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丹书铁券(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兴不起来了,只见尾随而来的武林人士也跟着杀进后殿,哲泰身侧的亲信挥着兵刃把他们堵在门口。

    李醒仁看的顾文定和穆及九的神色就知道和哲泰谈得不融洽,是以他也挨着顾文定坐下看着两边恶斗,海兰格已经别无选择她也挨着李醒仁坐下,兰徽向她投来求助的眼神,可这一切不是海兰格所能掌控的,主动权都在哲泰和他母亲手里。

    殿前的恶徒们步步紧逼玉皇阁的部众们已经无路可退,哲泰急的大叫:“拿我的弓箭来。”他的亲信全在殿后厮杀没人听得到,兰徽迈着小脚走道玉帝神像的旁边抽屉里,取下一张宝雕弓和一捆狼牙箭交给哲泰。

    哲泰弯弓搭箭弓弦响处,必传来一声惨叫但是敌方的人太多了,根本无法阻挡他们的进攻,整个宽敞近二十丈的玉皇阁的大殿已被这群贼人占去大半。

    兰徽首先忍不住了说:“海兰格就算整个大清王朝对不起你的大伯(壵亲王载勋),但是你大伯又不是我爹我们理王府害的,看在咱们多年姐妹的份上你就帮我们一回吧。”

    海兰格起身说:“不是我们不帮你们,是你爹和你奶奶不信任我们,李醒仁进门就让你奶奶搬救兵,可你奶奶太让我们失望了。”

    望着眼看就要支撑不住的战局,萨克达氏老太太也坐不住了说:“海兰格是我们目光短浅没有看清时局,只有咱们联合起来才能才能保住性命度过难关,老身希望我们能共同御敌。”

    李醒仁从二女的对话中隐隐了解,海兰格的大伯是被大清朝廷害死的,又从哲泰口中知道海兰格是壵亲王府的格格,想必海兰格的大伯就是当年的壵亲王载勋,庚子之变时就任正蓝旗都统的载勋是主战派,监督整治北京城守城事务并带领他的正蓝旗士兵和八国联军展开巷战,只是因为多方原因北京城沦陷了。后来慈禧和光绪逃到西安和洋人议和,大清主和派为了向洋人献媚自保就把那些主战派的官员砍头了,载勋也是个亲王就改为削爵赐自尽死于山西,八国联军迁怒于壵亲王府把那里烧毁,从此壵亲王府就走向没落,虽然次年慈禧让载勋的四弟载功世袭壵亲王,但那只是一个壵亲王的名号,直到清朝灭亡也没有得到重用,怪不得海兰格身为满族格格对大清朝的统治并不怀念,对她的那些旧臣都很冷漠,只对她的姐妹还算亲密。他暗中扯了一下海兰格的衣服示意她不要说话。

    李醒仁站起来对着老太太说:“你也看见了你的儿子哲泰已经平安归来,不知道你能兑现那晚的承诺,我想哲泰刚出狱还不知道我们之间的协议,你不妨对你的儿子说明白,否则又要多生事端。”

    萨克达氏也觉得私下做主把兰徽许配给顾文定有些对不起儿子,又把玉皇阁的股份分给王小六和张碧更觉得不妥,但是事情被逼到这个份上只好拉下老脸用满语把这件事和哲泰讲了。

    哲泰越听越气后来干脆把弓箭扔在一边,母子俩用满语吵了起来。李醒仁见到形势太危急玉皇阁的门人根本顶不住了,他抓起弓箭大叫:“顾文定乌石前边穆及九后面同时杀敌等待援军。”他话没说完一支长箭射出正中一名恶徒的前心。他边射箭边对兰徽说:“你们还有弓箭吗全拿出来。”

    兰徽叫上海红三女,把大殿内藏着的弓箭尽数搬出来放在李醒仁的身侧,四小将没用吩咐直接分作两边,弯弓搭箭射向两边,他们的箭发和他们枪法一样是箭不虚发,弓弦响处必传来一声惨叫,要不然他们四人没有超凡的射技就不能在景山的西门,黑夜里震慑住那些绿林豪杰。

    顾文定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现在终于有了发泄的地方抡着狼牙棒一顿狠砸,狼牙棒所到之处血溅骨折,很快就把那些恶徒赶回门口。而大殿的中间哲泰母子两人也吵到尾声,还是萨克达老太太占了上风,她指着大殿厮杀的人群和骁勇的顾文定把儿子问得哑口无言。

    老太太叫过李醒仁说:“大敌当前我就不必细说了,我以前所说把兰徽嫁给顾营长当然算数只要他有命能活过今晚,至于玉皇阁以后的归属张碧和王小六没有来一分好处也没有他们的,至于你的利益我可以还可以优先考虑,只要躲过这一劫分四层的红利给你,现在你就派一名最得力的人去搬救兵。”

    随后萨克达氏从怀中拿出一个香囊,她把香囊撕开里面是一枚镶着红色缨穗的金牌,质地和大小和韦渡海铁伦的金牌一样。老太太把金牌交到李醒仁的手里说:“只要到钟楼对着那口大钟说‘请玉皇大帝显灵’连撞四下大钟,再把金牌交给出现的人就可以了。”

    李醒仁也是内心急如油煎,张碧的援兵迟迟不到只有求助玉皇阁的隐蔽势力救他们,但他还是要更正一下问:“太太这回你说的算数?”

    老太太说:“我向萨克达大神发誓,我所说的都是真的如有反悔天打雷劈。”

    李醒仁知道萨克达族人所崇拜的大神就是‘猪’,他们的族人出了名的,善战和忠义。

    见到老太太都发誓了,李醒仁叫过小朱子把那件事情告诉他,让他不管怎样也要把信送到,小朱子连一句话也没有说接过金牌溜到一边。老太太怀疑的问:“这小子能托底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