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当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虞听泉替原身问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太后跟小青梨会母女分离?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起先帝了。

    太后叹气。

    “他年轻时有几个兄弟,大家都想坐那把龙椅,难免互相坑害,斗来斗去,有的死了,有的残了,有的……子嗣艰难。”

    她和先帝十几岁就订婚。

    先帝还是王爷的时候,她已经是他的王妃了,夫妻俩感情极好。

    先帝为了在夺嫡之战中获胜,拉拢了福慧皇后的母家,承诺给他们一个后位。

    登基时,只能委屈原配降一级做了贵妃。

    先帝中过暗算,很可能不会有自己的孩子。

    他励精图治,不好女色,早就做好了从宗室抱养一个继承人的准备。

    后来微服私访,偶遇圣手的伯父,他治好了隐疾。

    宫里先后有人怀孕。

    那时候先帝已经坐稳了江山,几次意图废了福慧皇后,把贵妃扶正。

    她们同时怀胎,更让他心痒。

    而且他亲口发话说,贵妃肚子里是个男孩。

    太后又叹了口气。

    “福慧皇后在宫中,我随先帝去了行宫,临行前我们就猜到,倘若我生下的不是男婴,他必定会用别人的孩子跟我换……究竟是谁家的,我就不清楚了。”

    当时的情况是:

    皇后不能有男婴,而贵妃不能有女婴。

    反过来就两边都能平安。

    于是她们私下有约定。

    假设福慧皇后产下皇子,就谎称小皇子天生孱弱,观望一阵,想办法假死送出宫,博个活路。

    假设太后生下的是个公主,就在公主身上留个记号,以后还有希望找到她。

    最理想的状态是皇后生女,贵妃生子。

    或者恰好相反,要是先帝把她们两个的孩子互换,以后也能时常在宫中相见!

    然而,两边都生了女婴。

    先帝早在行宫周围物色人选,他选中了周姓举人的夫人同一天产下的男婴。

    那天,皇室添了一位小太子。

    而周良才的妻子游氏在郊外突然发动,生了一个女儿。

    失望之余,周良才遵循先前和游老爷的约定,让她姓游,就成了游家的下一任当家人,游青梨。

    ·

    游青梨恍惚地说:“原来是这样……我是被自己父亲亲手送走的。”

    虞听泉皱眉,很是不理解。

    “为什么不说是龙凤胎?或者,将孩子交给哪位嬷嬷在民间养大……”

    太后苦笑:“你还是小姑娘,不懂女人家生产的事,宫里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怀了双生子的肚子不好假装。至于交给下人去养,那还不如充作读书人家亲生的孩子。”

    先帝不告诉她女儿交给谁家了。

    她派人去查,还被先帝的暗卫阻挠,只让她好好教养太子,不要想别的。

    太后眼中含泪,至今回忆起来还觉得痛彻心扉。

    “他跟我说,等到咱们的女儿在那户人家养大,他会想办法把女儿引到京城,找个机会收为义女。名字上了皇家玉牒,她就是我亲生的孩子!”

    太后一直在等。

    等啊等。

    却等到先帝急病暴毙。

    他根本没告诉她女儿在谁家!

    太后想找到当时给先帝办事的人,

    可她一个被困在后宫的柔弱女子,一时间求告无门。

    也是受到这件事的刺激,太后才会积极弄权。

    她刚刚没了夫君,最重要的是帮着假儿子坐稳皇位,别被人赶下来!

    趁着垂帘听政的机会,她努力把一切掌握在自己手里。

    皇帝长大成人后,再怎么作,她都不会伤心。

    因为真正支撑她活下来的,一直是那个一出生就离开她的亲生女儿。

    “……”

    虞听泉默然。

    整个过程在太后的视角很悲催,很遗憾。

    站在上帝视角就觉得,嗯,很难评。

    游青梨的亲爹,也不是很靠谱的样子。

    她只觉得先帝看走眼了,白让游青梨受罪。

    游青梨低声说:“也不怪他。”

    虞听泉心说:“不是,姐妹,你清醒一点。”

    游青梨叹气的样子跟太后如出一辙。

    “如果我为人父母,可能也会被周良才的表象所蒙蔽……他虽是赘婿,却有个好皮相,考中举人又有官身,家中有长子顶着,底下的妹妹必定被千娇万宠。”

    这是正常人的想法。

    谁知道周良才和游氏不是正常人呢。

    上辈子,游青梨在周家待了七年,吃穿用度确实不差。

    去了游家,更是千金小姐的待遇。

    年幼时她受到的冷漠忽视、被丢弃的委屈和心酸,伤在心里,是外人看不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