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砺戈秣马(19~20)(2/2)
吧!但今天只带来一万左右的名册。至于怎样交换嘛,我认为等量交换互不相亏!”“可我们的名额没那么多!”“那,你们大概有多少?”“没仔细统计过,大概只有七八千!”“嗨!一回生二回熟,既然是希望长期往来,也不在乎相差一两三千名,我打算用一万的名册,同你们进行交换。”对方二话不说,立即动手复印通信录。看着对方熟练摆弄复印机,庶盶好生羡慕。
连续走过两三家,名额数量都较少,庶盶觉得将自己复印本拆散交换的话,还得重新复印,比较麻烦,抛下一句“另备名册来交换”便离开。遇到一家有一万以上,对方方数来数去,大概在一万二左右。庶盶当即主张,除了自己的一万名册外,另行再复印三千左右的名册,顺利交换完毕。
原来这通信录交换就这么简单有效,如果要是时间充分的话,抱着一万的名册出门(外加分印一些两三千名额的),半天时间就有望汇聚四五万的名册。如此看来,宣传资料要突破十万、甚至二十万的发行量,并不是十分庞杂和遥不可及的事。当然,这些交换来的名册,普遍都是来信来访的原始记录名册,其中有一定重复。还得投入一些人力,按姓氏编排整理成册,以免重复。
尚存在不小的投入差点忽略,所交换回来的新上邮购资料,以及部分面函授教材尚需印制,最好采用统一铅印外壳和铜板纸质,这是不容小觑的开支。原来所剩的技术资料售完后还得印制,需要投入、积压的资金更大。看来,新上邮购资料的种类\/项不能贪多,《特技小刊》当保留版面,宜根据收支实际分批的印刷。需要充分整合系统资源并发挥其最大价值,必须对投入与产出、所需周期、收支衔接等方面进行准确分析,确立预算与结果双重监控机制,确保一切业务活动在预案、预备、预控的正确轨道上稳中求胜。
连续走过两三家,名额数量都较少,庶盶觉得将自己复印本拆散交换的话,还得重新复印,比较麻烦,抛下一句“另备名册来交换”便离开。遇到一家有一万以上,对方方数来数去,大概在一万二左右。庶盶当即主张,除了自己的一万名册外,另行再复印三千左右的名册,顺利交换完毕。
原来这通信录交换就这么简单有效,如果要是时间充分的话,抱着一万的名册出门(外加分印一些两三千名额的),半天时间就有望汇聚四五万的名册。如此看来,宣传资料要突破十万、甚至二十万的发行量,并不是十分庞杂和遥不可及的事。当然,这些交换来的名册,普遍都是来信来访的原始记录名册,其中有一定重复。还得投入一些人力,按姓氏编排整理成册,以免重复。
尚存在不小的投入差点忽略,所交换回来的新上邮购资料,以及部分面函授教材尚需印制,最好采用统一铅印外壳和铜板纸质,这是不容小觑的开支。原来所剩的技术资料售完后还得印制,需要投入、积压的资金更大。看来,新上邮购资料的种类\/项不能贪多,《特技小刊》当保留版面,宜根据收支实际分批的印刷。需要充分整合系统资源并发挥其最大价值,必须对投入与产出、所需周期、收支衔接等方面进行准确分析,确立预算与结果双重监控机制,确保一切业务活动在预案、预备、预控的正确轨道上稳中求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