后,温小米便宣布,村里人可以挖葛根卖给她了。

    其实前几日,林知秋与牛春花家收来的,加上如海兄弟挖的,一共有两百多斤,把头须留下当种子,其余的全都送到药铺去了。

    葛根可以用头直接种植,也可以扦插,还有撒种子育苗。

    可仓促之间,只能留头须。

    若是让村里人都种上葛根,那就还得收购更多的葛根,才能有更多的种子。

    不过,药铺子老掌柜吃不下这么多葛根。

    据如海说,收购完这一批葛根,他是又喜又忧。

    她拿契约回去,却过了许久都没有消息,他以为凉了。眼下终于有货交,总算打开了合作,以后还会源源不断的供来,才笑逐颜开。

    可葛根太多了他吃不下,产品又太单一,他也不好销给其他药材商或者铺子。

    到底是第一单生意,他硬着头皮收下了,不过,他对前来送货的如海做了暗示,下次要多些品种一起送才好送。

    如海回来一传达,她便明白了。

    可是,她又不能不收购葛根啊,因为,她还答应了全村人种植的。

    那么,只能这样,她自己消化掉一部分了。

    她打算将葛根研制成粉条,再自行寻找销路。

    而要其他药材,这也好办。

    作为一个以养生为主题的农庄的,她不认识些药材、不经常带那些人往大山里挖挖草药陶冶情操,她还能愉快的当老板吗?

    显然不能。

    当下便宣布,大家可以挖药材送到她家来了。

    而且,她还会教大家辨认一些草药,可以一起采了,她帮忙带去卖。

    不过,只能先付葛根的钱,草药的收购价还不知道,得从城里回来,才能算给大家。

    村民们想到挖葛根马上能拿到一笔钱,顿时都兴奋坏了,哪怕免费帮她采草药都值得了,哪里还会有意见?

    于是,这一日,便集体出动,跟着她去了山上。

    温小米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她入了山就如同鱼儿入了海,对所有山宝与精怪的所在地,都了若指掌。

    不过,她只为药材而来,其余都没动。

    这里有许多南方特有的药材,例如艾草、薄荷、桔梗、三七、苍术、白术、百合、肉桂、金刚藤、黄栀等等。

    除此之外,像八角、胡椒、茱萸、香草、土柠檬等能制造成调味料的,她也要。

    对了,还有山果。

    像橄榄、油柑子、山楂这些,只要瞧见,统统都收了。

    大家都被她搞得有点懵,这些东西喂狗都不吃,她怎的都要?不过,没有关系,他们见惯了,也好认,记不住名字并不妨碍他们采。

    反正只要顺手摘了扔背篓、箩筐里就行,箩筐满得快,他们也顶多多挑几回。

    就这么热火朝天的干了一日,傍晚时,所有人都挑着箩筐齐聚在许家,药材、野果子什么的,都堆在前院里。

    温小米把家里的小桌子搬出来,拿出前几天让如海买回来的笔墨纸砚,给他们登记。

    如海去药铺子交货时,按照温小米的嘱咐,要的全是铜板,就是为了方便给大家发钱。

    药铺子自然没那么多,是老掌柜专门是喊药童去银庄换的,也算是很配合温小米了。

    当大家瞧见温小米跟前摆着一小筐铜钱时,眼都绿了。

    想着这里头有自己小小的一份,又都暗自期待。

    从村长家借来一杆二十斤起步的大秤,如海与如林各挑一头,村长亲自帮着看秤。

    “许大贵家,葛根一百二斤,其余药材共三十二斤。”

    村长报了个数,四周人就惊呼了,“哎哟,他家怎的这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