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一场轩然大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举世喜迎亚运会的氛围中,刊载在当代上的《芳华》与读者见面了。

    不得不说,在这个诗和远方还未走远的年代,当代的影响力还在,还有一大批忠实的拥趸和读者。

    北平电视台的美工冯小刚就是其中之一。

    下班,买一本当代,骑着新买的摩托车回家,还有一个月,他的老婆就要生了,这些日子,他十足是一个好丈夫。

    在老婆的肚皮上听了一会,不时能看到肚子里的小脚丫踢着肚皮,他就咧开嘴笑得跟什么似的。

    当老婆沉沉睡去,他就在台灯下一边抽烟一边看书,当这篇文工团的故事走进心里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一声叹息。

    “这人在文工团待过……”说着他就又去翻找作者的名字,“嘿,嘿,嘿……”可是看到作者名字,他就不能说话了。

    江浔

    丫挺的,什么时候当起作家来了

    他可是知道的,江浔从没有在文工团待过。

    当第二天早上,迫不及待地赶回电视台找到赵宝刚,就把当代杂志拍在了赵宝刚的桌子上。

    “你发什么疯……”电视剧渴望的后期制作紧锣密鼓,赵宝刚昨晚就睡在单位,看到冯小刚的样子,他忍不住揶揄了他一句,“找到宝了”

    “还真是找到宝了,看,浔子的大作。”冯小刚迫不及待地翻开,也不管赵宝刚才看了几页,非要拉着他去找江浔不可。

    作为一个在文工团待过的美工,对那段年华有着美好而又痛楚的回忆。

    “我不去,我这儿有事,我……”赵宝刚一边喊一边就被拉着上了摩托车,摩托车一路疾驰奔往中戏。

    江浔并不在中戏,走出校园义务劳动呢,他跟江珊、韩青、徐帆都在大马路上捡冰棍纸呢。

    “浔子,浔子……”看到江浔,冯小刚激动地上来,“我看到你的大作了,写得真好,真好。”

    徐帆吓了一跳,冷不丁一吡着板牙的哥们,上来就抱住江浔,虽然抱的不是她,可是大夏天她还是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好在哪里”江浔看着韩青买了冰棍,把冰棍纸扔地上,他又上前捡起来。

    这可不象冯小刚奉承王朔,他是真心感觉好,并且憋了一肚子话想要对江浔说。

    他觉得芳华是为有过文工团经历的战友,量身定做的一部怀旧之作,也是在以这种艺术方式向一个渐行渐远的时代的致敬之作。

    “有位哲人说过,真正的英雄是,认清生活后依然热爱生活。被时代遗忘的悲凉透彻心扉,但人性的美好,却又如一抹温暖的亮色,让人重获生活的勇气。”冯小刚说得沉痛,说得义正辞严。

    哦,你看到了这个

    江浔看看徐帆,徐帆眨眨眼,没想到这人长得丑,可是说的话并不丑。

    “浔子,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们需要打捞沉没在时代水底的美好人性,我们需要反思我们过往的粗粝和愤激,我们更需要用一场酣畅的泪水来洗涤我们麻木了的情感……”

    这一刻,冯小刚成了诗人,“我相信,这一点,《芳华》做到了。”

    哦,是吗

    江浔眨眨眼睛。

    “不为别的,就为芳华,中午我请客,地方你们随便挑。”

    “您要出去请客”赵宝刚乐了,这多不容易啊,他也知道冯小刚家里并不富裕,兜里那三瓜两枣还时常被媳妇把控,请客都是让人到家里去,他亲自下厨,今天一下大方了。

    “不去了,真的不去了,义务劳动呢。”江浔推辞。

    “义务劳动也得吃饭。”冯小刚看路旁有一饭馆,“大家都去,一起去。”

    “嘿,少爷,别说,我真饿了。”韩青可不能错过这机会,学校里不能改善生活,今天可逮着机会了。

    “帆子,一块吧。”江浔邀请着徐帆,今天可能就是冯小刚跟徐帆第一次见面吧。

    “我就不去了,我跟掐菜回学校吃去。”徐帆看一眼冯小刚,看着他,这人实在让人吃不下饭去。

    “别价,我是诚心请客,妹妹,你怎么称呼……”冯小刚很是热情,热情地把徐帆和江珊让进饭馆。

    席间,他又朗诵起芳华中的一段,“他叫刘峰,那时我们歌颂默默无闻的英雄,歌颂平凡中的伟大,就是歌颂刘峰这种人,穿雨衣的那个女孩,她叫何小萍,是我们舞蹈队拖刘峰接来的新兵。

    她和刘峰几十年后的结局,还要追溯到刘峰带她走进文工团的这一天……”

    “其实,读完,哥们昨晚真真的被感动了,浔子的这部作品,肯定会火……”

    徐帆和江珊起初一脸懵懂,可是看到他滋着两颗大板牙一本正经地朗诵着,扑哧,她俩就笑出声来。

    “浔子,你说这人,还挺纯真……”

    吃完饭,徐帆悄悄跟江浔说。

    ……

    不过,借冯小刚吉言,芳华还真火了。

    起初,有赞扬也有批评,毕竟是当代发表的作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