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群禽商议(1/2)
赵成一行人自顾自的离开,但院里其余的人还是没动作,不少人还看着三个管事大爷。
没了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院里人的胆子也变大了,不消片刻,就有人冲在前头,直接坐着发问。
“一大爷,这定量削减肯定是没跑了,咱们怎么办,我家里头这点定量,这几天非饿出毛病不可,您得拿出个办法。”
说话的是中院的冯章,也是轧钢厂第一车间的三级车工,将近40岁,家里除了老娘和媳妇,还有三个孩子,都在上高小,正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时候。
说的话有些夸张,几天里直接饿出毛病不可能,但定量变少了,往后的日子里,家里肯定有人要挨饿,为了家人的肚子,必须往惨了说。
反正吹牛不上税。
院里其他人一看,出头鸟已经有了,有几个人也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在后头帮腔,顺便找机会捡些便宜。
但还没等后面的人跟随着冲锋,易中海就立马站起身,“咚咚咚”敲了三下桌子,打断了下面人询问的意图。
“刚才吴干事说的很明白,大家也都听清了,勒紧裤腰带削减定量是为了支援国家的生产建设,这一点,大家伙都应该没有问题吧!”
下面人默默点头,这种事怎么可能有异议,听说上面几个大领导,在去年就早早的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定量分给别人。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是大环境,没人会抱怨,最多是私底下哀叹几句。
但混在人群里的,不一定都是人,更不用说在95号四合院这里......
“一大爷,道理大家伙都知道,但总不能让我们饿着肚子工作,就算我们能受得了,孩子们也受不了......”
“老冯说的对,饿着肚子上工,出事了更耽误生产~”
“这个矛盾,你作为厂里的八级工,院里的一大爷,总得帮着解决吧!?”
易中海看着下面乌泱泱的人群,眉头紧皱,十分头疼。
解决?
他易中海又不是神仙,而且现在也不提倡封建迷信。
上面大领导都想不出好办法,他怎么能有办法。
又不能变出粮食来......
刘海中在一边看着热闹,阎埠贵根本不管事。
被院里人连恭维带催促的易中海,忍不住扶着额头,揉起太阳穴。
管事大爷不是好当的,有话语权的一大爷更不好当,想要控制院里也没这么简单,又不是旧时代,背景硬的说话就直接管用。
现在就算有关系,能在工作上使绊子,一直强压的话,也架不住人家舍得一身剐。
适当的帮人家出主意,办点事,有好处才是真的,这样才能维护院里和谐。
正是靠着偶尔给人帮忙和好处,大部分时间管教加上暗示,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做法,才能让易中海如鱼得水的建立自己想要的秩序。
毕竟,即便是前清的几个皇帝,也不敢让士兵饿上五六天后,直接上战场打仗,最起码也要给顿饱饭。
要是易中海真的在四合院里搞封建大家长,弄一言堂,早就被举报了,街道办也不是真瞎,偶尔传达政策的时候,会有走访的。
几分钟后,院里人看易中海没有反应,声音也渐渐变小。
院里最有可能给他们想办法的就是易中海,可不能真得罪了。
易中海见众人没了声音,轻叹一声,说道:“政策是不会变得,咱们要想想办法,多弄些粮食,手里有粮,心里才能不慌......”
“柱子,你这些天常下乡,有什么小道消息吗?”
傻柱站起身,高声道:“一大爷,下面的几个村子,连喜宴都是凑合,有个鸡蛋就算荤腥,一桌坐着十个人,分拢共不到三个蛋,是真的困难......”
傻柱说的事情,院里人也知道,毕竟院里不少人,在乡下也是有远亲的。
这下众人更忐忑了,商品粮也是种出来的,就算优先保障,下面的人如果没得吃,还能上交多少......
易中海听完傻柱的话,对着众人说道:“大家伙也知道,现在确实困难,柱子,你下乡多,能不能找机会给下面村民卖一些带回来,积少成多,也是个路子,老太太年纪大了......”
“没问题一大爷,就是......我手头没什么钱”
“我先给你拿10块,有鸡蛋和米面之类的,看着合适就商量商量,要是能买下,就顺路带回来!”
易中海当然不会大方到用自己的钱给院里人谋福利,粮票早就用了,家里就两个人,短时间够吃,而且,去乡下直接买,总比去鸽子市便宜。
院里人此时也反应过来,对着傻柱恳求起来。
“傻柱,帮我买几个鸡蛋,我给钱!”
“傻柱,我孩子正读书,不能饿着,你注意一下有没有白面,红薯也行!”
“傻柱......”
一
没了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院里人的胆子也变大了,不消片刻,就有人冲在前头,直接坐着发问。
“一大爷,这定量削减肯定是没跑了,咱们怎么办,我家里头这点定量,这几天非饿出毛病不可,您得拿出个办法。”
说话的是中院的冯章,也是轧钢厂第一车间的三级车工,将近40岁,家里除了老娘和媳妇,还有三个孩子,都在上高小,正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时候。
说的话有些夸张,几天里直接饿出毛病不可能,但定量变少了,往后的日子里,家里肯定有人要挨饿,为了家人的肚子,必须往惨了说。
反正吹牛不上税。
院里其他人一看,出头鸟已经有了,有几个人也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在后头帮腔,顺便找机会捡些便宜。
但还没等后面的人跟随着冲锋,易中海就立马站起身,“咚咚咚”敲了三下桌子,打断了下面人询问的意图。
“刚才吴干事说的很明白,大家也都听清了,勒紧裤腰带削减定量是为了支援国家的生产建设,这一点,大家伙都应该没有问题吧!”
下面人默默点头,这种事怎么可能有异议,听说上面几个大领导,在去年就早早的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定量分给别人。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是大环境,没人会抱怨,最多是私底下哀叹几句。
但混在人群里的,不一定都是人,更不用说在95号四合院这里......
“一大爷,道理大家伙都知道,但总不能让我们饿着肚子工作,就算我们能受得了,孩子们也受不了......”
“老冯说的对,饿着肚子上工,出事了更耽误生产~”
“这个矛盾,你作为厂里的八级工,院里的一大爷,总得帮着解决吧!?”
易中海看着下面乌泱泱的人群,眉头紧皱,十分头疼。
解决?
他易中海又不是神仙,而且现在也不提倡封建迷信。
上面大领导都想不出好办法,他怎么能有办法。
又不能变出粮食来......
刘海中在一边看着热闹,阎埠贵根本不管事。
被院里人连恭维带催促的易中海,忍不住扶着额头,揉起太阳穴。
管事大爷不是好当的,有话语权的一大爷更不好当,想要控制院里也没这么简单,又不是旧时代,背景硬的说话就直接管用。
现在就算有关系,能在工作上使绊子,一直强压的话,也架不住人家舍得一身剐。
适当的帮人家出主意,办点事,有好处才是真的,这样才能维护院里和谐。
正是靠着偶尔给人帮忙和好处,大部分时间管教加上暗示,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做法,才能让易中海如鱼得水的建立自己想要的秩序。
毕竟,即便是前清的几个皇帝,也不敢让士兵饿上五六天后,直接上战场打仗,最起码也要给顿饱饭。
要是易中海真的在四合院里搞封建大家长,弄一言堂,早就被举报了,街道办也不是真瞎,偶尔传达政策的时候,会有走访的。
几分钟后,院里人看易中海没有反应,声音也渐渐变小。
院里最有可能给他们想办法的就是易中海,可不能真得罪了。
易中海见众人没了声音,轻叹一声,说道:“政策是不会变得,咱们要想想办法,多弄些粮食,手里有粮,心里才能不慌......”
“柱子,你这些天常下乡,有什么小道消息吗?”
傻柱站起身,高声道:“一大爷,下面的几个村子,连喜宴都是凑合,有个鸡蛋就算荤腥,一桌坐着十个人,分拢共不到三个蛋,是真的困难......”
傻柱说的事情,院里人也知道,毕竟院里不少人,在乡下也是有远亲的。
这下众人更忐忑了,商品粮也是种出来的,就算优先保障,下面的人如果没得吃,还能上交多少......
易中海听完傻柱的话,对着众人说道:“大家伙也知道,现在确实困难,柱子,你下乡多,能不能找机会给下面村民卖一些带回来,积少成多,也是个路子,老太太年纪大了......”
“没问题一大爷,就是......我手头没什么钱”
“我先给你拿10块,有鸡蛋和米面之类的,看着合适就商量商量,要是能买下,就顺路带回来!”
易中海当然不会大方到用自己的钱给院里人谋福利,粮票早就用了,家里就两个人,短时间够吃,而且,去乡下直接买,总比去鸽子市便宜。
院里人此时也反应过来,对着傻柱恳求起来。
“傻柱,帮我买几个鸡蛋,我给钱!”
“傻柱,我孩子正读书,不能饿着,你注意一下有没有白面,红薯也行!”
“傻柱......”
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