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09~12)(2/4)
函授费有240元的,也有一百多元的。一般情况下,收费高的,必有收费高的理由,或者说收费高就意味着可靠。花钱是为了实用,否则反而是浪费。既然是投资,就冲收费最高的去。好不容易盼来函授教材,启封一看:吙哟!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一般书店能够买来的0.08~0.15元的书十来本,外加蜡纸刻印资料十余份,居然敢收280元,未免显得忒狠了,这简直是在活抢人嘛。论质量,油印资料还远远不及自己所编印并免费发给大家所用的资料。近300元的教材毫无用处,不过从书店中买来的书可以直接当自己的教材用,也算长了见识。
一不做二不休,尽管钱砸出去心疼,但还是有必要进一步求证。再选一家的函授教材,结果240元的函授教材大同小异。500多元,可买回一吨半的白花花大米。要是在半年之前,自己家中遭灾建房时,这500多元钱又是个啥概念?
除了二十来册书,合计三四元钱外,油印资料纯粹废纸一堆。庶盶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棍,压上一吨半大米的钱,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要多冤就有多冤。要是欣悦在场的话,不气她个半死才怪。可仔细一琢磨,也没啥值得后悔的,要想手把红旗旗不失,呛几口水是理所当然的。这一回,五百元钱,总算是扎进培训的“河”中“噗嗤”了一圈。
自己当前没有培训场地,而且欣悦那边一直没有消息,培训场地办在哪悬而未定,可急于参加培训的呼声大有波浪翻屋之感,已成火烧眉毛。如果函授是一条切实可行之路,至少可以暂时缓解培训现场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但是,现在要求参加培训者,已大多免费提供了技术资料,如果仅仅另外增加两三元钱的正规出版社的书,不收费将倒贴数千元的现金,这不是要一夜回到解放前?收费吧,又该怎么收?这些书都是明码标价,如果仅收两三元,今后的函授费又怎么收?
假如,现在急于参加培训者,仅仅是整个愿意参加培训者中的一少部分,则事情就好办多了。自己可以大幅降低函授收费标准。例如,全科面授培训费300元\/人,全科函授100元\/人,单科面授150元\/人,单科函授50元\/人。对前来实习的函授学员全科收实习费50元,单科收实习费30元。如此,面、函授效果一样,但函授将节省150元钱。这样的话,针对已经获得免费技术资料者,仅收实习费,相对而言,他们将节省两百元的培训费。这样一来,岂不是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问题在于,这种前提是建立在具有源源不断的面、函授学员的基础之上,没有这个基础,简直就是不切实际的黄粱美梦。有没有通向确保学员源源不断的途径呢?正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6.11
看到用一吨半大米的钱、换来的一堆油印资料,真是怒火中烧。细看地址,跑一趟的车旅费,往返至少在百元以上。再一想,自己是冲着对杂志的信任,才产生投资行为。这些杂志为什么如此帮他人做嫁衣?
曾记得,以前时常向广播电台咨询一些信息,所有广播电台都随函寄来广告收费一览表,那些收费标准对自己而言是个天文数字,认为掏钱做广告与自己今生毫无关联。记得数年前,曾收听到办机砖厂的信息,随即为之心动。原以为,商业广告只是在国外才有的商业行为,殊不知在国内已经大行其道。自己如此孤陋寡闻,实在可叹可悲。或许,投资商业广告,就是确保学员蜂拥而来的有效途径。拧开收音机,广告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养蚯蚓、养兔、孵化等面向农村的广告,真是和尚敲木鱼多多多!渐渐地,庶盶发现,同样的广告词在不同电台、不同时间频繁播出,而且天天如此。天乖乖,这需要多大的广告投资啊?对了,凡商业投资,决没有傻子,没有高额回报,谁会高额投资?
向各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函索广告收费标准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做广告,自己没那个投资能力,报社的广告收费尽管也是高得惊人,但能够承受,最终选择农民报。综合别人的广告词,庶盶感觉毫不玄乎,自己的广告技能并不比别人差多少。关于培训的收费标准,庶盶深知农村人的苦衷,一般家庭要拿出成百上千的钱殊非易事。如果自己收费过高的话,必然导致不少人掌握了技术,后续无力投资生产,这学而无用的结果,不仅害人也会直接损毁自己声誉和长远利益。因此,收费标准宜低不宜高。
人们可能存在对低收费等于低水准的认识,这又将如何避免呢?广告词中,加上一句:自1981年从事食用菌科研与生产以来,现已带动数以千计的生产者和数十家生产大户(生产大户的数量有些夸张,但何为大户何为小户谁都说不清,我说他是大户就是大户),欢迎逐户参观。庶盶认为,这就是自己一幅金字招牌,除“银耳大王”一带外,拥有自己这等专业资历者,在省内是屈指可数的。联系地址的问题,始终令人头痛。欣悦一直不予回信,似乎希望愈来愈渺茫。既然以函授为主,就能够赢得一段时间的从容安排,加上函授的联系地址搬迁并不是特别困
一不做二不休,尽管钱砸出去心疼,但还是有必要进一步求证。再选一家的函授教材,结果240元的函授教材大同小异。500多元,可买回一吨半的白花花大米。要是在半年之前,自己家中遭灾建房时,这500多元钱又是个啥概念?
除了二十来册书,合计三四元钱外,油印资料纯粹废纸一堆。庶盶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棍,压上一吨半大米的钱,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要多冤就有多冤。要是欣悦在场的话,不气她个半死才怪。可仔细一琢磨,也没啥值得后悔的,要想手把红旗旗不失,呛几口水是理所当然的。这一回,五百元钱,总算是扎进培训的“河”中“噗嗤”了一圈。
自己当前没有培训场地,而且欣悦那边一直没有消息,培训场地办在哪悬而未定,可急于参加培训的呼声大有波浪翻屋之感,已成火烧眉毛。如果函授是一条切实可行之路,至少可以暂时缓解培训现场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但是,现在要求参加培训者,已大多免费提供了技术资料,如果仅仅另外增加两三元钱的正规出版社的书,不收费将倒贴数千元的现金,这不是要一夜回到解放前?收费吧,又该怎么收?这些书都是明码标价,如果仅收两三元,今后的函授费又怎么收?
假如,现在急于参加培训者,仅仅是整个愿意参加培训者中的一少部分,则事情就好办多了。自己可以大幅降低函授收费标准。例如,全科面授培训费300元\/人,全科函授100元\/人,单科面授150元\/人,单科函授50元\/人。对前来实习的函授学员全科收实习费50元,单科收实习费30元。如此,面、函授效果一样,但函授将节省150元钱。这样的话,针对已经获得免费技术资料者,仅收实习费,相对而言,他们将节省两百元的培训费。这样一来,岂不是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问题在于,这种前提是建立在具有源源不断的面、函授学员的基础之上,没有这个基础,简直就是不切实际的黄粱美梦。有没有通向确保学员源源不断的途径呢?正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6.11
看到用一吨半大米的钱、换来的一堆油印资料,真是怒火中烧。细看地址,跑一趟的车旅费,往返至少在百元以上。再一想,自己是冲着对杂志的信任,才产生投资行为。这些杂志为什么如此帮他人做嫁衣?
曾记得,以前时常向广播电台咨询一些信息,所有广播电台都随函寄来广告收费一览表,那些收费标准对自己而言是个天文数字,认为掏钱做广告与自己今生毫无关联。记得数年前,曾收听到办机砖厂的信息,随即为之心动。原以为,商业广告只是在国外才有的商业行为,殊不知在国内已经大行其道。自己如此孤陋寡闻,实在可叹可悲。或许,投资商业广告,就是确保学员蜂拥而来的有效途径。拧开收音机,广告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养蚯蚓、养兔、孵化等面向农村的广告,真是和尚敲木鱼多多多!渐渐地,庶盶发现,同样的广告词在不同电台、不同时间频繁播出,而且天天如此。天乖乖,这需要多大的广告投资啊?对了,凡商业投资,决没有傻子,没有高额回报,谁会高额投资?
向各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函索广告收费标准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做广告,自己没那个投资能力,报社的广告收费尽管也是高得惊人,但能够承受,最终选择农民报。综合别人的广告词,庶盶感觉毫不玄乎,自己的广告技能并不比别人差多少。关于培训的收费标准,庶盶深知农村人的苦衷,一般家庭要拿出成百上千的钱殊非易事。如果自己收费过高的话,必然导致不少人掌握了技术,后续无力投资生产,这学而无用的结果,不仅害人也会直接损毁自己声誉和长远利益。因此,收费标准宜低不宜高。
人们可能存在对低收费等于低水准的认识,这又将如何避免呢?广告词中,加上一句:自1981年从事食用菌科研与生产以来,现已带动数以千计的生产者和数十家生产大户(生产大户的数量有些夸张,但何为大户何为小户谁都说不清,我说他是大户就是大户),欢迎逐户参观。庶盶认为,这就是自己一幅金字招牌,除“银耳大王”一带外,拥有自己这等专业资历者,在省内是屈指可数的。联系地址的问题,始终令人头痛。欣悦一直不予回信,似乎希望愈来愈渺茫。既然以函授为主,就能够赢得一段时间的从容安排,加上函授的联系地址搬迁并不是特别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