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暗流涌动(1/2)
李佑归来的消息如春风般拂过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无需刻意探询,周遭的谈论便足以让你耳闻芙蓉园的盛况,那是一场为迎接李佑归来而举办的盛宴。
然而,在这欢声笑语中,有几道身影显得格外沉重,其中便包括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他们的面色凝重,皆因李佑的归来。
昔日,新税法的实施彻底改变了朝廷原有的体制,三省六部制也因此次变革让文臣们深刻体会到了权力的滋味。原有的各部门细分为更多下设机构,人事安排权悉数下放,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了手握重权的甜头。
正当他们刚刚适应这种权力带来的满足感时,外出一年有余的李佑突然归来,这让他们意识到,好日子或许已临近尾声。
因为李佑的归来预示着大唐学院的学生即将分流,而他们这些在李世民麾下的人,很可能会成为新政的第一批刀俎之鱼肉。
六部之中,除兵部外,其余各部均对此事忧心忡忡,却束手无策。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清楚李世民在过去一年中对两院事务的亲自过问,无非是在为李佑铺路。尽管李佑因小事离开长安,但谁都明白,那不过是皇家内部事务,他们不过是在人屋檐下讨生活。
但现在,情况似乎有些失控。李世民可以不管,但李佑一旦掌权,局面恐怕就难以预料了。
在芙蓉园内,李佑与李渊并肩而坐,赏景之余,李渊问道:“外出漂泊一年,见识增长了不少吧?回来后有何打算?”李佑转头望向李渊,淡然笑道:“一切照旧便是。”李渊轻哼一声,未再追问。他知道这个孙子心有城府,行动多于言语,一切还需时间验证。
次日清晨,李佑携武曌步入大唐学院大门。武曌依偎着李佑的臂弯,笑道:“佑哥,重返故地,有何表示?”李佑心知武曌指的是扩建学院之事,他点头道:“计划或许需提前了。这些学子如此争气,我怎能不感激?”
步入学院,学子们初见李佑皆是一愣,随即笑逐颜开地打招呼。李恪与李泰更是打趣道:“五弟啊,刚回来就投入工作,真是勤勉。”李佑摆手笑道:“好了,不说那些了。大四实习在即,学院的事务就交给你们了。”李泰拍了拍胸脯:“放心吧五弟,现在我和三哥可是学生会骨干。”
步入办公楼,孔颖达站在门口含笑相迎。李佑行礼道:“孔师,小子给您赔罪了。”孔颖达摇头笑道:“行了行了,别客套这些了。”两人步入会议室,只见里面正为实习生分配问题争论不休。
“什么?你要四十人?老刘你怎么厚着脸皮提的?一共就五百人!”
“老李你别管那么多!我是他们的导师,他们有选择权。”
“不行!四十人太多了!你们吏部怎么能要这么多?”
“行了老万!你户部要的人最多都没说话!”
李佑与孔颖达在门口静观片刻,待室内争论渐息后步入。李佑笑道:“看来大家对这批实习生都很满意嘛。”一位老师解释道:“副院长您也看到了部里要求的人数确实不少。”李佑点头查看名单发现分配已相当明确:吏部四十人、礼部三十人、刑部一百五十人、工部八十人其余皆归户部。
李佑好奇询问孔颖达这份名单的来历孔颖达答道:“这是各部提交的所需人数。”李佑看后满意地点点头,又拿起另一份名单学院学子意向分配表,发现与上报的名单大致相符。众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个别优秀学子身上。
李佑沉思片刻后说道:“学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虽然自主性较大,但也要结合实际情况。
若有人主动选择且符合要求则必须满足;对于那些无所谓的则进行调剂。”他环视会议室众人继续说道:“但我必须强调,公平公正,如果有人弄虚作假,你们清楚我的手段,到时候大家的面子上都过不去。”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们也不必为这点人数纠结。后备力量充足。每年都会有大量学子毕业。到时候你们再挑选。按需培训。人才会源源不断。你们急也没用慢慢来。”会议室内的众人听后皆沉默不语待聊及其他话题后才相继离开。
孔颖达笑道:“你看我就说这些问题你回来就能解决。”李佑无奈摇头:“您也可以只是您不想参与而已。”
孔颖达点头赞同:“确实从在这里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明白了祖辈们的期望。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说实话他们那一套我根本不想理会。无论是在国子监。还是在这里。但有些事情不是我不参与就可以解决的。只是因为有你在前面挡着罢了。”
李佑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一开始创建的时候我就当到了现在,也明白这些人是什么意思。”
“但我不能因为将就他们而丧失了为什么创建学院的初衷,既然有些事情需要人做,我不反感那个人是我。”
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道:“今年先就这样,明年我还要挑选几个城镇建立和这个类似的学院,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再有,我走了一年,也算上溜达个遍,其实下面也有很多才子,只是没有给他们
然而,在这欢声笑语中,有几道身影显得格外沉重,其中便包括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他们的面色凝重,皆因李佑的归来。
昔日,新税法的实施彻底改变了朝廷原有的体制,三省六部制也因此次变革让文臣们深刻体会到了权力的滋味。原有的各部门细分为更多下设机构,人事安排权悉数下放,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了手握重权的甜头。
正当他们刚刚适应这种权力带来的满足感时,外出一年有余的李佑突然归来,这让他们意识到,好日子或许已临近尾声。
因为李佑的归来预示着大唐学院的学生即将分流,而他们这些在李世民麾下的人,很可能会成为新政的第一批刀俎之鱼肉。
六部之中,除兵部外,其余各部均对此事忧心忡忡,却束手无策。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清楚李世民在过去一年中对两院事务的亲自过问,无非是在为李佑铺路。尽管李佑因小事离开长安,但谁都明白,那不过是皇家内部事务,他们不过是在人屋檐下讨生活。
但现在,情况似乎有些失控。李世民可以不管,但李佑一旦掌权,局面恐怕就难以预料了。
在芙蓉园内,李佑与李渊并肩而坐,赏景之余,李渊问道:“外出漂泊一年,见识增长了不少吧?回来后有何打算?”李佑转头望向李渊,淡然笑道:“一切照旧便是。”李渊轻哼一声,未再追问。他知道这个孙子心有城府,行动多于言语,一切还需时间验证。
次日清晨,李佑携武曌步入大唐学院大门。武曌依偎着李佑的臂弯,笑道:“佑哥,重返故地,有何表示?”李佑心知武曌指的是扩建学院之事,他点头道:“计划或许需提前了。这些学子如此争气,我怎能不感激?”
步入学院,学子们初见李佑皆是一愣,随即笑逐颜开地打招呼。李恪与李泰更是打趣道:“五弟啊,刚回来就投入工作,真是勤勉。”李佑摆手笑道:“好了,不说那些了。大四实习在即,学院的事务就交给你们了。”李泰拍了拍胸脯:“放心吧五弟,现在我和三哥可是学生会骨干。”
步入办公楼,孔颖达站在门口含笑相迎。李佑行礼道:“孔师,小子给您赔罪了。”孔颖达摇头笑道:“行了行了,别客套这些了。”两人步入会议室,只见里面正为实习生分配问题争论不休。
“什么?你要四十人?老刘你怎么厚着脸皮提的?一共就五百人!”
“老李你别管那么多!我是他们的导师,他们有选择权。”
“不行!四十人太多了!你们吏部怎么能要这么多?”
“行了老万!你户部要的人最多都没说话!”
李佑与孔颖达在门口静观片刻,待室内争论渐息后步入。李佑笑道:“看来大家对这批实习生都很满意嘛。”一位老师解释道:“副院长您也看到了部里要求的人数确实不少。”李佑点头查看名单发现分配已相当明确:吏部四十人、礼部三十人、刑部一百五十人、工部八十人其余皆归户部。
李佑好奇询问孔颖达这份名单的来历孔颖达答道:“这是各部提交的所需人数。”李佑看后满意地点点头,又拿起另一份名单学院学子意向分配表,发现与上报的名单大致相符。众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个别优秀学子身上。
李佑沉思片刻后说道:“学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虽然自主性较大,但也要结合实际情况。
若有人主动选择且符合要求则必须满足;对于那些无所谓的则进行调剂。”他环视会议室众人继续说道:“但我必须强调,公平公正,如果有人弄虚作假,你们清楚我的手段,到时候大家的面子上都过不去。”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们也不必为这点人数纠结。后备力量充足。每年都会有大量学子毕业。到时候你们再挑选。按需培训。人才会源源不断。你们急也没用慢慢来。”会议室内的众人听后皆沉默不语待聊及其他话题后才相继离开。
孔颖达笑道:“你看我就说这些问题你回来就能解决。”李佑无奈摇头:“您也可以只是您不想参与而已。”
孔颖达点头赞同:“确实从在这里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明白了祖辈们的期望。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说实话他们那一套我根本不想理会。无论是在国子监。还是在这里。但有些事情不是我不参与就可以解决的。只是因为有你在前面挡着罢了。”
李佑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一开始创建的时候我就当到了现在,也明白这些人是什么意思。”
“但我不能因为将就他们而丧失了为什么创建学院的初衷,既然有些事情需要人做,我不反感那个人是我。”
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道:“今年先就这样,明年我还要挑选几个城镇建立和这个类似的学院,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再有,我走了一年,也算上溜达个遍,其实下面也有很多才子,只是没有给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