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是什么正经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甚至可以一直留在这个院子,负责打扫清洁与制作日常膳食等琐事,顺便还能外出逛逛附近的巷弄。

    对于秦淮茹而言,

    这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生活了。

    尽管这样但既然李平安已提议,

    显然他自有考量,于是秦淮茹只默默点点头同意。享用完晚餐。

    秦淮茹整理好了餐具,李平安与周老头离开了。

    如今周老头的心结解开了,也有了四处逛逛的兴致。

    他之前听李平安提起过他住所的一些趣事,对此非常好奇。

    途经木材市场时,李平安突然想起来,他家中的家具已经很陈旧了。

    在荷花巷那边,

    以前总是周老头将所有事务打理得有条不紊,尽管长期无人居住,但是所有的家具一应俱全,质量都不错。

    虽然还算不上古董,但是材料都很优质。

    而相比之下,南锣鼓巷的房子则比较简陋。

    过去只有李义林一人独居院落,生活并不讲究,几把简单的凳子,一张桌子,再加上破旧的柜子和床。

    其他家具寥寥无几。

    现在李平安拥有了木匠技巧,考虑到未来家中可能会有人来拜访,

    他觉得是时候更换旧家具了,并且计划亲自制作一套。

    这样做不仅能让自己的技术得以提升,还能让家里焕然一新。

    带着周老头一起前往市场,挑选了约莫一个小时后,终于找齐了所需的材料。

    周老头惊讶地问道,

    “平安呀!”

    “你是打算自己打制全套家具吗?”

    “真想不到你还精通这类技艺!你还藏着不少本事呐!”

    李平安正在仔细检查材料的质量。

    他说:

    “我可是多才多艺呢!”

    “在乡村生活长达十年的经历教会我要自食其力、万事亲手来做。”

    “如果不掌握这些技巧,”

    “也许早已经被饥饿夺去了生命了!”

    听罢,周老头在一边露出了微笑。

    制作一套完整的家具所需材料众多,显然单凭个人之力是无法运输回家的;于是李平安请求销售商安排人力手推车把这些材料运送至家中。

    材料费用加上人工费用共计超过八十万。

    然而,

    即使只是买成品家具,也需要耗资超百万才行。

    目前来说人们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

    即便如此,

    购买这些大家具仍需一笔不小的费用。

    随后,骑上自行车带着周老头,两人回到住所的大杂院。

    刚进大门,便有居民好奇地打探李平安带回了一名老人的身份。

    有的人顾及礼节未言,不过闫埠贵这人从来都不在乎这一点;

    出于好奇,便开口问到:

    “平安呐,这是您亲戚吗?”

    此时正值反特时期的关键时刻,如果有陌生人士出现在大杂院之中,确认对方来历实属常理;

    假如拒绝答对,则很可能引发居民们的质疑并寻求居委会介入解决。于是,

    面对闫埠贵的问题,李平安顺口介绍起了老人的身份:

    \"这是我师兄,是在救助站相遇的朋友。”

    “有空时也有可能过来我家作短暂逗留”。

    听完闫埠贵的话,他有点意外地看了一眼老周。

    师哥?

    这叫法还真新奇。

    但是,看着老周虚弱的模样,

    闫埠贵不由得担忧起来。

    心底嘀咕着:

    “李平安那小伙子,这善良得有点过了。”

    “竟然把收容所的老人都接家里来了,看他这样子,万一哪天死在家里,那可真麻烦了!”

    当然了,

    虽然心里这么想,

    但闫埠贵并没有多说什么,反而跟老周打了招呼。

    回去之后,

    老周却评论道:

    “那人看上去很小气。”

    “但是,”

    “心地倒是不坏!”

    当大伙听说李平安不仅将院内的空房间让给了收容站的老人,议论声四起。

    中院里的贾张氏听到这件事,不由得破口大骂:

    “那个倒霉东西!”

    “我就知道他不是什么正经人。”

    “占了俩间房还不够,”

    “没想到现在白白让给一个陌生的病鬼,也不肯分给我们一间。”

    “真是没良心透顶!”

    贾张氏骂得痛快。

    在一旁的,

    贾东旭皱起了眉头。

    老妈的话让他也想起了房屋的事。

    之前李平安提出的结婚后依然同居一处的计划,这让贾东旭颇有些郁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