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颇为好奇(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何苦滞留于此?建议直接寻得居委会递呈资料和说明,他们会安排引荐至位于南锣鼓巷的家庭位置。

    南锣鼓巷?

    李平安听其名略感熟悉。

    过去前身竟忽略伯父确切住址;

    仅仅憧憬四九城,这大都且为首都,对具 ** 置未曾留意,

    结果莫名其妙经历时空转换之旅。

    于是李平安抵达了居委会,并且展露所有相关文件证明其意向。

    “你好,同志,我是依照我大伯的书信指引来到京城的。”

    “这是我的身份文件,这是我的推荐函……”

    所有必要的文件齐全无误,

    包括贴有带钢印照片的身份证明。

    尽管当时局势仍旧紧张复杂,然而随着可疑敌对分子逐渐减少,相应的策略也开始渐渐改变。

    说到南平,并不能算是外地城市,它更像京城郊区。

    负责审阅的人查验了一番,

    确定了他的身分真实性。

    目前仍是军管时期。

    来自城外的人士,没有亲戚提供的证明,想要长期逗留在首都必然要经过地 ** 员会妥善安排。

    实际上,

    后来建立的街区办事处职能大抵相似,只不过彼时还未设立。

    要等到一九五二年末,在结束军管制并确立起地方行政机构后,才能建立这些街区办事处。

    ……

    “这是南北锣街的38号、39号……这里是40号!”

    “找到了,我们已经到了。”

    “这座宅子前部就是你大伯李毅林留下的房舍了。由于你是他的嫡亲大侄子,”

    “再加上没有子嗣承继,遗书中提到房产交给你,自此这两间房屋归你所拥有。”

    社区会工作人员引导着李平安到达了地址。

    听见门外的声音,

    有不少居民探出身来看看情况。

    当他望向自己宅子的对面时,只见一个带着金边眼镜、看起来文绉绉,骨子里透着一种精于计算的眼神——这就是严伯贵,让他有些愣住了。

    事实上,

    早些时候的推测一点都没错。

    穿越至此的地方正是电视连续剧《情深四院》的世界。

    怪不得,刚才听到的“南北锣鼓街40号”这个门牌听起来有些熟悉。

    怎么会不呢?

    这就是电视连续剧里的那个小院落!

    对这个电视连续剧,李平安也是挺熟悉的。在过去的生活里曾观看了这部作品,但连续剧中的情节都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前后的时间段,那是十数年之后的事。

    目前,

    是在一九五二年。

    这些剧里的事尚未发生,

    眼前的严伯贵现年尚不满四十岁,只是一个小学教员而已。

    住在院落里的其他人注意到此地发生了动静,便在一旁窃窃议论着:

    “这位是谁?”

    “那位小伙子刚介绍过了,是来找李先生的。以前听说,老李家里还有一个侄儿。想必就是他吧?”

    “极有可能,毕竟,老人家没儿没女。这个人可能是来接管家中的遗产。”

    “估计就是这样……”

    没过多久,

    李平安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

    除了严埠贵与他的妻妾杨瑞华外,还看到了贾家老太太贾张氏与何大清以及叶忠海等人的身影。

    因逢休日,

    众人都待在这院子之中。

    当见到目前何大清依旧留在院子里的情况看来,他还未上演电视剧里面前往保定与遗孀相逢的那一场戏份,但从各种迹象推估此事可能会在未来两、三年左右成真。

    在他身旁则是看起来显得稍微有点青涩、但已稍显稳重的老柱头。

    李义林的房舍则正好对着严埠贵的住所。

    此刻有人走过来。

    阎埠贵忍不住往前询问:

    “领导,这位是新搬进来的邻居吗?”

    这个军人正负责此地的安排分配。

    他看着阎埠贵,介绍道:

    “原来是阎老师!”

    “他是李平安,李毅林在咱们院子里的同宗侄子。”

    “原先李毅林同志生病过世了,我们就通知了他的同宗侄子继承遗物。因为当初李毅林同志并无子嗣,这符合继承规则。”

    “因此他来这里了。”

    “李平安。”

    “阎老师你是我们社区里见多识广的人士。”

    “对于这位新入住的朋友,请你们多多关照,今后我们都是同个院子里的人。”

    阎埠贵颇为震惊。

    没想到李毅林那位久病之人竟还会有这般俊俏的侄儿。

    可是既然是管事人员说的,同时也很吻合他自己要脸面的特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