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三路山水景各异 会稽有心觅芳踪(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没了音信,蝶漪姑娘每天茶饭不思,月前收到报平安的信件这才放下心来,这几日公子来了之后两个人连门都没出过呢……”说到这几个人倒是笑了起来,但并不是猥琐,更有几分看小两口热闹的意味,那边说的声情并茂,与莒和亦如也听的津津有味,就当是家长里短、茶余饭后,反正两人闲着也是闲着。

    那小二接着说道:“不过这蝶漪姑娘倒也不像是那公子在外面养的外室之流……”

    “瞧这话让你说的,蝶漪姑娘琴瑟琵琶无一不通,弹奏之曲也可见此人颇为清高,虽未谋面但却知她不是那种甘于做小的女子啊。”最初那位客官说道

    另一位又有不同看法:“李兄,这做不做小和清不清高完全没关系,若是姑娘真爱那位公子,二人每日吟诗作赋,琴瑟和谐,这夫人小妾又有和区别,蝶漪姑娘也断不会拘泥于此,这越是隔得远不常见,才越是想念……你那看法倒是小家子气了,哈哈……”

    “你们二位说的又好像都有些道理。”小二挠挠头,思索着什么似的,“不过我觉得那公子并未娶过亲,所以还真谈不上夫人小妾什么的。”

    “那又是为何不把蝶漪姑娘接回府里?”

    “那公子好像是临安人,不过也常年不在家的样子,可能是怕蝶漪姑娘跟着他到处奔波吧,当初二人来此,蝶漪姑娘就说会稽景色不错,愿意留在这,才在这二楼特意装饰了那屋子。”小二一五一十地说

    “蝶漪姑娘这一去可还会回来?”

    “应该会回来的,那公子过段日子还是要回家的。”

    “依你看,这公子家庭是个什么背景?相貌如何啊?”

    “那公子长得白白净净的,很是俊秀,像个玉面书生,但是又身手了得的样子,看他举止不像是商人,更像官宦之后,不过人家连姓氏都没留下,怕是有些事不是我们该知道的。”小二说着撇了撇嘴

    “也真是有福气啊,听起来还是才子佳人呢,哈哈……”

    “没别的吩咐,小的就照顾别的客人了,您二位先慢用。”小二说着退了出来

    亦如和与莒越听越满腹心事,亦如被那“夫人小妾”的言论再一次刺痛,心中又开始计较纠结,而与莒却对小二的描述产生了疑惑,便开口:“小二!”

    亦如听着还是一愣,并不知与莒怎么了,但自己也从那团乱麻中抽身出来,不再管它。

    “客官,有何吩咐?”

    “我刚刚听到你们这常住着位蝶漪姑娘?”

    “是的,您不常来这吧?”

    “我们从临安过来的,刚才偶然听了几句,对他们的事情很是好奇,能否再为我们多说几句?”

    “这……不太好吧。”那小二也不傻,那两位客官常来,街坊邻居都熟识,对蝶漪姑娘也只是欣赏,这才多说了几句,这两个人如此生疏,还是不好说太多的。

    亦如还不太明白与莒到底是对何事感了兴趣,只见与莒掏出了一两银子放在了桌上,虽然小二看见了有些动摇,但还是坚持住了,“您收起来吧,客人的事,我们不好说。”

    “你刚才说的也不少了。”与莒说完这话明显看到小二尴尬了一下,紧接着换了招数,“实不相瞒,家妹离家出走,方才听到你们说蝶漪姑娘,这才忍不住想知道会不会有什么线索。”

    “这……蝶漪姑娘不是临安人,而且来这也好几年了,肯定不是她。”

    “哦?她不是临安人?”亦如虽然知道与莒找缘子心切,但没想到怎么见一个可疑的人就要多问几句,她听了许久也并不觉得蝶漪和缘子有何相似之处,单是琴瑟琵琶,缘子可是一样都不会。

    “蝶漪姑娘不是临安人。”小二肯定地说

    “这就奇怪了,那那位公子和蝶漪姑娘是如何相识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那时战乱,两人应该是从北面过来的吧,也不像是在会稽相识的。”

    “战乱,那应该在三年以前。”与莒自言自语,亦如想着明明可以确定不是蝶漪了为何还如此执着,难道他另有他想?与莒又问道:“那位公子大约几个月来见她一次,一次又是多少天呢?”

    “大约三四个月吧,一次一两天的样子。”

    亦如听到这恍然大悟,三四个月是缘子和静纯都会回家探望的日子,偶尔不回家缘子也会时常飞鸽传书,现在想来,说不定……

    与莒又问:“那公子年龄几许?有多高?”

    “十六七的样子,这身长倒还真不算高,和这位姑娘相仿吧。”

    与莒和亦如听了这话相视一笑,有了希望般,亦如也紧忙问:“你再好好说说,那公子什么样子?”

    “你们走失的是家妹,怎么总问那位公子啊?”

    “我们那位妹妹偏爱男装,那姑娘都如何称呼他?”亦如笑着说,她暗想这话,倒是每一个字都没有错

    “这不太可能吧……”小二惊讶道:“那公子来,蝶漪姑娘也只是你呀你呀那样叫着,我们也只是称他公子。”

    “好了,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